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博遊客破百萬 四園區送幸運兒玩偶

2018-11-19 13:35:26
1113
台中花博開幕半個月,第100萬入園遊客,昨(18)日下午在外埔園區出現了!住在基隆市的閔小姐,成為第100萬位入園遊客, 由外埔園區園長施肇芳送上吉祥物虎爸造型玩偶。而豐原、后里森林、后里馬場園區,也在同時段贈送入園遊客吉祥物玩偶,紀念台中花博的遊客人數正式突破百萬。
【出處:三立新聞網】
台中花博開幕半個月,第100萬入園遊客,昨(18)日下午在外埔園區出現了!住在基隆市的閔小姐,成為第100萬位入園遊客, 由外埔園區園長施肇芳送上吉祥物虎爸造型玩偶。而豐原、后里森林、后里馬場園區,也在同時段贈送入園遊客吉祥物玩偶,紀念台中花博的遊客人數正式突破百萬。
台中花博開幕第16天,平均每日入園遊客近5萬人,週末假日單日入園人數更破10萬人。根據票務中心估算,昨日將突破100萬名遊客入園,市府人員特別分別在后里森林、馬場、外埔及豐原園區,同步喜迎第100萬名遊客入園,最後由來自基隆的閩小姐從外埔園區入場,成為百萬幸運兒,當場由外埔園區園長贈送花博吉祥物石虎家族-虎爸造型玩偶。
閩小姐表示,她來自基隆,為了一睹花博的美麗風采,特別和家人南下到台中看花博,她和家人都覺得花博園區擁有許多不同種類的展館,很酷!
而其他園區也同步舉辦慶祝活動,分別由后里森林園區、馬場園區、豐原葫蘆墩園區的紀英村園長、陳育正園長、劉志能園長致贈花博紀念玩偶給同一時間通過匝口的遊客。
后里森林園區的幸運兒之一是家住潭子的余先生,這是他第二次使用花博卡、以半價的市民優惠入園參觀,在這次搭乘火車到森林園區參觀前,先前曾搭乘接駁車到外埔園區,他肯定花博的交通接駁非常方便。
后里馬場園區的幸運兒之一是來自高雄的謝先生,與妻子、母親、兒子謝小弟一家四口,專程開車到台中逛花博。他說,謝小弟特別喜歡小火車,感覺非常有趣,未來一定會再安排其他時間,帶家人好好欣賞花博其他園區。謝先生,也肯定花博接駁車調度很快,停好車就可以直接上接駁車非常方便。
此外,和阿嬤一起從雲林來看花博的10歲楊小弟弟,成為豐原園區的幸運兒,他說,這是他第一次來花博,看到美麗的風景很開心,沒想到還能拿到石虎玩偶,覺得自己很幸運。
台中花博發言人陳文信表示,感謝來自全國、全世界的遊客對花博的肯定,市府會更用心安排接下來的策展及維運,接下來還有五個多月的展期,包括藝文展演活動及換展內容,都會推陳出新,敬請各界期待;市府也會根據半個月來的旅客服務經驗,優化園區導覽、指標、市集、動線、安全、交通接駁等相關規劃,讓花博持續進化,盼能全力達成林佳龍市長對花博訂下「台中代表台灣獻給世界最美好的禮物」的目標及期許。
台中花博開幕半個月,第100萬入園遊客,昨(18)日下午在外埔園區出現了!住在基隆市的閔小姐,成為第100萬位入園遊客, 由外埔園區園長施肇芳送上吉祥物虎爸造型玩偶。而豐原、后里森林、后里馬場園區,也在同時段贈送入園遊客吉祥物玩偶,紀念台中花博的遊客人數正式突破百萬。
台中花博開幕第16天,平均每日入園遊客近5萬人,週末假日單日入園人數更破10萬人。根據票務中心估算,昨日將突破100萬名遊客入園,市府人員特別分別在后里森林、馬場、外埔及豐原園區,同步喜迎第100萬名遊客入園,最後由來自基隆的閩小姐從外埔園區入場,成為百萬幸運兒,當場由外埔園區園長贈送花博吉祥物石虎家族-虎爸造型玩偶。
閩小姐表示,她來自基隆,為了一睹花博的美麗風采,特別和家人南下到台中看花博,她和家人都覺得花博園區擁有許多不同種類的展館,很酷!
而其他園區也同步舉辦慶祝活動,分別由后里森林園區、馬場園區、豐原葫蘆墩園區的紀英村園長、陳育正園長、劉志能園長致贈花博紀念玩偶給同一時間通過匝口的遊客。
后里森林園區的幸運兒之一是家住潭子的余先生,這是他第二次使用花博卡、以半價的市民優惠入園參觀,在這次搭乘火車到森林園區參觀前,先前曾搭乘接駁車到外埔園區,他肯定花博的交通接駁非常方便。
后里馬場園區的幸運兒之一是來自高雄的謝先生,與妻子、母親、兒子謝小弟一家四口,專程開車到台中逛花博。他說,謝小弟特別喜歡小火車,感覺非常有趣,未來一定會再安排其他時間,帶家人好好欣賞花博其他園區。謝先生,也肯定花博接駁車調度很快,停好車就可以直接上接駁車非常方便。
此外,和阿嬤一起從雲林來看花博的10歲楊小弟弟,成為豐原園區的幸運兒,他說,這是他第一次來花博,看到美麗的風景很開心,沒想到還能拿到石虎玩偶,覺得自己很幸運。
台中花博發言人陳文信表示,感謝來自全國、全世界的遊客對花博的肯定,市府會更用心安排接下來的策展及維運,接下來還有五個多月的展期,包括藝文展演活動及換展內容,都會推陳出新,敬請各界期待;市府也會根據半個月來的旅客服務經驗,優化園區導覽、指標、市集、動線、安全、交通接駁等相關規劃,讓花博持續進化,盼能全力達成林佳龍市長對花博訂下「台中代表台灣獻給世界最美好的禮物」的目標及期許。
友達董事奏薩克斯風 現花博后里風情

台中花博開幕後,友達微美館556吋大螢幕拼接牆,已成后里森林園區必訪景點,17日友達光電董事長彭双浪為讓花博遊客感受后里在地濃厚薩克斯風文化,下午特別率友達高階主管組成的「WOW SAX」薩克斯風樂團與張連昌薩克斯風四姐妹四重奏一同到微美館,獻出花博處女秀,現場演奏小城故事、My Heart Will Go On等耳熟能詳的歌曲,吸引眾多遊客圍觀欣賞。
后里為國際薩克斯風生產重鎮,為讓花博遊客感受在地濃厚薩克斯風文化,友達「WOW SAX」樂團邀請張連昌薩克斯風四姐妹四重奏在友達微美館一同演出,現場演奏小城故事、My Heart Will Go On、Besame Mucho、女人花、期待再相會等老少咸宜、耳熟能詳的曲目,樂聲與美景相伴,提供遊客視覺聽覺雙饗宴。
現場包括台中市政府副秘書長郭坤明、經發局副局長李逸安、友達光電董事長彭双浪及高階主管、張連昌四姊妹四重奏樂團皆到場共襄盛舉。
副祕書長郭坤明表示,友達不僅贊助微美館,更出動1500位企業志工在館內排班,彭董事長原先也打算來當志工幫忙導覽,後來想到當初友達在后里設廠時,發揚在地薩克斯風文化的初衷,希望讓遊客感受到在地特色花博微美館,因此特別率高階主管在今天帶來薩克斯風演出。
友達董事長彭双浪說,學習薩克斯風是他年少的夢,他每天練習薩克斯風半小時,很多一般人耳熟能詳的世界名曲、台灣名謠及流行歌曲,如席琳狄翁的《My Heart Will Go On》、台灣民謠《望春風》、《舊情綿綿》、電影主題曲《新不了情》等,都已經能背譜。樂團之所以取名WOW SAX,就是希望聽到表演的人都可以發出WOW!的驚嘆聲。
彭董事長表示,WOW SAX時常舉辦街頭表演,也常到育幼院、山區原住民部落舉辦音樂會,雖然沒有固定的表演時間,但只要可以的時間就會盡量安排。街頭表演獲得的打賞金全數捐給育幼院及山區原住民,他並呼籲在場民眾若捕捉到「野生的WOW SAX」,能不吝「打賞」,ㄧ起作公益。
經發局表示,為響應台中花博開幕,友達特別將今年員工「陽光日」活動訂於友達微美館,邀請全台2萬多名員工攜帶家人來花博參觀,感受台中花博追求綠能生產,促成自然生態與人文擁抱的精神。台中花博是非常好的環境教育場所,歡迎企業團體來花博舉辦活動,享受一趟豐富人文與知性之旅,體會台中之美。
經發局強調,為提供遊客良好服務品質,友達號召同仁加入花博微美館志工行列,定期到館區輪值,介紹花粉影片、種子的傳播方式,讓遊客從中獲得感動和啟發,更加親近身處的自然環境。志工歷經幾次輪值,已搖身一變成為花博的最佳解說導覽員。
不只看花 學者肯定台中花博創新
【出處:三立新聞網】
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已於11月3日盛大開幕,好評不斷,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系主任郭瓊瑩日前在天下雜誌「獨立評論」發表文章談台中花博,她說,台中市政府在短短近3年間思考花博定位,跳脫框架,給年輕設計策展團隊足夠的創意自主空間進行設計,開創對藝術、美學、策展的重視,最具動感的「聆聽花開的聲音」公共藝術即是一例,肯定台中花博在藝術方面的創新。
郭瓊瑩表示,花博不只是「放大版花市」,來花博要看的不只是花,歷年來國際知名花博背後,亦有長期的研發定位,如荷蘭的世界園藝博覽會早已跳脫簡單的花海意象,反而是以城鄉再生、產業創新為遠程目標;杜拜、韓國等的花博,多以展現城市魅力、城市經濟競爭力為標竿;德國的花博則以長年園藝產業與科技研發為基礎,並精準地與永續設計、生態城鄉、智慧農業園藝科技等議題緊密扣合。
郭瓊瑩說,這些花博的策展定位,有賴場地選址的適切性與可持續性。原本台中花博選定的后里,儘管與台灣花卉園藝聖地彰化田尾、永靖地區距離並不遠,但土質不佳又缺水,是園藝經營的最大障礙,如果再套用慣行的花卉地景展示,勢必先天不良、維管成本高。是以,原來花卉專業團隊所規劃的計畫,就顯得欠缺生氣。
後來因為后里場地發現石虎棲地,於是台中市政府毅然修正,改為后里、外埔、豐原,尊重自然保育的決策,也受到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的肯定。
她說,台中市政府在短短近三年間重新思考定位,跳脫框架,找了一群年輕設計策展團隊,給予他們足夠的創意自主,並以主題「G.N.P.」 (Green Nature People,綠色、自然、人文)概念來串連。於是看到「聆聽花開的聲音」以創新機械科技來展現溫柔的花開過程,還有透過五感體驗融合土香、茶香、穀香的展覽空氣,確實是聰明的構思。
相關藝術家參與的多元創作,也成功呈現了台灣天然建築媒材如竹、磚、土、漂流木等的魅力。而在年輕一代的創新中,又能邀請到享譽國際的光景設計大師周鍊親臨指導、傳承經驗,確實更提升了總體花博園區的人性溫度與氛圍。
郭瓊瑩表示,整體而言,此次台中花博開創了對藝術、美學、策展的重視,不同於都會型的台北花博,帶入了全新設計導向的空間配置與地景加值。尤其是最具動感的「聆聽花開的聲音」,融合音樂、藝術、機械與燈光設計的立體造型,是這次花博的視覺與聽覺地標,集結了聲、光、型、色等多元特質,也是各國藉花博展現國力中最具現代感的公共藝術作品。其它子題與場館的設計亦各具特色,並彰顯了台灣新一代設計師的跨界能量與光芒。
從郭瓊瑩文章的字裡行間可看出她對台中花博給予高度肯定,確實花博與花市的層次並不同,花博應呈現更深層的產業發展策略。這次台中花博不只呈現光鮮亮麗的景色,背後代表的綠色、自然、人文概念更深具意義,讓整體花博更有內涵,相當值得一看。
【圖片來源:中央社、(市府提供)】
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已於11月3日盛大開幕,好評不斷,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系主任郭瓊瑩日前在天下雜誌「獨立評論」發表文章談台中花博,她說,台中市政府在短短近3年間思考花博定位,跳脫框架,給年輕設計策展團隊足夠的創意自主空間進行設計,開創對藝術、美學、策展的重視,最具動感的「聆聽花開的聲音」公共藝術即是一例,肯定台中花博在藝術方面的創新。
郭瓊瑩表示,花博不只是「放大版花市」,來花博要看的不只是花,歷年來國際知名花博背後,亦有長期的研發定位,如荷蘭的世界園藝博覽會早已跳脫簡單的花海意象,反而是以城鄉再生、產業創新為遠程目標;杜拜、韓國等的花博,多以展現城市魅力、城市經濟競爭力為標竿;德國的花博則以長年園藝產業與科技研發為基礎,並精準地與永續設計、生態城鄉、智慧農業園藝科技等議題緊密扣合。
郭瓊瑩說,這些花博的策展定位,有賴場地選址的適切性與可持續性。原本台中花博選定的后里,儘管與台灣花卉園藝聖地彰化田尾、永靖地區距離並不遠,但土質不佳又缺水,是園藝經營的最大障礙,如果再套用慣行的花卉地景展示,勢必先天不良、維管成本高。是以,原來花卉專業團隊所規劃的計畫,就顯得欠缺生氣。
後來因為后里場地發現石虎棲地,於是台中市政府毅然修正,改為后里、外埔、豐原,尊重自然保育的決策,也受到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的肯定。
她說,台中市政府在短短近三年間重新思考定位,跳脫框架,找了一群年輕設計策展團隊,給予他們足夠的創意自主,並以主題「G.N.P.」 (Green Nature People,綠色、自然、人文)概念來串連。於是看到「聆聽花開的聲音」以創新機械科技來展現溫柔的花開過程,還有透過五感體驗融合土香、茶香、穀香的展覽空氣,確實是聰明的構思。
相關藝術家參與的多元創作,也成功呈現了台灣天然建築媒材如竹、磚、土、漂流木等的魅力。而在年輕一代的創新中,又能邀請到享譽國際的光景設計大師周鍊親臨指導、傳承經驗,確實更提升了總體花博園區的人性溫度與氛圍。
郭瓊瑩表示,整體而言,此次台中花博開創了對藝術、美學、策展的重視,不同於都會型的台北花博,帶入了全新設計導向的空間配置與地景加值。尤其是最具動感的「聆聽花開的聲音」,融合音樂、藝術、機械與燈光設計的立體造型,是這次花博的視覺與聽覺地標,集結了聲、光、型、色等多元特質,也是各國藉花博展現國力中最具現代感的公共藝術作品。其它子題與場館的設計亦各具特色,並彰顯了台灣新一代設計師的跨界能量與光芒。
從郭瓊瑩文章的字裡行間可看出她對台中花博給予高度肯定,確實花博與花市的層次並不同,花博應呈現更深層的產業發展策略。這次台中花博不只呈現光鮮亮麗的景色,背後代表的綠色、自然、人文概念更深具意義,讓整體花博更有內涵,相當值得一看。
【圖片來源:中央社、(市府提供)】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