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島民調:4成6民眾 贊成蔡英文在兩岸同屬一中情況下與對岸談判

2018-08-01 10:06:17
20509
如今,隨著台灣在國際上的空間持續緊縮,《美麗島電子報》最新國政民調顯示,當民眾被問到是否贊成蔡英文在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情況下,與中國政府進行談判?結果,有46.3%民眾表示贊成,36.7%不贊成,代表有將近半數的台灣民眾贊成蔡英文這樣做。
記者吳子嘉 報導
蔡政府執政後,兩岸從最初的冷和狀態,逐步演變成當前風波、挫折不斷,其癥結點,就在於蔡英文始終未能對「兩岸是不是國與國關係」做出正面回應。如今,隨著台灣在國際上的空間持續緊縮,《美麗島電子報》最新國政民調顯示,當民眾被問到是否贊成蔡英文在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情況下,與中國政府進行談判?結果,有46.3%民眾表示贊成,36.7%不贊成,代表有將近半數的台灣民眾贊成蔡英文這樣做。
必須注意的是,同樣的問題,《美麗島電子報》在2017年2月份的國政民調中也調查過一次。當時,贊成的比例為36.2%,不贊成為47.2%。換言之,當台灣在過去一年半,歷經國際社會重重外交打壓後,民眾對接受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態度,顯然已出現顯著的翻轉。
蔡英文在520就職演說中表示,會依《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當時北京以「未完成的答卷」回應,暗示蔡英文必須對「兩岸關係是不是國與國關係」做更清楚的表述。
然而,2年過去,蔡英文顯然沒有意願、也逐漸沒有能力回到一個中國,或接受九二共識來解決眼前的僵局。
問題是,儘管蔡政府不願正視此問題,但民眾也這麼認為嗎?
蔡政府執政後,兩岸從最初的冷和狀態,逐步演變成當前風波、挫折不斷,其癥結點,就在於蔡英文始終未能對「兩岸是不是國與國關係」做出正面回應。如今,隨著台灣在國際上的空間持續緊縮,《美麗島電子報》最新國政民調顯示,當民眾被問到是否贊成蔡英文在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情況下,與中國政府進行談判?結果,有46.3%民眾表示贊成,36.7%不贊成,代表有將近半數的台灣民眾贊成蔡英文這樣做。
必須注意的是,同樣的問題,《美麗島電子報》在2017年2月份的國政民調中也調查過一次。當時,贊成的比例為36.2%,不贊成為47.2%。換言之,當台灣在過去一年半,歷經國際社會重重外交打壓後,民眾對接受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態度,顯然已出現顯著的翻轉。
蔡英文在520就職演說中表示,會依《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當時北京以「未完成的答卷」回應,暗示蔡英文必須對「兩岸關係是不是國與國關係」做更清楚的表述。
然而,2年過去,蔡英文顯然沒有意願、也逐漸沒有能力回到一個中國,或接受九二共識來解決眼前的僵局。
問題是,儘管蔡政府不願正視此問題,但民眾也這麼認為嗎?
◆對接受兩岸同屬一中的態度出現逆轉◆
因此,《美麗島電子報》在2017年2月15至16日進行「國政民調」作業時,就已特別詢問民眾「請問,如果兩岸政府要進行任何談判協商,都要先表示接受兩岸都屬於一個中國的一部分,在這種情形下,您贊不贊成蔡英文總統和中國政府進行談判?」當時,表示「贊成」的比例為36.2%,「不贊成」則有47.2%。
若以「政治立場」交叉分析,會發現在「泛綠」選民部分,有22.0%「贊成」,70.5%「不贊成」;在「中立/看人不看黨」的部分,是有33.3%「贊成」,36.1%「不贊成」;在「泛藍」選民部分,則是有63.2%「贊成」,29.5%「不贊成」。
如今,本報將同樣的民調題目再次進行發問,結果卻已出現逆轉的狀況。
最新民調顯示,「贊成」蔡英文在接受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情況下與中國政府談判的比例為46.3%,「不贊成」為36.7%。這樣的數字與去年的調查相比,顯然已出現重大轉變,也代表贊成者的比例,已從原先的相對少數變成相對多數。
若以「政治立場」交叉分析,會發現在「泛綠」選民部分,「贊成」的比例從去年初的22.0%,提高到目前的31.2%,成長了9.2個百分點;「不贊成」的比例則從70.5%降到目前的59.3%,減少了11.2個百分點。
在「中立/看人不看黨」的選民部分,「贊成」的比例從去年初的33.3%,提高到目前的42.4%,成長了9.1個百分點;「不贊成」的比例則從36.1%降到目前的33.0%,減少了3.1個百分點。
在「泛藍」選民部分,「贊成」的比例從去年初的63.2%,提高到目前的70.8%,成長了7.6個百分點;「不贊成」的比例則從29.5%降到目前的19.7%,減少了9.8個百分點。
換言之,無論藍、綠或中間選民,贊成蔡英文在接受兩岸同屬一中情況下與中國政府談判的比例,都出現顯著增加的趨勢;不贊成的比例則都全面減少。
若以「政治立場」交叉分析,會發現在「泛綠」選民部分,有22.0%「贊成」,70.5%「不贊成」;在「中立/看人不看黨」的部分,是有33.3%「贊成」,36.1%「不贊成」;在「泛藍」選民部分,則是有63.2%「贊成」,29.5%「不贊成」。
如今,本報將同樣的民調題目再次進行發問,結果卻已出現逆轉的狀況。
最新民調顯示,「贊成」蔡英文在接受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情況下與中國政府談判的比例為46.3%,「不贊成」為36.7%。這樣的數字與去年的調查相比,顯然已出現重大轉變,也代表贊成者的比例,已從原先的相對少數變成相對多數。
若以「政治立場」交叉分析,會發現在「泛綠」選民部分,「贊成」的比例從去年初的22.0%,提高到目前的31.2%,成長了9.2個百分點;「不贊成」的比例則從70.5%降到目前的59.3%,減少了11.2個百分點。
在「中立/看人不看黨」的選民部分,「贊成」的比例從去年初的33.3%,提高到目前的42.4%,成長了9.1個百分點;「不贊成」的比例則從36.1%降到目前的33.0%,減少了3.1個百分點。
在「泛藍」選民部分,「贊成」的比例從去年初的63.2%,提高到目前的70.8%,成長了7.6個百分點;「不贊成」的比例則從29.5%降到目前的19.7%,減少了9.8個百分點。
換言之,無論藍、綠或中間選民,贊成蔡英文在接受兩岸同屬一中情況下與中國政府談判的比例,都出現顯著增加的趨勢;不贊成的比例則都全面減少。
◆兩岸冷和誰該負責◆
此外,去年10月,本報國政民調詢問民眾「您認為目前兩岸官方對話明顯減少甚至停頓,台灣和中國哪一邊政府要負的責任比較大?」結果有33.4%認為是「台灣政府」,31.3%認為「中國政府」,18.6%認為「兩邊政府責任一樣大」。
如今,相同問題在此次最新民調再問一次,結果顯示,認為「台灣政府」責任比較大的比例為35.0%,較上次增加1.6個百分點;認為是「中國政府」的比例為29.3%,較上次減少了2個百分點;認為「兩邊政府責任一樣大」的比例為16.2%,較上次減少2.4個百分點。
儘管增減幅度並不大,但認為是「台灣政府」或「中國政府」責任比較大的比例差距,已從2.1個百分點,擴大到5.7個百分點。某種程度,也代表民眾對於兩岸僵局誰該負責的問題,已從過去的「各打五十大板」,逐漸有了更明確的認知。
值得注意的是,若以「政治立場」交叉分析,在「泛綠」選民部分,認為「中國政府」責任較大的比例為58.9%,未達6成;在「中立/看人不看黨」選民部分,認為「台灣政府」責任較大的比例為27.2%,高於「中國政府」的22.1%,另有22.2%認為是兩邊政府責任一樣大。
本次民調是在2018年7月24日至7月26日進行,成功訪問1070人,在信賴水準95%的情況下,抽樣誤差最大值為正負3.0%。
【圖片為資料照,來源:中央社】
如今,相同問題在此次最新民調再問一次,結果顯示,認為「台灣政府」責任比較大的比例為35.0%,較上次增加1.6個百分點;認為是「中國政府」的比例為29.3%,較上次減少了2個百分點;認為「兩邊政府責任一樣大」的比例為16.2%,較上次減少2.4個百分點。
儘管增減幅度並不大,但認為是「台灣政府」或「中國政府」責任比較大的比例差距,已從2.1個百分點,擴大到5.7個百分點。某種程度,也代表民眾對於兩岸僵局誰該負責的問題,已從過去的「各打五十大板」,逐漸有了更明確的認知。
值得注意的是,若以「政治立場」交叉分析,在「泛綠」選民部分,認為「中國政府」責任較大的比例為58.9%,未達6成;在「中立/看人不看黨」選民部分,認為「台灣政府」責任較大的比例為27.2%,高於「中國政府」的22.1%,另有22.2%認為是兩邊政府責任一樣大。
本次民調是在2018年7月24日至7月26日進行,成功訪問1070人,在信賴水準95%的情況下,抽樣誤差最大值為正負3.0%。
【圖片為資料照,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