白綠合作破滅,民進黨的下一步

2018-12-17 17:09:43
8419
今天民進黨如果還想在2020年有一搏的機會,就必須要重新認真面對這件事,一一檢視兩岸、非核、年改、勞基法、同婚、管案、促轉等等的作為,是否切合自己應有的定位。
單厚之/評論
「白綠合作」的想像,在短短幾天之內迅速幻滅。柯文哲在北門會上,從頭到尾沒有給蔡英文任何好臉色,讓白綠關係急轉直下,當晚雙方就各自確定了北市大同士林選區立委補選提名人;文化部與台北市政府針對大巨蛋的隔空喊話,也變得火藥味十足。
台北市長選舉只以3000多票險勝,對柯文哲而言是最壞的結果。既沒有大勝的氣勢、展現傲人的政治能量,足以宣布更上一層樓;也沒有太多的悲情、遺憾,能夠化悲憤為力量,用下一戰來還柯文哲一個公道。
既然選贏了,「阿伯」就只能乖乖的被綁在台北市長的位置。今年底到明年中,是所有有意角逐大位的政治人物布局的關鍵時刻,柯文哲卻沒有一個合適的身分可以「全台走透透」,為總統大選暖身。只能且戰且走,看看情勢的變化。所以即便柯文哲已經排定了明年3月訪美的計畫,但在12月6日面對媒體詢問是否選總統時,只說「你們都不要吵我,明年6月再問我」。
柯文哲的第一任,直到民進黨自提姚文智之前,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有民進黨議員的支持,雖然議員私底下抱怨不斷,但表面上還是不得不挺柯文哲。但柯文哲未來這一任,議會兩大黨都把柯文哲當成敵人,會遠比第一任更難做,也更難有好評。想要維持目前的人氣到2024年,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即便大環境不如人意,但相形之下,2020年還是容易、可行的多。
沒有想到,姚人多跟蔡英文,這麼快給了柯文哲一個「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姚人多先在臉書上向柯文哲道歉,要柯文哲「站在台灣人這一邊」;蔡英文迅速敲定了「北門會」,向柯文哲遞出了橄欖枝。
姚人多的低聲下氣、蔡總統的紆尊降貴,不僅沒有打動台北市長柯文哲,反而換來了柯文哲的臭臉。蔡英文的熱臉,結結實實的貼上了柯文哲的冷屁股。蔡英文親手拉高了柯文哲的聲勢,營造出「白大於綠」、「白高於綠」的印象,讓柯文哲一腳踩在自己跟民進黨的頭頂上,往總統之路邁進。
原本蔡英文期待的「找回盟友」、「白綠合作」,急轉直下變成白綠相爭的格局。
陳思宇、何志偉、陳炳甫的這一場補選,就成為明年總統大選的前哨戰、柯文哲總統之路的試金石。柯文哲要靠這一場戰役,來檢驗自己的政治能量和擴散能力。
何志偉備戰多時,甚至放棄了議員選舉;陳炳甫則是中山大同議員的第一高票,如果在兩位強將的夾擊之下,陳思宇仍能維持三分天下的格局,就意味著「白色力量」有足夠的市場,可以跟藍綠分庭抗禮。如此一來,明年柯文哲就有更大的可能,吸納其他第三勢力、結合綠藍叛將,自己拉出一條立委的戰線。
相反的,如果陳思宇選舉的過程和結果不如人意,柯文哲就得要重新思考跟綠軍關係,政治光譜上也要更傾綠一點,就如同這次市長選舉的狀況。
《TVBS》日前公布了「民進黨主席補選與2020總統民調」,從民調的結果可以看出,泛藍的幾位政治人物,大致上是朱立倫>王金平、馬英九(兩人對上蔡英文、賴清德互有勝負)>張善政>吳敦義,而綠營的賴清德遠高於蔡英文。如果朱立倫、賴清德對決,朱立倫的民調是40%、賴清德是39%,朱立倫僅小贏1%,是藍綠最接近的組合。
該民調中並沒有納入柯文哲,但還是大概可以看出,如果民進黨是賴清德出線,基本就沒有柯文哲的空間;一如剛結束的北市長選舉,如果藍綠任何一方的候選人再強一點,柯文哲就可能連任。只是目前看來,蔡英文要尋求連任的態勢和決心都非常清楚,柯文哲就變成民進黨不得不面對、解決的問題。
嚴格來講,從敗選到今天,蔡英文並沒有做任何的檢討,而只有在「算票」。要生產「平價菸」是算票、暫停機車加裝ABS是算票、「白綠合作」也是算票。蔡英文的盤算是,民進黨的盤被嚴重的壓縮,所以要找「白色」來補,只要「綠+白」>藍,就能夠順利連任。
就正如柯文哲嗆姚人多的那句,「我是高傲,不是笨」,天底下哪有這麼便宜的好事?「白綠合作」破局也不是柯文哲壞,而是蔡英文又笨又壞。
民進黨要在2020年有一搏的機會,一是換人、一是白綠合作,換人,蔡英文不肯;白綠合作,柯文哲不幹;民進黨剩下最後一條路,就是政治光譜位移。蔡英文之所以要白綠合作,就是因為民進黨現在占據的政治光譜不夠大,所以要找白色來補不足。但其實最根本、簡單的辦法,就是自己移動、擴大政治光譜,不要留這麼大的中間位置給柯文哲,壓縮柯文哲的空間。
政壇有一種白色神話或白色迷思,認為柯文哲超越藍綠、無關藍綠,甚至彷彿是所有政治光譜都可以通吃,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柯文哲的現象,除了善用網路、符合年輕人的胃口之外,更根本的就是國民黨歷經大敗,根本沒有中心思想,而民進黨又讓出了大片的政治光譜給柯文哲。
這裡講的政治光譜,不僅僅是統獨,同婚、改革、正義、勞資、經濟、環保,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幾乎無一不站在最進步、最極端的立場。進步最明顯的好處是,不需要說明、不需要解釋、不需要對話、不需要食人間煙火,只要「非我族類」,都是不進步、沒有同理心、需要被改革、缺乏台灣價值。
天上終究不會掉餡餅,美國爸爸不會自己吃虧解決台灣任何的問題,蔡政府用這樣的菁英、優越的心態,治理這個國家兩年半;不管民眾究竟在想什麼、需要什麼,甚至不願意費心去思考這個社會多數的樣貌,怎麼可能不大敗呢?
執政黨和在野黨的角色、義務是完全不同的。重新定位自己在政治光譜上的位置,其實是蔡英文帶領民進黨大獲全勝、完全執政的第一天,就該做的事情。今天民進黨如果還想在2020年有一搏的機會,就必須要重新認真面對這件事,一一檢視兩岸、非核、年改、勞基法、同婚、管案、促轉等等的作為,是否切合自己應有的定位。
如果民進黨堅持窩在很窄的政治光譜,認為不需要做任何的移動。2020年民眾自會給民進黨相對應的選票,讓民進黨回到合適的地方去。
【圖片為資料照,來源:中央社】
「白綠合作」的想像,在短短幾天之內迅速幻滅。柯文哲在北門會上,從頭到尾沒有給蔡英文任何好臉色,讓白綠關係急轉直下,當晚雙方就各自確定了北市大同士林選區立委補選提名人;文化部與台北市政府針對大巨蛋的隔空喊話,也變得火藥味十足。
台北市長選舉只以3000多票險勝,對柯文哲而言是最壞的結果。既沒有大勝的氣勢、展現傲人的政治能量,足以宣布更上一層樓;也沒有太多的悲情、遺憾,能夠化悲憤為力量,用下一戰來還柯文哲一個公道。
既然選贏了,「阿伯」就只能乖乖的被綁在台北市長的位置。今年底到明年中,是所有有意角逐大位的政治人物布局的關鍵時刻,柯文哲卻沒有一個合適的身分可以「全台走透透」,為總統大選暖身。只能且戰且走,看看情勢的變化。所以即便柯文哲已經排定了明年3月訪美的計畫,但在12月6日面對媒體詢問是否選總統時,只說「你們都不要吵我,明年6月再問我」。
柯文哲的第一任,直到民進黨自提姚文智之前,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有民進黨議員的支持,雖然議員私底下抱怨不斷,但表面上還是不得不挺柯文哲。但柯文哲未來這一任,議會兩大黨都把柯文哲當成敵人,會遠比第一任更難做,也更難有好評。想要維持目前的人氣到2024年,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即便大環境不如人意,但相形之下,2020年還是容易、可行的多。
沒有想到,姚人多跟蔡英文,這麼快給了柯文哲一個「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姚人多先在臉書上向柯文哲道歉,要柯文哲「站在台灣人這一邊」;蔡英文迅速敲定了「北門會」,向柯文哲遞出了橄欖枝。
姚人多的低聲下氣、蔡總統的紆尊降貴,不僅沒有打動台北市長柯文哲,反而換來了柯文哲的臭臉。蔡英文的熱臉,結結實實的貼上了柯文哲的冷屁股。蔡英文親手拉高了柯文哲的聲勢,營造出「白大於綠」、「白高於綠」的印象,讓柯文哲一腳踩在自己跟民進黨的頭頂上,往總統之路邁進。
原本蔡英文期待的「找回盟友」、「白綠合作」,急轉直下變成白綠相爭的格局。
陳思宇、何志偉、陳炳甫的這一場補選,就成為明年總統大選的前哨戰、柯文哲總統之路的試金石。柯文哲要靠這一場戰役,來檢驗自己的政治能量和擴散能力。
何志偉備戰多時,甚至放棄了議員選舉;陳炳甫則是中山大同議員的第一高票,如果在兩位強將的夾擊之下,陳思宇仍能維持三分天下的格局,就意味著「白色力量」有足夠的市場,可以跟藍綠分庭抗禮。如此一來,明年柯文哲就有更大的可能,吸納其他第三勢力、結合綠藍叛將,自己拉出一條立委的戰線。
相反的,如果陳思宇選舉的過程和結果不如人意,柯文哲就得要重新思考跟綠軍關係,政治光譜上也要更傾綠一點,就如同這次市長選舉的狀況。
《TVBS》日前公布了「民進黨主席補選與2020總統民調」,從民調的結果可以看出,泛藍的幾位政治人物,大致上是朱立倫>王金平、馬英九(兩人對上蔡英文、賴清德互有勝負)>張善政>吳敦義,而綠營的賴清德遠高於蔡英文。如果朱立倫、賴清德對決,朱立倫的民調是40%、賴清德是39%,朱立倫僅小贏1%,是藍綠最接近的組合。
該民調中並沒有納入柯文哲,但還是大概可以看出,如果民進黨是賴清德出線,基本就沒有柯文哲的空間;一如剛結束的北市長選舉,如果藍綠任何一方的候選人再強一點,柯文哲就可能連任。只是目前看來,蔡英文要尋求連任的態勢和決心都非常清楚,柯文哲就變成民進黨不得不面對、解決的問題。
嚴格來講,從敗選到今天,蔡英文並沒有做任何的檢討,而只有在「算票」。要生產「平價菸」是算票、暫停機車加裝ABS是算票、「白綠合作」也是算票。蔡英文的盤算是,民進黨的盤被嚴重的壓縮,所以要找「白色」來補,只要「綠+白」>藍,就能夠順利連任。
就正如柯文哲嗆姚人多的那句,「我是高傲,不是笨」,天底下哪有這麼便宜的好事?「白綠合作」破局也不是柯文哲壞,而是蔡英文又笨又壞。
民進黨要在2020年有一搏的機會,一是換人、一是白綠合作,換人,蔡英文不肯;白綠合作,柯文哲不幹;民進黨剩下最後一條路,就是政治光譜位移。蔡英文之所以要白綠合作,就是因為民進黨現在占據的政治光譜不夠大,所以要找白色來補不足。但其實最根本、簡單的辦法,就是自己移動、擴大政治光譜,不要留這麼大的中間位置給柯文哲,壓縮柯文哲的空間。
政壇有一種白色神話或白色迷思,認為柯文哲超越藍綠、無關藍綠,甚至彷彿是所有政治光譜都可以通吃,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柯文哲的現象,除了善用網路、符合年輕人的胃口之外,更根本的就是國民黨歷經大敗,根本沒有中心思想,而民進黨又讓出了大片的政治光譜給柯文哲。
這裡講的政治光譜,不僅僅是統獨,同婚、改革、正義、勞資、經濟、環保,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幾乎無一不站在最進步、最極端的立場。進步最明顯的好處是,不需要說明、不需要解釋、不需要對話、不需要食人間煙火,只要「非我族類」,都是不進步、沒有同理心、需要被改革、缺乏台灣價值。
天上終究不會掉餡餅,美國爸爸不會自己吃虧解決台灣任何的問題,蔡政府用這樣的菁英、優越的心態,治理這個國家兩年半;不管民眾究竟在想什麼、需要什麼,甚至不願意費心去思考這個社會多數的樣貌,怎麼可能不大敗呢?
執政黨和在野黨的角色、義務是完全不同的。重新定位自己在政治光譜上的位置,其實是蔡英文帶領民進黨大獲全勝、完全執政的第一天,就該做的事情。今天民進黨如果還想在2020年有一搏的機會,就必須要重新認真面對這件事,一一檢視兩岸、非核、年改、勞基法、同婚、管案、促轉等等的作為,是否切合自己應有的定位。
如果民進黨堅持窩在很窄的政治光譜,認為不需要做任何的移動。2020年民眾自會給民進黨相對應的選票,讓民進黨回到合適的地方去。
【圖片為資料照,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
單厚之
媒體工作者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