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欣的淚水!塵爆截肢傷友走出新人生

2018-08-02 12:32:40   824

八仙塵爆3年了,馬偕紀念醫院於22、23日舉辦塵爆傷友三週年回歸活動,率隊挑戰需手腳並用的北得拉曼巨木步道。部分手術後暫時無法運用手腳、體力尚未恢復的傷友,則在馬偕團隊的陪同下健行鴛鴦瀑布步道。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三立新聞網】

八仙塵爆3年了,馬偕紀念醫院於22、23日舉辦塵爆傷友三週年回歸活動,率隊挑戰需手腳並用的北得拉曼巨木步道。部分手術後暫時無法運用手腳、體力尚未恢復的傷友,則在馬偕團隊的陪同下健行鴛鴦瀑布步道。

其中,穿著義肢的傷友小瑄則在團隊及親友的協助下,帶著辛苦但歡欣的淚水完成預定目標,再次證明自己過去一年的努力付出沒有白費。

小瑄在去年6月透過傷友介紹轉至馬偕就醫與復健,主治醫師、馬偕紀念醫院外科部主任董光義表示,小瑄右腳膝蓋以下截肢、腿部仍有兩個手掌大的傷口,因為疼痛不願意穿戴義肢行走,出入都得靠輪椅跟復康巴士,除了安排植皮及重建手術、安排密集復健計畫之外,也請馬偕塵爆個案管理師呂碧漪收案關心。

由於小瑄的復健意願低落、生活自理能力不好,跟家人關係緊繃惡劣,呂碧漪大膽向小瑄提出休學一年的建議,「只要妳願意相信馬偕團隊、相信妳自己,一年後我保證妳可以自己走回學校!」呂碧漪向小瑄許下承諾。

一年來小瑄歷經六次手術與每周五天的燙傷復健,呂碧漪在6月下旬先帶著小瑄挑戰2.8公里的陽明山涓絲步道,這也是小瑄傷後第一次穿著義肢搭捷運、轉乘公車、爬山,可說是她回歸校園前的重要里程碑。當天,一般人僅需1個小時即可完成的涓絲步道,小瑄花了八倍的時間,歷經無數次崩潰痛哭與放棄,終究在伙伴們的幫助下走到了擎天崗大草原。抵達終點的小瑄嘴上不停喊累,友人致電關心時,她則是打起精神回覆「我做到了!」,臉上盡是驕傲與興奮。

現在已不需要仰賴輪椅的小瑄準備九月重返校園,結束燙傷復健門診後,甚至能穿著義肢和同學去逛街,與家人的關係也改善許多,讓一路陪伴的呂碧漪欣慰不已。

經過一年來馬偕團隊的手術及復健,小瑄全程穿著義肢參與塵爆三週年活動,第一天活動還挑戰高空垂降,直呼好玩;第二天的鴛鴦瀑布步道全長雖然只有1.8公里,但是是長緩坡,對小瑄而言仍是不小的挑戰,全程由親友及醫護團隊輪番鼓勵及攙扶,最後順利完成預定目標,值得喝采!

八仙塵爆傷友忍痛 又爬又跨挑戰聖山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三立新聞網】

八仙塵爆3年了,馬偕醫院於22、23日舉辦塵爆傷友3週年回歸活動,從高空垂降、攀岩到挑戰北得拉曼巨木步道,十分精采。此行參加的塵爆傷者30人、家屬21人、醫護團隊17人,總計達68人。其中共有19名傷友手腳並用、又爬又跨地完成北得拉曼巨木步道,最後在巨木下聚集合影,為自己的努力留下美好回憶。

新北市前副市長侯友宜在馬偕醫院院長施壽全的陪同下,於22日早上8點15分與新北市衛生局局長林奇宏赴馬偕醫院集合地點為傷友及醫護團隊勉勵加油,侯友宜表示,塵爆事件三年了,非常欣慰看到傷友們的恢復與成長,也謝謝馬偕團隊一路相挺。

今年,馬偕團隊設計2天1夜行程,第1天以復健評估為設計理念,分組進行高空垂降、高低索前進、攀岩及水上競賽,讓傷友在趣味中練習控制身體動作,也為了隔天的登山做準備;第2天一早前往難度中等以上的尖石鄉北得拉曼巨木步道,該步道全長2.5公里,一般山友建議往返時間為4到6小時,其中不少路段甚至需要手腳並用及團隊合作才能往前邁進,對傷友而言又是一次全新的挑戰與突破。但基於不同傷友的復健情況,團隊放寬標準,預估7小時全員完成任務為目標,所幸,在彼此互道加油聲中,隊友一個不少、全部達陣。

「到頭來,只有自己能為自己努力!」一路陪伴塵爆傷友的社工師、同時也是負責籌辦活動的呂碧漪如此說道,塵爆傷友除了每天反覆練習的關節活動度、疤痕按摩的物理復健外,心理復健是十分重點但卻最常被忽略的課題。

呂碧漪提到,北得拉曼是泰雅族的「聖山」,也有「試試看」的寓意,前年完成路跑、去年也登合歡山,今年將行程拉到巨木步道,也可以讓患者證明自身的恢復情況,鼓勵傷友在面對未來人生考驗時,都要抱持勇敢試試看的心情。

3年來每次舉辦回歸活動的消息一出,不少傷友都會驚呼「別鬧了!不可能辦到的啦!怎麼那麼難啦!」但馬偕團隊仍持續以鼓勵勸進的方式,於塵爆事件週年,為傷友舉辦淡水路跑活動,細雨中完成4公里目標;去年七月,帶領傷友挑戰合歡山主峰,幫助傷友們找回更多的自信。

塵爆人生急轉彎 最怕求職被歧視

八仙塵爆至今已滿3年,穩定工作是塵爆傷者自立關鍵,但有傷者因傷被辭退、求職屢碰壁,甚至有雇主要求傷者要穿長袖,免得疤痕嚇到客人。

八仙塵爆傷友馮振卿因臉上有傷,對求職感到憂慮,但他努力充實自我,學習攝影、電腦技能,要讓人生再度精彩。

【圖片來源:中央社、(馬偕紀念醫院提供)】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