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突襲里拉 劍指人民幣

2018-08-22 15:05:32   248436

在美國「打擊里拉」之前,美國的主要目標是人民幣,但是經過與北京幾個回合「較量」後,儘管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貶值,大陸股市也付出了一定代價,但是,大陸境內的美元並沒有按照「美國的意願」風起雲湧地往美國流動,眼看在「撼人民幣吃力」的情況下,轉攻里拉,算是不錯的選擇。

李曉莊/評論

自從美國總統川普2018年8月10日授權對土耳其鋼鋁製品徵收更高關稅後,土耳其里拉對美元的匯率日跌幅一度高達13.5%至6.30,最大跌幅達7.37%。在一週內,下跌了五分之一,且仍在「跌跌不休」,全球市場出現里拉拋售潮。

美國為何在此時打壓土耳其里拉?用川普8月10日在社交媒體推特留言的說法是:「我們與土耳其的關係不好。我已經授權把針對土耳其的鋼鋁進口關稅翻倍,鋁製品的進口關稅將達20%,鋼產品為50%。這樣一來,土耳其貨幣里拉對我們強大美元匯率必將大跌。」

路透社報導,2018年8月10日下午,6.04里拉兌換1美元,里拉對美元匯率單日跌幅為8.9%。里拉對美元匯率一周內跌幅累計超過13%,年內跌幅超過30%。

美國之所以選擇里拉為突破口,顯然是對「美元回流不暢」「有點不耐煩」。因為在美國「打擊里拉」之前,美國的主要目標是人民幣,但是經過與北京幾個回合「較量」後,儘管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貶值,大陸股市也付出了一定代價,但是,大陸境內的美元並沒有按照「美國的意願」風起雲湧地往美國流動,眼看在「撼人民幣吃力」的情況下,轉攻里拉,算是不錯的選擇。

因為土耳其以美元計價的高額債務,加上其經濟被認為特別脆弱,里拉體量小,招架能力弱,還擊能力差,成為美國今次挑選的最佳「軟柿子」。美國把里拉作為「攻擊目標」,並不是僅僅看到土耳其的「弱點」,而是看到里拉「背後的肥肉」——歐洲央行擔心,里拉風險將傳染給歐元區其他貸款給土耳其的國家,主要是西班牙、法國和義大利,造成連鎖反應。土耳其分別從西班牙、法國和義大利的銀行借款833億美元、384億美元和170億美元。如果能透過「點火」里拉,「燃燒」到歐元區,對美元來說,也算是「棋高一著」。因為,美國目前最急迫的,是如何讓在美國之外的美元能加速流向美國——不管是從歐洲流向美國,還是從中國流向美國。

面對美國的經濟制裁,雖然土耳其總統艾爾段多次重申當前土耳其面臨的危機是「國家戰役」,土耳其「不會輸掉經濟戰」,但自川普8月10日「宣戰」以來,艾爾段除了呼籲國民賣美元、買里拉,告誡商界人士不要囤積美元、擠兌之外,對美國幾乎無還手之力。

但是,土耳其總統艾爾段在經美國「教訓」後講過的「兩句話」頗值得玩味:

一是,艾爾段譴責同為北約盟國的美國「企圖從背後捅土耳其一刀」。「現在美國試圖通過財政手段實現那些借助挑釁和政變手段沒有順利達到的目的,這就是所謂的經濟戰。」他警告說,「我們已看穿了你們的把戲,我們要向你們發起挑戰……我們絕不會投降……你們用美元進攻我們,到時我們將找到實現我們任務的其他方法。」

二是,總統艾爾段8月11日透露,土耳其準備在與其他國際夥伴的貿易合作中放棄使用美元和歐元。他說:「我們正準備在與中國、俄羅斯、伊朗、烏克蘭的貿易中使用本國貨幣進行結算,這些國家都是與土耳其雙邊貿易量最大的國家。如果歐洲國家也希望擺脫美元壓力,我們也準備與他們建立起類似的制度。」

對美國來說,是不是「同為北約盟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能實現美國利益最大化」,沒有所謂犧牲「同盟國」與犧牲「敵人」之別,意義都是一樣的。

至於艾爾段說的「在今後的貿易中使用本國貨幣進行結算」的計畫,對美國來說,土耳其總統說的這些話,都不能解決土耳其的燃眉之急。

隨著土耳其里拉危機繼續蔓延,很可能將引發新興市場貨幣的拋售潮,全球金融市場因里拉危機陷入動盪並不是聳人聽聞。德國商業銀行外匯策略分析師烏爾裏希•雷徹特蒙8月13日就分析說:「市場最害怕的是情況(土耳其里拉危機)將演變成一場全面性的新興市場危機」。 或許,這正是美國所要的,也是美元回流所急需的。

【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 李曉莊

    《台商》雜誌社長、「台商匯」董事長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