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不穩!北部高溫、東南部午後雷雨
.jpg)
2018-06-28 09:53:36
686
受太平洋高壓減弱影響,加上南方雲系北移、水氣增多,風向由偏南轉為西南風,南部、東南部有不定時短暫降雨,午後雷陣雨也將從山區影響到平地;不過新北市、台北市高溫仍達35、36度,要注意高溫警訊。
【出處:三立新聞網】
受太平洋高壓減弱影響,加上南方雲系北移、水氣增多,風向由偏南轉為西南風,南部、東南部有不定時短暫降雨,午後雷陣雨也將從山區影響到平地;不過新北市、台北市高溫仍達35、36度,要注意高溫警訊。
氣象局指出,北部地區白天仍是高溫,新北市及台北市分別發出高溫黃色、橙色燈號,恐達36度要注意,中部高溫約32度到33度,東部高溫32度到34度,南部高溫約32度到34度。另外要注意的是,太平洋高壓減弱,大氣不穩定,午後恐有劇烈天氣變化,尤其東南部要慎防大雷雨、強風、雷擊等。
未來天氣,未來一周各地高溫約32度到35度,外出注意防曬防中暑;下週各地多為多雲到晴天氣,午後有雷陣雨,下週日到下週二,南部地區因西南風減弱而有不定時降雨,沿海地區降雨機率高。
受太平洋高壓減弱影響,加上南方雲系北移、水氣增多,風向由偏南轉為西南風,南部、東南部有不定時短暫降雨,午後雷陣雨也將從山區影響到平地;不過新北市、台北市高溫仍達35、36度,要注意高溫警訊。
氣象局指出,北部地區白天仍是高溫,新北市及台北市分別發出高溫黃色、橙色燈號,恐達36度要注意,中部高溫約32度到33度,東部高溫32度到34度,南部高溫約32度到34度。另外要注意的是,太平洋高壓減弱,大氣不穩定,午後恐有劇烈天氣變化,尤其東南部要慎防大雷雨、強風、雷擊等。
未來天氣,未來一周各地高溫約32度到35度,外出注意防曬防中暑;下週各地多為多雲到晴天氣,午後有雷陣雨,下週日到下週二,南部地區因西南風減弱而有不定時降雨,沿海地區降雨機率高。
對流發展旺盛 全台14縣市嚴防大雨

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易有短時強降雨。中央氣象局今(28)日下午2時發布全台14縣市大雨特報。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地區及西半部山區、宜蘭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提醒民眾注意雷擊及強陣風。下午4:40分,氣象局持續針對新北市、桃園市、宜蘭縣、新竹縣等14個縣市發布大雨特報。
大雨特報縣市:新北市、桃園市、宜蘭縣、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市、嘉義市、高雄市、屏東縣
多胞型雷雨 慎防午後「劇烈天氣」
文/吳德榮【三立新聞網】
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
中央氣象局前日17時發布「高溫資訊」:昨日台北市為橙色,新北市、花蓮縣及高、屏皆為黃色燈號。而實際昨日的最高溫,僅台北市37.1度、新北市35.6度(取整數)達高溫標準(36度);另有苗栗實測高溫36.6度,則是前一天未發「高溫資訊」的。為何會如此?原因是目前高溫預報的「絕對平均誤差」大約有1.5度,故接連兩天皆有這種狀況產生,看來是無法避免的。
昨日午後的大雷雨為「多胞型」(multi cellular)對流胞,從屏東往北發展至南投,持續時間超過3小時(圖)。一般「單胞型」(single cellular)對流胞,壽命約30分鐘,「多胞型」則可突破此限制,因其消散的單胞對流胞可在其低層風切的下游,不斷激發新的對流胞,而延長整體的壽命。昨日南台灣大氣很不穩定,對流的上升運動很強,故可支撐大雨滴,甚至於大冰雹於高空形成,故大雨滴沿途降下「瞬間大雨」;而台灣的低層大氣太暖了,大冰雹在落地時大多已化為大雨滴,僅有小部分能維持小冰雹的樣貌,被觀測到的機率是比較低的。所以昨天只有屏東觀察到。
今(28日)晨台灣附近天氣晴朗。最新(27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模式模擬顯示,今、明(28、29日)兩天各地大致晴朗炎熱,要注意防曬、防中暑;大台北高溫大約在36度左右;由於太平洋高壓減弱,大氣的不穩定度提高,午後對流強度增強、範圍擴大,除了山區、平地受影響的機率也提高;週六、日(30、1日)仍晴朗偏熱,但水氣增多,大氣更不穩定,午後對流影響範圍大、強度亦較強;今日至週日都應注意午後強對流伴隨之「劇烈天氣」(雷擊、強風、瞬間大雨、冰雹…)。下週一至週三(2至4日)仍有午後對流,主要在山區、部分平地受影響。
今晨紅外線衛星雲圖顯示,菲律賓東方海面的熱帶擾動,略有發展、但結構仍鬆散。最新各國(歐洲、美國、加拿大及中央氣象局)模式模擬顯示,其未來大多先向西北再轉北,在琉球附近迴轉,與台
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
中央氣象局前日17時發布「高溫資訊」:昨日台北市為橙色,新北市、花蓮縣及高、屏皆為黃色燈號。而實際昨日的最高溫,僅台北市37.1度、新北市35.6度(取整數)達高溫標準(36度);另有苗栗實測高溫36.6度,則是前一天未發「高溫資訊」的。為何會如此?原因是目前高溫預報的「絕對平均誤差」大約有1.5度,故接連兩天皆有這種狀況產生,看來是無法避免的。
昨日午後的大雷雨為「多胞型」(multi cellular)對流胞,從屏東往北發展至南投,持續時間超過3小時(圖)。一般「單胞型」(single cellular)對流胞,壽命約30分鐘,「多胞型」則可突破此限制,因其消散的單胞對流胞可在其低層風切的下游,不斷激發新的對流胞,而延長整體的壽命。昨日南台灣大氣很不穩定,對流的上升運動很強,故可支撐大雨滴,甚至於大冰雹於高空形成,故大雨滴沿途降下「瞬間大雨」;而台灣的低層大氣太暖了,大冰雹在落地時大多已化為大雨滴,僅有小部分能維持小冰雹的樣貌,被觀測到的機率是比較低的。所以昨天只有屏東觀察到。
今(28日)晨台灣附近天氣晴朗。最新(27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模式模擬顯示,今、明(28、29日)兩天各地大致晴朗炎熱,要注意防曬、防中暑;大台北高溫大約在36度左右;由於太平洋高壓減弱,大氣的不穩定度提高,午後對流強度增強、範圍擴大,除了山區、平地受影響的機率也提高;週六、日(30、1日)仍晴朗偏熱,但水氣增多,大氣更不穩定,午後對流影響範圍大、強度亦較強;今日至週日都應注意午後強對流伴隨之「劇烈天氣」(雷擊、強風、瞬間大雨、冰雹…)。下週一至週三(2至4日)仍有午後對流,主要在山區、部分平地受影響。
今晨紅外線衛星雲圖顯示,菲律賓東方海面的熱帶擾動,略有發展、但結構仍鬆散。最新各國(歐洲、美國、加拿大及中央氣象局)模式模擬顯示,其未來大多先向西北再轉北,在琉球附近迴轉,與台

▲圖:昨(27)日午後的大雷雨為「多胞型」對流胞,從屏東往北發展至南投。16:30雷達回波圖(左圖)顯示,「多胞型」對流胞正前進到嘉義。16:30閃電偵測(右圖)顯示,1小時內的密集閃電(雷雨胞)由台南(藍色)進到嘉義(紅色)。
【圖片來源:中央社、三立新聞網、中央氣象局】
【圖片來源:中央社、三立新聞網、中央氣象局】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