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TPP「戰略意義」打折扣 日媒:日美交涉成「芒刺」

2018-11-05 10:37:56   6329

日本的貿易將在新版「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12月30日生效後步入動盪時期,市場開放的激流終於將湧入農業領域。TPP的所謂「對華包圍網」色彩因美國退出而淡化,作為遺留課題的對美交涉化為「芒刺」,今後將繼續困擾日本。

日媒稱,日本的貿易將在新版「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12月30日生效後步入動盪時期,市場開放的激流終於將湧入農業領域。TPP的所謂「對華包圍網」色彩因美國退出而淡化,作為遺留課題的對美交涉化為「芒刺」,今後將繼續困擾日本。

據共同社11月1日報導,「在全球推廣自由公正的規則這一參與國的共同想法取得了成果。」日本經濟再生擔當相茂木敏充在10月31日的記者會上自豪地介紹新TPP生效時間較預想提前的背後原因。他提及美國總統川普愛用的「自由公正」這一關鍵字,此時此刻仍不忘顧及美國。

報導稱,主張「美國第一」、推行保護主義政策的美國和影響力不斷擴大的中國,兩強格局引發的危機感成為日本在2017年美國退出TPP後仍力促剩餘11國實現協定生效的原因。

到2019年初,牽涉日本的主要貿易框架將一同啟動。關於與歐盟簽署的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PA),雙方手續如果進展順利,預計將在2019年2月1日生效。覆蓋中國和印度這些巨大市場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於今年11月達成實質性妥協也已進入視野。

報導稱,對於戰後受到自由貿易恩惠而取得經濟發展的日本而言,進一步在亞太擴大自由經濟區的過程中,儘管希望渺茫,但不存在放棄說服美國重返TPP這一選項。

報導還稱,日本於2013年加入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政府主導的TPP談判。安倍政府當時之所以不顧農業團體等的強烈反對而決定加入談判,不僅由於無法違抗作為安全保障之依靠的美國,還因為考慮到影響力不斷擴大的中國。

之後,含美國的12國經過努力終於簽署了TPP,但川普政府上臺後立即宣布美國退出,使TPP的戰略意義大打折扣。日本同意開展長久以來一直力圖回避的日美雙邊談判,美方提出「與TPP同等或更大幅度」(美國農業部長珀杜語)的市場開放要求,嚴峻的關稅磋商將在2019年初啟動。

報導稱,受到形勢擺布的是日本國內的農戶。新TPP生效後,眾多農林水產品的關稅將被取消或下調。成員國中包括了畜產、乳酪業發達的澳大利亞和加拿大,與低價進口品的競爭難以回避。

報導表示,在栃木縣那珂川町從事養豬業的星正美(65歲)稱「將努力調整經營以謀求生存」,表現出危機感。豬肉高級部位的關稅將在TPP生效後的第10年降為零。雖然一直努力實現優質豬肉的高效生產,但要完全填補與外國產豬肉的價格差存在難度,星正美斷言「勢必將產生影響」。

報導稱,乳製品方面也有意見擔心,受進口品打壓的國產乳酪價格下降,連作為原料的鮮奶也可能大幅跌價。在北海道從事奶牛飼養的女性訴說了乳酪畜牧業者接連歇業的嚴峻現狀,迫切呼籲「中央政府採取措施應對人手不足」。

【中新網】【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