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開放安樂死 反對者憂嚐滑坡效應苦果

2018-06-08 11:03:45   656

歐洲生物倫理研究所專員布蘿歇爾表示,比利時安樂死合法化15年但社會仍存岐見,她憂慮將嚐滑坡效應苦果,讓社會原本的互助及關懷價值,像滑坡一樣的一步步被破壞。

歐洲生物倫理研究所專員布蘿歇爾表示,比利時安樂死合法化15年但社會仍存岐見,她憂慮將嚐滑坡效應苦果,讓社會原本的互助及關懷價值,像滑坡一樣的一步步被破壞。

推動安樂死立法?衛福部:還須討論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三立新聞網】

85歲的前體育主播傅達仁,因罹患胰臟癌末期痛苦難耐,甚至認為「活得很沒尊嚴」,日前赴瑞士尋求安樂死,於昨(7)天下午5時永別。而他在去(2017)年也寫信給總統蔡英文,呼籲能將「安樂死」立法,對此,衛福部表示,安樂死主要涉及《刑法》協助自殺,以及目前缺乏社會共識,希望先讓《病人自主權利法》實施一段時間後,再來討論凝聚共識。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表示,安樂死因為牽涉到協助他人自殺,於《刑法》上屬殺人罪,倘若要實施安樂死,必須經法務部修法,將協助他人自殺行為去刑化,除了適法性外,缺乏社會共識也是國內目前無法推動安樂死立法的主要原因。

石崇良說,安樂死是加工協助死亡的縮短生命作法,和衛福部目前主張尊嚴善終概念不一樣。他進一步說,將於2018年上路的《病人自主權利法》及現有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皆提倡「不刻意延長生命」,希望能夠保障民眾善終權。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規定「經醫師判定,罹患之疾病無法治癒,且病程近期內進展至死亡已屬不可避免之末期病人,在臨終時得以選擇不接受心肺復甦術(CPR)。」並且提供了包含身體、心理、社會關係、心靈等全人照顧;「安寧居家療護」以及「住院安寧療護」的服務對象,除了癌症末期病人及漸凍人之外,也將其他大腦變質、老年期及初老期器質性精神病態(即失智症)、心臟衰竭、慢性氣道阻塞、肺部其他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慢性腎衰竭、急性腎衰竭等新增8類疾病類別之病人也納入照顧的對象。

石崇良指出,《病人自主權利法》是進一步把植物人、嚴重失智、痛苦難耐、無法治癒、不可逆昏迷等其他特殊病況等對象列入,讓病人能夠預立醫療條件意願,自己作主,不過相關法律執行還需摸索,因此,《病人自主權利法》在立法通過的時候,預留了3年的準備期,主要是考量到此為相當進步的法令,預計明年1月6日正式實施,仍有很多執行面的細節還有共識需要再討論,

石崇良說,有關安樂死,會在《病人自主權利法》實施一段時間後,再來評估還有什麼樣的需求還沒有辦法滿足,大家再來討論凝聚共識。

傅達仁安樂死 喝下「這杯」不再痛了

【出處:三立新聞網】

前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昨(7)日台灣18時58分離開了這個世界!在瑞士「尊嚴」機構執行「輔助/陪伴性自殺」(assisted / accompanied suicide)喝下一杯鎮靜劑,選擇有尊嚴的方式「善終」。而他最後喝下的「這杯」名為「戊巴比妥鈉(Pentobarbita)」的鎮靜劑,讓他不再痛了,留下了無限追思,也留給國人深思安樂死推動的可行性。

據了解,在瑞士進行合法安樂死的人,最後將喝下一杯「戊巴比妥鈉」鎮靜劑。根據華人健康網報導,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戊巴比妥鈉」是屬於中樞神經抑制劑,一旦進入人體後,會作用在腦部組織的GABA接受器,並引起心跳下降、呼吸衰竭、休克,最後陷入昏迷死亡;而戊巴比妥鈉味道極苦,多數的人會喝點飲料或吃點巧克力來解苦,喝下後大約幾分鐘內即進入深度「睡眠」,並在數十分鐘或幾小時內停止呼吸,然後在睡夢中辭世。

在台灣「戊巴比妥鈉」屬於管制用藥,多年前是當作安眠藥,但因副作用太大,不再作為安眠用藥。專家指出,使用高劑量、高強度的麻醉鎮靜劑善終,雖不會有痛苦感覺,但死亡品質不只有生理面,還包含心靈與社會層面,甚至是宗教面。瑞士是很早安樂死立法的國家,但是在瑞士真正合法的是「協助/陪伴自殺」;傅達仁今選擇在瑞士執行安樂死,告訴我們人的出生,無法自己決定,但是人的死亡,現在已經可以到安樂死合法的國家,安樂死法令的推動,也還有待相關單位去省思,正視這個問題。

「求死之旅」要價上萬美元!揭安樂死神秘面紗

【出處:三立新聞網】

85歲前體育主播傅達仁,因為罹患胰臟癌末期深受病痛之苦,特地遠赴瑞士執行安樂死。不過目前安樂死在台灣尚未合法化,到底安樂死是怎麼一回事?為何這麼多人要「求死」?帶您揭開安樂死的神秘面紗。

根據《康健雜誌》報導,瑞士的安樂死嚴格來說是醫師協助自殺,也就是醫師提供藥物、工具讓病人自行結束生命。瑞士很早就允許安樂死,是少數開放外國人到當地進行安樂死的國家。目前當地有兩家機構,Exit(解脫)只收瑞士國民,Dignitas(尊嚴)的客戶則不限國籍。

但要按下人生的停止健,還得經歷過一連串的醫師評估和金錢。Dignitas網站上就提到,要安樂死必須是罹患無法治癒的疾病,又或者有無法忍受的痛苦或失去活動能力等。瑞士安樂死法令也規定,機構必須確認病患提供兩個醫生所開立的診斷書,病患要在意識清醒下,了解安樂死的定義和程序。

首先先上網登記後註冊機構會員並繳交年費,再寄送自己的醫療記錄,說明無法忍受病情的原因,這些總共4300美元。如果負責檢閱的醫師評估沒問題,機構將安排到瑞士後要和醫生見過兩次,確定無誤後才開出藥物,這段服務還要再4000美元,身後火葬和死亡證明費用又另計,還要4000美元。等於這趟「安樂死之旅」代價超過一萬美元,從申請到執行約3個月。

安樂死有兩種方法,機構將開出致命劑量的麻醉劑,病患可選擇口服或注射,藥物進到體後約2~5分鐘內入睡進入昏迷狀態,最後因呼吸系統癱瘓而死亡,過程快速沒有痛苦。全程有該組織的護理人員做監控錄像,當地警察也會從旁待命觀察。

值得注意的是,瑞士規定無論是服藥或是注射,病人都須自己執行最後步驟,不能假手他人。醫護人員也不能在病人要求下協助了結,只能提供藥物或工具。

【圖片來源:中央社(資料相片)】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