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欽:正名公投 宣傳效應遞減

2018-06-25 16:21:27   3457

大陸媒體現在看待台灣內部發動所謂正名運動時,已經不像過往那樣嚴詞批判,反而更傾向於認為這是一齣齣鬧劇,不再將其視為現實的威脅,這也可以看出,相關正名行動的宣傳效果已經呈現邊際效應遞減的局面,很難再在兩岸掀起波瀾。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中國時報專欄作家王欽在中國時報專欄中指出,最近接連一系列正名運動,大陸媒體,已經不像過往那樣嚴詞批判,反而更傾向於認為這是一齣齣鬧劇,不再將其視為現實的威脅,這也可以看出,相關正名行動的宣傳效果已經呈現邊際效應遞減的局面,很難再在兩岸掀起波瀾。

文章全文如下:

最近接連一系列正名運動,先是紀政領銜發起的奧運正名公投,再有喜樂島聯盟不斷鼓動獨立公投,意圖去掉中華民國,改稱台灣,枝節層面則有綠營立委鼓吹中華航空改名等等,相關訊息都在大陸媒體廣為轉載。

針對奧運正名公投,大陸媒體紛紛報導最新進展,即國際奧委會已特別開會做出決議,不接受中華台北奧委會改名,這也意味著即便中選會繼續配合公投安排,也不會改變目前的奧會模式,更何況連署尚未通過,目前看來台灣民眾對這齣鬧劇興趣缺缺。國台辦對此多次表示,國際奧委會已就台灣推動所謂「奧運正名公投」予以嚴正警告。民進黨若繼續煽動民粹,操弄公投,蓄意挑釁一個中國原則,必將自食惡果。可以看到,雖然這一公投只是獨派的民間團體策動,但大陸還是將之定調為民進黨當局的蓄意作為,而這有可能與中選會在此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有關。

澳門知名時事評論員富權就在《新華澳報》發表文章指出,中選會主委陳英鈐是拍馬屁拍到馬蹄上,他認為中選會如果審查通過公投案的第二階段連署,並將之付交公投,中華台北隊也不能以台灣的名義參加東京奧運,但這會導致蔡政府發生憲政危機。在他看來,陳英鈐的失職,已經把蔡政府和民進黨推到火堆上燒烤,使其陷入進退失據的窘境。

他進一步指出,某些公投案可能抵觸憲法,涉及改變現狀。時代力量正在推動改變國號領土公投案、喜樂島聯盟推動的獨立公投,假如陳英鈐也讓其通過審查並交付公投,只要付諸公投,就等於是宣布台灣獨立,不但是踩踏了大陸《反分裂國家法》的紅線,而且也是挑戰蔡英文的守護憲政體制、維持現狀的政治承諾,民進黨的長期執政美夢,就由他陳英鈐一人粉粹。

而針對華航更名議題,與最近大陸要求外國航空公司在涉台文字上要改為「中國台灣」有關,應該可被視為綠營人士的反制動作,不少陸媒就轉載台灣網友的諷刺言論,而且國安會祕書長李大維先前所謂「鼓勵民眾拒搭相關航空公司」的言論也被廣泛傳播,成為大陸網民譏笑的對象。而陸委會則進一步說明,鼓勵台灣民眾搭乘友台航空公司,大陸媒體認為沒有任何實質意義。

中評社發表快評指出,「中國台灣」勝出是早就預知的結果,首先,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是客觀事實也是普遍共識,與大陸有外交關係的國家都遵從這點;其次,台灣與大陸實力不成比例,可以說連一搏的機會都沒有。兩年來台灣的國際空間被進一步壓縮,肇因是台灣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全球化是大勢所趨,台灣根本擋不住。

可以看到,大陸媒體現在看待台灣內部發動所謂正名運動時,已經不像過往那樣嚴詞批判,反而更傾向於認為這是一齣齣鬧劇,不再將其視為現實的威脅,這也可以看出,相關正名行動的宣傳效果已經呈現邊際效應遞減的局面,很難再在兩岸掀起波瀾。

文章來源:中國時報/兩岸危機偵測:王欽》正名公投 宣傳效應遞減

【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