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菜等於喝農藥?你知道傷害了多少人

2018-05-30 00:00:00
436
隨便一則食安謠言,你知道傷害了多少人?近日有報導指出國內青壯族群罹癌率高系因為台灣每人每年相當於喝下一瓶鋁罐量的農藥云云,對此,防檢局今(30)天表示,相關報導都沒有科學資料佐證,不僅造成民眾對農藥的誤解,也讓消費者對本土農產品缺乏信心,直接打擊到辛苦耕種的農民。
吃菜等於喝農藥?食安謠言,你知道傷害了多少人?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三立新聞網】
隨便一則食安謠言,你知道傷害了多少人?近日有報導指出「國內青壯族群罹癌率高系因為台灣每人每年相當於喝下一瓶鋁罐量的農藥」云云,對此,防檢局今(30)天表示,相關報導都沒有科學資料佐證,不僅造成民眾對農藥的誤解,也讓消費者對本土農產品缺乏信心,直接打擊到辛苦耕種的農民。
醫師蔡松彥日前表示,過去30年台灣青壯年族群罹癌率增加近1倍,農藥使用量大增是一大主因。他說,台灣農藥使用量比全球平均用量高出4倍,台人每年平均喝下一個鋁罐的農藥量;此話一出引發關注。
對此,防檢局指出,農藥登記審查均以科學證據為基礎,嚴謹審查藥劑的田間(藥效、藥害、殘留量)及毒理試驗(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變異性、生物代謝等)等資料,如有致癌疑慮者,則辦理限制使用範圍或不予核准登記,審查程序除符合國內法規外,亦與國際作法無異。另對於已在市面上流通的農藥,防檢局也積極檢討國內使用現況,並參考國際間最新毒理資訊及先進國家禁限用情形,落實高風險農藥退場機制,自102年迄今,該局已因致癌性風險、劇毒性、持久性有機污染等原因陸續禁用21種、限用42種農藥產品。「鑑於癌症的形成因素眾多,醫界都尚未有定論,媒體竟直接引述所有癌症都和農藥有關,顯缺乏科學證據,亦造成民眾對農藥的誤解」。
另外,具有醫師身分的民進黨籍立委林靜儀也痛斥,請勿隨意污衊農業專業,傷害農民!「隨便一則食安謠言,你知道傷害了多少人?」
食安辦主任許輔提出數據,證實過去三十年農藥的用量及銷量是逐年下降,並非之前新聞所說的罹癌人數跟農藥用量一起增加;政府持續推動低毒、高效、環保的藥劑,以新農藥取代舊藥,並嚴格訂定農藥殘留容許量,降低農藥殘留對健康造成危害的風險。
農委會防檢局副局長鄒慧娟表示,施藥量並不等於攝取量,不能用台灣的農藥使用量來算人體攝入量。農藥登記審查均以科學證據為基礎,做法與機制和國際相符。另外,農委會每年召開逾百場安全用藥講習宣導,輔導農民正確用藥,並積極推廣生物農藥、規劃農藥分級管理、落實高風險農藥退場、推動植物醫師制度,讓植物保護機制及農藥使用更具專業性。
食藥署食品組潘志寬組長則澄清,國人罹癌的原因多且複雜,單就農藥量以偏概全容易使消費者誤會且恐慌;衛福部提醒均衡飲食、健康作息才是降低罹癌機率的方法。民眾可多前往「食品安全資訊網」、「農藥資訊服務網」、「食藥闢謠專區」了解。
林靜儀表示,一個不經驗證、沒有科學根據的「猜測報導」,就抹煞了農民的努力、防檢藥毒的專業、更傷害了農業產業!「這樣傷害台灣農業,到底是什麼企圖?什麼居心!」
隨便一則食安謠言,你知道傷害了多少人?近日有報導指出「國內青壯族群罹癌率高系因為台灣每人每年相當於喝下一瓶鋁罐量的農藥」云云,對此,防檢局今(30)天表示,相關報導都沒有科學資料佐證,不僅造成民眾對農藥的誤解,也讓消費者對本土農產品缺乏信心,直接打擊到辛苦耕種的農民。
醫師蔡松彥日前表示,過去30年台灣青壯年族群罹癌率增加近1倍,農藥使用量大增是一大主因。他說,台灣農藥使用量比全球平均用量高出4倍,台人每年平均喝下一個鋁罐的農藥量;此話一出引發關注。
對此,防檢局指出,農藥登記審查均以科學證據為基礎,嚴謹審查藥劑的田間(藥效、藥害、殘留量)及毒理試驗(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變異性、生物代謝等)等資料,如有致癌疑慮者,則辦理限制使用範圍或不予核准登記,審查程序除符合國內法規外,亦與國際作法無異。另對於已在市面上流通的農藥,防檢局也積極檢討國內使用現況,並參考國際間最新毒理資訊及先進國家禁限用情形,落實高風險農藥退場機制,自102年迄今,該局已因致癌性風險、劇毒性、持久性有機污染等原因陸續禁用21種、限用42種農藥產品。「鑑於癌症的形成因素眾多,醫界都尚未有定論,媒體竟直接引述所有癌症都和農藥有關,顯缺乏科學證據,亦造成民眾對農藥的誤解」。
另外,具有醫師身分的民進黨籍立委林靜儀也痛斥,請勿隨意污衊農業專業,傷害農民!「隨便一則食安謠言,你知道傷害了多少人?」
食安辦主任許輔提出數據,證實過去三十年農藥的用量及銷量是逐年下降,並非之前新聞所說的罹癌人數跟農藥用量一起增加;政府持續推動低毒、高效、環保的藥劑,以新農藥取代舊藥,並嚴格訂定農藥殘留容許量,降低農藥殘留對健康造成危害的風險。
農委會防檢局副局長鄒慧娟表示,施藥量並不等於攝取量,不能用台灣的農藥使用量來算人體攝入量。農藥登記審查均以科學證據為基礎,做法與機制和國際相符。另外,農委會每年召開逾百場安全用藥講習宣導,輔導農民正確用藥,並積極推廣生物農藥、規劃農藥分級管理、落實高風險農藥退場、推動植物醫師制度,讓植物保護機制及農藥使用更具專業性。
食藥署食品組潘志寬組長則澄清,國人罹癌的原因多且複雜,單就農藥量以偏概全容易使消費者誤會且恐慌;衛福部提醒均衡飲食、健康作息才是降低罹癌機率的方法。民眾可多前往「食品安全資訊網」、「農藥資訊服務網」、「食藥闢謠專區」了解。
林靜儀表示,一個不經驗證、沒有科學根據的「猜測報導」,就抹煞了農民的努力、防檢藥毒的專業、更傷害了農業產業!「這樣傷害台灣農業,到底是什麼企圖?什麼居心!」
台人因農藥易罹癌?立委斥傷害專業
記者林惟崧/台北報導【三立新聞網】
民進黨立委林靜儀今(30日)上午召開記者會,痛斥食品謠言。對於有媒體引述醫師所言的報導,國內青壯族罹癌機率高是因為農藥的關係,林靜儀認為此資訊過於偏頗,「對茶農造成傷害,太over了。」錯誤的資訊誤導民眾,徒增食安焦慮。
有媒體指稱,台灣青壯族罹癌率高,是因為「每年喝下一瓶農藥」。出身於南投鹿谷茶鄉林靜儀認為,台灣的農業、農藥科技具備高度水準及專業,與世界先進國家接軌,不應隨意被謠言所抹黑、阻礙農業發展。
農委會防檢局副局長鄒慧娟指出,「施藥量並不等於攝取量」,不能用台灣的農藥使用量來算人體攝入量。鄒慧娟說,所有農藥登記審查都有科學證據為基礎,也符合國際標準,農委會積極輔導農民用藥、推廣講習宣導,落實農藥分級管理等,這些努力不該被抹煞。
食藥署食品組潘志寬組長則澄清,國人罹癌的原因多且複雜,單就農藥量以偏概全容易使消費者誤會且恐慌;衛福部提醒均衡飲食、健康作息才是降低罹癌機率的方法。
林靜儀表示,一個不經驗證、沒有科學根據的「猜測報導」,就抹煞了農民的努力、防檢藥毒的專業、更傷害了農業產業!「這樣傷害台灣農業,到底是什麼企圖?什麼居心!」
最後部會代表鼓勵民眾可多前往「食品安全資訊網」、「農藥資訊服務網」、「食藥闢謠專區」了解。
【圖片來源:中央社】
民進黨立委林靜儀今(30日)上午召開記者會,痛斥食品謠言。對於有媒體引述醫師所言的報導,國內青壯族罹癌機率高是因為農藥的關係,林靜儀認為此資訊過於偏頗,「對茶農造成傷害,太over了。」錯誤的資訊誤導民眾,徒增食安焦慮。
有媒體指稱,台灣青壯族罹癌率高,是因為「每年喝下一瓶農藥」。出身於南投鹿谷茶鄉林靜儀認為,台灣的農業、農藥科技具備高度水準及專業,與世界先進國家接軌,不應隨意被謠言所抹黑、阻礙農業發展。
農委會防檢局副局長鄒慧娟指出,「施藥量並不等於攝取量」,不能用台灣的農藥使用量來算人體攝入量。鄒慧娟說,所有農藥登記審查都有科學證據為基礎,也符合國際標準,農委會積極輔導農民用藥、推廣講習宣導,落實農藥分級管理等,這些努力不該被抹煞。
食藥署食品組潘志寬組長則澄清,國人罹癌的原因多且複雜,單就農藥量以偏概全容易使消費者誤會且恐慌;衛福部提醒均衡飲食、健康作息才是降低罹癌機率的方法。
林靜儀表示,一個不經驗證、沒有科學根據的「猜測報導」,就抹煞了農民的努力、防檢藥毒的專業、更傷害了農業產業!「這樣傷害台灣農業,到底是什麼企圖?什麼居心!」
最後部會代表鼓勵民眾可多前往「食品安全資訊網」、「農藥資訊服務網」、「食藥闢謠專區」了解。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