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起草譴責空襲敘利亞決議案 聯合國安理會未通過

2018-04-16 10:17:50   2992

當地時間4月14日,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前一天美英法三國對敘利亞實施軍事打擊問題。會上還對一份由俄羅斯提出的決議草案進行了表決。

當地時間4月14日,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前一天美英法三國對敘利亞實施軍事打擊問題。會上還對一份由俄羅斯提出的決議草案進行了表決。

當地時間4月13日晚,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宣布已下令美軍對敘利亞境內與化學武器有關的目標進行精確打擊,以此回應日前發生的「化武襲擊」事件。英國、法國也協同參與此次軍事行動。敘利亞稱美英法的軍事打擊為「侵略」,並已對其作出回應。川普14日上午在社交媒體發文稱美軍「已完成」對敘軍事打擊行動。

當天參加會議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稱,聯合國安理會對於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負有主要責任,安理會成員應團結一致履行責任。他敦促所有聯合國成員國在當前「危險的情況下」保持克制,避免任何可能使敘利亞局勢升級和加劇該國人民痛苦的行為。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馬朝旭表示,中方一貫堅持和平解決爭端,反對在國際關係中使用武力,主張尊重各國的主權、獨立、統一和領土完整。任何繞開安理會採取的單邊軍事行動都有悖《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也將給敘利亞問題的解決增添新的複雜因素。中方敦促有關各方避免採取任何可能導致局勢進一步升級的舉動,回到國際法框架內,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中方認為,應對敘利亞疑似化武襲擊事件進行全面、公正、客觀調查,得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可靠結論。在此之前,各方不能預判結果。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涅邊賈稱,軍事行為會導致敘利亞局勢升級,危及國際安全,美國及其盟友的行為是在肆意違反國際法。他表示,俄方專家檢查結果表明杜馬沒有發生化武襲擊,禁化武組織也派專家赴敘利亞調查,但某些國家不等調查結果出爐就動武。他們以人道主義和打擊恐怖主義為藉口,實際上圖謀分裂敘利亞。

美英法三國代表則堅稱有足夠證據證明敘利亞政府使用了化學武器。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黑莉稱,美國並非靠軍事打擊顯示武力,而是要解除敘利亞政府使用化學武器的能力。英國代表皮爾斯稱,英國和盟友將繼續尋求通過外交手段解決敘利亞問題,但前提是敘利亞必須徹底銷毀所有化武、確保人道主義救援的開展、敘利亞政府回到日內瓦談判以及化武使用者必須被追責。法國代表德拉特說,軍事行動的唯一目標就是杜絕敘利亞政府使用化學武器,這一目標已經達成。

應邀參會的敘利亞代表稱,美英所謂「化武襲擊」報導出現後,敘利亞政府第一時間邀請禁化武組織進行調查,空襲發生時禁化武組織調查人員正在趕赴敘利亞途中。他指責美國等發動空襲是為了阻撓調查人員順利抵達現場調查,以防止調查出對其不利的證據。

俄羅斯當天就美英法對敘進行軍事打擊提出一份決議草案,安理會進行了表決。表決結果為3票贊成、8票反對、4票棄權,草案未獲通過。

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東古塔地區日前發生疑似化武襲擊事件,美國和俄羅斯之後分別起草的三份涉敘疑似化武襲擊的安理會決議草案均未獲通過。俄羅斯之後曾稱所謂「化武襲擊」系英國參與捏造,但遭到英方否認。

美、英、法聯軍已聯手轟炸敘利亞

當地時間13日,美英法三國以「敘利亞政府使用化學武器」為由對敘實施「精確打擊」,空襲疑似「涉化武地點」。針對美英法的軍事行動,敘、俄予以強烈譴責,稱是對敘主權的侵犯。亂局中的敘利亞再起硝煙。

美英法對敘空襲 大馬士革夜空被炮火「染紅」

美國東部時間13日晚9時許,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發表講話,宣布下令美軍聯合英國、法國對敘利亞軍事設施進行「精准打擊」,以作為對日前敘東古塔地區杜馬鎮疑似發生「化學武器襲擊」的回應。消息稱,美軍動用了「戰斧」( TOMAHAWK)巡航導彈。

本月7日,有媒體稱,敘政府軍在杜馬的軍事行動中使用了化學武器,造成數十人喪生。美國等西方多國指責敘利亞政府軍實施了襲擊,敘政府對此表示堅決否認。

美國參聯會主席鄧福德在記者會上宣布,13日的3個打擊目標分別是:一個科研中心、霍爾姆斯以西一個化武儲存中心、靠近第二個目標的一個化武儲存和軍事指揮綜合體。鄧福德說,美方精確打擊目標,以「減輕俄軍隊被捲入的風險」。此外,美未就對敘動武提前告知俄羅斯。

目擊者稱,當天淩晨,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至少聽到了6聲爆炸聲,城市上空升起濃煙。另外,拜爾宰(Barzah)北部地方被擊中。拜爾宰是敘利亞政府機構科學研究中心(SSRC)的所在地。西方情報機構2017年曾稱,這裡仍在生產化學武器。

敘利亞對美國、英國、法國的空襲進行了反擊,攔截了20多枚導彈。有消息稱,3名霍爾姆斯平民在空襲行動中受傷。

敘俄強烈譴責 美議員稱打擊「違憲」

三國對敘展開空襲遭到敘利亞、俄羅斯的強烈譴責,美國國內也出現反對聲音。

敘利亞國家通訊社SANA稱,盟軍的打擊是非法的,「註定要失敗」:「這次侵略公然違反了國際法,違背了國際社會的意願,註定要失敗。」

俄駐美國大使安東諾夫表示,莫斯科的警告被忽略,俄羅斯「正受到威脅」:「我們警告,這樣的行為不會沒有後果。」美國作為化學武器的持有者,在道義上無權譴責其他國家。

俄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表示,西方國家襲擊了一個主權國家的首都,該國家努力在恐怖主義侵略的條件下生存多年,而敘利亞首都在該國有機會實現和平未來時遭到攻擊。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13日在其個人社交媒體上表示,「冷戰已經回來了,帶著復仇和不同的因素。那些過去保障危險升級的機制似乎都已經失效」。 他呼籲各國保持克制,避免敘利亞局勢升級,同時還表示,維持和平是聯合國安理會的責任。

由於川普在宣布此次打擊前,並未諮詢美國國會,國會兩黨都出現了批評聲音。民主黨參議員凱恩稱其行動「魯莽」和「非法」。而在川普所屬的共和黨內,眾議員湯瑪斯•麥西則直接稱其「違憲」。

美國參院少數黨領袖舒默稱進行「精確、有限」的打擊是恰當的行動,但同時表示,川普政府在提出並實施一項戰略前,有義務與國會協商。

各有算盤:澳加支持,德國希臘「不約」

此次對敘軍事行動同樣引發加拿大等西方國家密切關注,但是主要西方國家此次並非步調一致。美國的盟友英法積極參與對敘動武,澳大利亞、加拿大表示支持,德國此前已明確表示,不會參加對敘軍事行動。

澳大利亞在空襲行動後發表了一份聲明,支持盟軍的行動。《衛報》稱,在空襲開始之前不久,美國就向澳大利亞政府通報了空襲決定。

澳大利亞聲明稱,澳大利亞「支持此次空襲,空襲向敘利亞政權及俄羅斯和伊朗發出了明確的資訊,即不能容忍使用化學武器」。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表示,加拿大支持美國、英國和法國對敘利亞採取的空襲行動,稱空襲「可削弱敘利亞政權對本國民眾發動化武攻擊的能力」。

德國總理梅克爾此前表示,德國不會參與對敘軍事行動,但她強調不能接受使用化武的行為。

希臘總理齊普拉斯與法國總統馬克宏通電話時表示,希臘武裝力量不會參加可能對敘利亞開展的軍事行動。

歷史重演?敘「化武疑雲」大事記

在美英法三國對敘展開打擊之時,敘利亞此次「化武」疑雲美尚無定論。禁止化學武器組織(OPCW)的檢查人員準備14日開始,在杜馬鎮收集樣品,以便確定在襲擊中是否使用了化學武器。但美國官員已言之鑿鑿表示,「高度確信」是敘利亞政府發動了化武襲擊。

以下是近年來敘利亞疑似「化武襲擊」事件匯總:

2013年8月,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郊區發生大規模化武襲擊事件,造成大量人員傷亡。聯合國調查報告證實了此次襲擊,但未說明哪方使用了化武。敘政府同年加入《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申報大約1300噸化武及相關物質庫存用於銷毀。

2014年4月,敘利亞西北部的伊德利蔔省被投放毒氣。聯合國調查小組認為,此事與敘利亞政府軍有關。

2015年3月,伊德利蔔省再遭投放毒氣。根據聯合國小組的調查結果,此事與敘政府軍有關。

2015年8月,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被指在阿勒頗附近的馬里亞使用了芥子毒氣。聯合國調查小組報告中說,「伊斯蘭國」是敘利亞衝突中唯一有能力、意願和手段使用芥子毒氣的戰爭方。

此外,根據聯合國調查小組對2014年-2015年內敘利亞9起化武事件的調查結果,有6起化武事件無法明確指證是哪個衝突方所為。

2016年9月,敘利亞阿勒頗市以北的邁阿賴塔烏姆豪什鎮一軍營附近遭反政府武裝的迫擊炮轟炸,超過40人受傷。調查稱,敘反政府武裝使用了化學武器芥子氣炮彈。

2016年10月及11月,敘利亞極端組織在敘阿勒頗地區多次使用化學武器,造成至少數十人傷亡。

2017年4月,敘利亞伊德利蔔省南部一個小鎮發生毒氣襲擊,造成大量人員傷亡。美國等西方國家和敘利亞反對派指責毒氣襲擊出自敘空軍之手。兩天后,美軍對敘利亞進行報復性軍事打擊。

2018年4月7日,有媒體稱,敘政府軍在杜馬的軍事行動中使用了化學武器,造成至少40人喪生。目前尚無調查定論。

【中新網】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