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釗燮談台美關係:比過去任何時期密切

2018-09-25 11:56:59
5167
外交部長吳釗燮接受專訪時強調,美國政府非常支持台灣的其中一個原因,來自於美方認為目前的台灣政府是可預測的、溫和的,願意花更多時間,給予更大程度的支持,讓台灣面對國際挑戰時更有實力。
外交部長吳釗燮接受《自由時報》專訪時強調,美國政府非常支持台灣的其中一個原因,來自於美方認為目前的台灣政府是可預測的、溫和的,願意花更多時間,給予更大程度的支持,讓台灣面對國際挑戰時更有實力。如果被美方認為台灣在製造問題,讓美方牽涉其中、或讓他們處理其他國際問題時,必須分心來處理台灣或兩岸問題,就會讓我們的基礎受到灼傷。我們全力避免這樣的事情,和日本、歐洲等其他理念相近國家的關係,也是如此。
吳釗燮說,台美針對邦交國的確有更深入的對話,而美國協助力道的增強,除了台美間友誼深厚,也是因為雙方利益相互契合。台美合作擴展到台灣與邦交國的關係,這樣的發展對台灣來講是非常好的,鞏固邦交外,我們與美國間的相互往來也多了一個層次。我們感受到的是,當美國的政策與他們希望追求的不一致時,反而他們會覺得台灣或許可以扮演某些角色。
他也提到,目前17個邦交國與台灣關係相對穩定,不需要擔太多心,但時時上緊發條,全面且深入地維繫邦誼。至於教廷,台梵關係非常地好,抱持「審慎但不悲觀的態度」。蔡政府理性溫和的路線,鞏固台美之間的互信,使台美互動比他處理過的任何時期都還密切,雙方戰略利益契合,也在印太區域持續緊密合作。以他從事台美外交這麼多年來看,現在比以前他處理過的任何時期,都還密切。
吳釗燮也表示,現在外交狀況的確非常麻煩,他們上緊發條,不會放過任何可以增進雙邊感情及關係的做法。比如對邦交國實際需要的反應更加熱切,增加與政要定期往來的頻率和範圍,確保和邦交國的友好關係是全面、深入、互相了解的。和美國等友好國家間的聯繫也更加密切,確保雙方資訊暢通,思考和做法更趨一致。
吳釗燮說,到目前為止,雖然有幾個國家需要花費更多時間、精力維繫關係,但基本上這17個邦交國關係相對是滿穩定的,不需要擔太多心。而今年度亞非司預算調整,範圍不只一個邦交國,也涵蓋非洲和西亞地區的整體工作。我們和史瓦帝尼的確正在洽談許多合作計劃,但多涉及企業合作與銀行貸款的部分,不會增加很多預算。
被問到17個邦交國有哪些特別危險?吳釗燮說,不適合具體指出哪個邦交國需要花更多心力,這樣對邦交沒有任何幫助。例如大家都很關注史瓦帝尼,不過我們關係非常穩固,言談間非常清楚地感受到他們對台灣友誼的真誠,他們感受亦然,我一點都不擔心。
吳釗燮表示,也有許多人認為,中國和教廷簽署教務協議後,可能衝擊我們邦交,但在他們對談過程中,有代表性及決策權力的教廷高層經常性地和我們對話,一再保證協議只涉及主教任命,絕對沒有碰觸台灣議題或是政治外交意涵。也就是說,即使簽署協議,我們和教廷的邦交也不會有立即的影響。台梵關係非常地好,我們對於和教廷間的關係抱持「審慎但不悲觀的態度」。
對於未來可能零邦交的說法,吳釗燮說,不應該做任何這方面(零邦交)的假設。而對於「邦交無用論」,只要實際處理外交事務,就會了解這種說法是不正確、不確實的。例如只要談論到國際組織WHO、ICAO、UNFCCC等的參與,就脫離不了邦交國的協助。又例如聯合國議題上,我們全民意志希望參與聯合國,就要靠邦交國幫我們提案、說話,這些是無可取代的。
他表示,所以怎能說邦交無用?我認為說這些的人,反而應該體會邦交國給我們實際的協助為何。「多交朋友」是「外交部」職責所在,邦交關係是外交的一部分,但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例如推動和理念相近國家更全面深入的關係,為我們在國際社會上建立更多友誼。
有關台美關係,吳釗燮表示,台美關係的確是不斷在進展中。以他從事台美外交這麼多年來看,現在比以前我處理過的任何時期,都還密切。最近這陣子,美國政府涉及台灣或兩岸關係的公開發表,對我們全部都是正面、沒有負面的,這顯示川普政府對我們的高度支持,也是我們努力經營的成果。
【中評社】【圖片為資料照】
吳釗燮說,台美針對邦交國的確有更深入的對話,而美國協助力道的增強,除了台美間友誼深厚,也是因為雙方利益相互契合。台美合作擴展到台灣與邦交國的關係,這樣的發展對台灣來講是非常好的,鞏固邦交外,我們與美國間的相互往來也多了一個層次。我們感受到的是,當美國的政策與他們希望追求的不一致時,反而他們會覺得台灣或許可以扮演某些角色。
他也提到,目前17個邦交國與台灣關係相對穩定,不需要擔太多心,但時時上緊發條,全面且深入地維繫邦誼。至於教廷,台梵關係非常地好,抱持「審慎但不悲觀的態度」。蔡政府理性溫和的路線,鞏固台美之間的互信,使台美互動比他處理過的任何時期都還密切,雙方戰略利益契合,也在印太區域持續緊密合作。以他從事台美外交這麼多年來看,現在比以前他處理過的任何時期,都還密切。
吳釗燮也表示,現在外交狀況的確非常麻煩,他們上緊發條,不會放過任何可以增進雙邊感情及關係的做法。比如對邦交國實際需要的反應更加熱切,增加與政要定期往來的頻率和範圍,確保和邦交國的友好關係是全面、深入、互相了解的。和美國等友好國家間的聯繫也更加密切,確保雙方資訊暢通,思考和做法更趨一致。
吳釗燮說,到目前為止,雖然有幾個國家需要花費更多時間、精力維繫關係,但基本上這17個邦交國關係相對是滿穩定的,不需要擔太多心。而今年度亞非司預算調整,範圍不只一個邦交國,也涵蓋非洲和西亞地區的整體工作。我們和史瓦帝尼的確正在洽談許多合作計劃,但多涉及企業合作與銀行貸款的部分,不會增加很多預算。
被問到17個邦交國有哪些特別危險?吳釗燮說,不適合具體指出哪個邦交國需要花更多心力,這樣對邦交沒有任何幫助。例如大家都很關注史瓦帝尼,不過我們關係非常穩固,言談間非常清楚地感受到他們對台灣友誼的真誠,他們感受亦然,我一點都不擔心。
吳釗燮表示,也有許多人認為,中國和教廷簽署教務協議後,可能衝擊我們邦交,但在他們對談過程中,有代表性及決策權力的教廷高層經常性地和我們對話,一再保證協議只涉及主教任命,絕對沒有碰觸台灣議題或是政治外交意涵。也就是說,即使簽署協議,我們和教廷的邦交也不會有立即的影響。台梵關係非常地好,我們對於和教廷間的關係抱持「審慎但不悲觀的態度」。
對於未來可能零邦交的說法,吳釗燮說,不應該做任何這方面(零邦交)的假設。而對於「邦交無用論」,只要實際處理外交事務,就會了解這種說法是不正確、不確實的。例如只要談論到國際組織WHO、ICAO、UNFCCC等的參與,就脫離不了邦交國的協助。又例如聯合國議題上,我們全民意志希望參與聯合國,就要靠邦交國幫我們提案、說話,這些是無可取代的。
他表示,所以怎能說邦交無用?我認為說這些的人,反而應該體會邦交國給我們實際的協助為何。「多交朋友」是「外交部」職責所在,邦交關係是外交的一部分,但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例如推動和理念相近國家更全面深入的關係,為我們在國際社會上建立更多友誼。
有關台美關係,吳釗燮表示,台美關係的確是不斷在進展中。以他從事台美外交這麼多年來看,現在比以前我處理過的任何時期,都還密切。最近這陣子,美國政府涉及台灣或兩岸關係的公開發表,對我們全部都是正面、沒有負面的,這顯示川普政府對我們的高度支持,也是我們努力經營的成果。
【中評社】【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