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孩子動起來! 樂動 5 招解憂鬱

2018-12-11 15:39:59   1742

研究顯示若青少年時期缺乏體能活動,心理健康狀態的影響會延續到成人時期。因此,董氏基金會從 2010 年起,積極推廣各式運動紓壓方案,並發現從事規律運動確實有助於改善憂鬱情緒。教育部體育署副署長王水文進一步說明,提倡學生除了體育課時間之外,達到每周運動 150 分鐘,達成率在今年提升至89 %。

科技進步快速,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讓許多孩童沈迷數位娛樂,而失去戶外運動習慣。為了吸引學生培養運動樂趣,教育部體育署與董氏基金會合作,提出創新校園規律運動方案—「樂動 150・樂此不疲」校園運動紓壓宣導計畫,並拍攝「樂動紓壓 5 招」宣傳影片,教導學生在簡短 3 分鐘間,提升心率並伸展全身。

推行校園規律運動方案 有效改善憂鬱

董氏基金會董事邱弘毅指出,研究顯示若青少年時期缺乏體能活動,心理健康狀態的影響會延續到成人時期。因此,董氏基金會從 2010 年起,積極推廣各式運動紓壓方案,並發現從事規律運動確實有助於改善憂鬱情緒。教育部體育署副署長王水文進一步說明,體育署積極推廣「校園規律運動方案」,提倡學生除了體育課時間之外,達到每周運動 150 分鐘,達成率在今年提升至89 %,成果令人欣慰。

有鑑於效果卓越,體育署更加積極推廣,推出全新規律運動方案,號召全台高中職以下學校參與,希望透過更簡單、更趣味的運動方式,達到校園運動推展效果,讓兒童青少年養成運動紓壓的習慣。

促進零碎時間運用 趣味動作孩童愛

今年度紓壓宣導計畫由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教授徐錦興率領團隊設計,利用好記的「樂動紓壓 5 招」,讓孩子漸進性活動再進入緩和運動,不到三分鐘的時間就能有效達到效果。參與計畫的臺北市立永春國小校長黃淑茹認為,趣味運動方案大大提升學童參與比例,下課時間便可以看到孩子們自主運動,運動頻率增加、上課專注力也明顯提升,有效改善孩子學習狀況。

藉由趣味的運動計畫,徐錦興提醒同學,別再以「沒時間」作為不運動的藉口,利用零碎時間練一練「紓壓 5 招」,不論晴天、雨天都可以輕鬆動,逐漸養成運動習慣,有助於情緒穩定,同時提升抗壓性。

本文經 健康醫療網 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2018/12/11

你可能也想知道》

作者介紹
  •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是以健康新聞、醫藥新知、醫學新技為主的全方位健康網站。秉持關心國人健康的理念,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