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斯:美國民主不是電視真人秀

2018-01-15 18:56:38   5497

歐普拉並不比川普更有資格當總統,如果民主黨未來提名她為總統候選人,就意味著承認民主是一場電視真人秀。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愛德華•盧斯指出,歐普拉並不比川普更有資格當總統,如果民主黨未來提名她為總統候選人,就意味著承認民主是一場電視真人秀。

FT中文網報導,顯而易見,為什麼這麼多美國人動了心。正如歐普拉(Oprah Winfrey)在金球獎(Golden Globes)典禮上發表的演講體現出來的,她具備一切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不具備的特質。

和川普不同,歐普拉是一個合格的億萬富翁。她依靠行銷共鳴出名,而不是靠說「你被解雇了」。她向慈善事業捐款,而不是假裝做慈善。歐普拉是白手起家,而川普出生于富貴之家。但兩人都有一個不夠格的特質:他們都是沒有政治經驗的名人。如果歐普拉是解決川普問題的答案,那問題又是什麼呢?

我無意冒犯名人。「名人」的概念誕生在美國,在這一點上美國無出其右。但美國也是現代民主的發源地。問題在於,名人文化正逐漸淩駕於政治之上,而這種文化對國家治理毫無用處。如果政治比拼的是人氣,歐普拉理應獲勝。如果對戰川普,她的得票率會達到朝鮮式的百分之百。但看一看歐普拉的資歷,其中並沒有什麼東西讓她有能力應對就業的未來,或者中國的崛起。歐普拉入主白宮只能導致她個人名譽掃地。

真正處於生死存亡關頭的是美國理性治理的能力。美國憲法的設計初衷是為了避免暴民統治。人民理應有發言權——但是要配上保護手段。美國憲法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川普這樣的人掌權。很多美國人並不知道這一點,這就愈發凸顯出其重要性。大眾普遍認為,美國是作為一個民主國家建立起來的。實際上,美國是作為一個憲政共和國誕生的。二者截然不同。美國國父們擔心的就是蠱惑人心和煽動民眾的政客。他們創造的體系直到2016年之前都行之有效。如今卻岌岌可危。

歐普拉如果上位,將決定美國的命運,使美國成為一個不再認真對待政治的國家。如果川普問題的答案是讓名人對戰名人,公共服務的理念將蕩然無存。儘管歐普拉有種種優點,她卻不比川普有更充分的準備接掌權力。相比之下,羅奈爾得•雷根(Ronald Reagan)兩度當選加利福尼亞州州長,並曾參加過總統候選人提名的角逐,他是有資格當總統的。雷根雖出身演員,但入主白宮卻不是靠演員的名頭。政治生涯教會雷根妥協的藝術。政治就像是花錢卻得到亂糟糟的結果。當名人則是要維護自己的聲譽。

美國也許已經深陷名人文化之中,無力阻止名人當政。然而其他民主國家也出現了危險的跡象。在義大利,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正捲土重來。在義大利未來幾周舉行的下一屆選舉中,這位八旬老翁有機會再次掌權。貝盧斯科尼之前已經當選了幾次,導致義大利對掌權者的標準永久性降低。在羅馬,人們對鬧劇已司空見慣。相比之下,德國政治依舊令人乏味但穩妥。由於歷史原因,德國比大多數國家更能抵抗名人危險的誘惑力。過去,西方民主國家建立了隔開宗教與政府的牆。如今我們需要一堵隔開娛樂與國家治理的牆。

假設我們無法建立這樣一堵牆。如果川普和歐普拉在2020年對決,會發生什麼呢?民主黨將成為第一個受害者。提名歐普拉為總統候選人就意味著民主黨承認民主是一場電視真人秀。今天還有一個政黨是重視專業技能的。明天可能就一個也不剩了。

歐普拉將是第二個受害者。川普將動用一切力量從歐普拉的生平裏搜尋她難以洗脫的污點。在一場名人品牌之戰中,川普將享受與一個自由主義的富有黑人女性較量的場景。他還是有可能勝出。就算歐普拉贏了,這場較量將使文化之戰成為美國政治根深蒂固的主要模式。文化之戰是零和遊戲。就算你贏了,你其實也輸了。

此前歐普拉唯一一次涉足政治還是在2008年她支持歐巴馬的時候。他們在新罕布什爾州舉辦活動的時候我就在場。當時歐普拉稱讚歐巴馬:「您就是被選中的人。」那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歐巴馬也曾被指責缺乏經驗,但與歐普拉比,他已經算政治老手了。十年過去了,歐巴馬可以為歐普拉當個好顧問。如果他的建議不對,歐普拉應該聽取最資深的民主黨議員南茜•佩洛西(Nancy Pelosi)的意見。「45是支持歐普拉的理由之一,」她說(川普是第45任美國總統),「45也是反對歐普拉的理由之一。」佩洛西是在用她的方式表達:「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吧。」多睿智的建議啊。

【圖片翻攝自金球獎官網】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