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準助理防長薛瑞福:台灣應在「印太願景」扮關鍵角色

2017-11-30 10:56:04   2083

候任美國助理防長薛瑞福表示,台灣應當在「印太願景」中扮演關鍵的角色;台灣官員回應:願與志趣相投的國家尤其是美國更密切合作,為「印太大戰略」做貢獻。

川普政府剛提出「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美台友好人士便聚攏在這個新概念下,為提升雙邊關係尋求新的背書。候任美國助理防長薛瑞福表示,台灣應當在「印太願景」中扮演關鍵的角色;台灣官員回應:願與志趣相投的國家尤其是美國更密切合作,為「印太大戰略」做貢獻。

華府智庫「2049項目研究所」28日舉行題為「保衛海峽:美台安全關係」的研討會。已被提名為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並參加過參議院人事任命聽證會的「2049項目研究所」所長薛瑞福(Randall G. Schriver),並沒有像通常的候任高官那樣回避主題鮮明的公開活動,而是以明朗的態度致開場辭。

薛瑞福說,2049項目研究所專注於研究台海安全形勢,這是一個特別好的時候來研究這個問題,因為川普總統剛訪問過亞洲,他提出了「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的願景,這些言語和概念「對我而言」顯示:台灣在其中應當扮演關鍵角色。中共十九大剛舉行,有些猜測北京可能對台灣採取更強硬立場。解放軍也有一些有趣的事情正在發生。薛瑞福提到了北京查處大批解放軍高官,認為雖然北京對此相對低調,但確實是相當重大的事情,並關注這對於解放軍的對台姿態和行動會產生什麼影響。

台灣駐美副代表李光章致辭表示,二戰後美國與盟友決定建設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永遠改變了亞洲的命運,也使得台灣從一個農業經濟變成高科技中心和活躍的民主政體。今天台灣作為亞太民主燈塔,已經成為美國可靠和關鍵夥伴,保衛共同的價值觀與原則。台灣安全對更大的亞太安全至關重要,沒有人應當對台灣的安全想當然。

李光章指出,台灣當前面臨的安全挑戰是明顯而緊迫的。台灣有意提高防衛投資,同時加強與其它理念相近國家的夥伴關係;台灣將繼續定位自己,儘可能地與美國的「印太大戰略」保持一致。蔡英文已誓言要增加軍事開支,今後十年每年至少增加2%;如果有額外的軍售套案被接受,會多增加一個百分點的開支。如果美國能提供台灣需要的更大的軍售套案,台灣會動用特別的儲備預算。他稱,這不僅是為了台灣自衛,也是為了顯示台灣對於保衛印太和平穩定的責任。

李光章表示,安全、自信、免於脅迫的台灣能更好地與北京進行建設性接觸。印太環境充滿活力,快速變化。川普總統最近訪問亞洲,呼籲基於法治、免於脅迫、開放的市場准入的自由開放的國際秩序。台灣作為區域利益攸關方,願與其它志趣相投(like-minded)的國家尤其是美國密切合作,為印太大戰略做出貢獻。

在小組研討中,美國智庫「國家亞洲研究局」政治及安全事務主任馬翊庭(Tiffany Ma)指出,北京正在使用脅迫手段服務於明確設計的目標,那就是反對「台獨」,推動兩岸在「一國兩制」之下長遠的統一。她認為,北京這麼做是為了「不戰而勝」;北京已經發展出在和平時代能施壓台灣的槓桿,在軍事、政治、經濟、心理戰等方面都是如此;北京做好準備進一步使用脅迫手段,迫使台灣人民和領導人邁向長遠的統一;北京現在更加願意也更加能夠使用這種手法,對台脅迫已成「新常態」。她建議美國與盟友發展更加靈活、更有針對性的架構來應對中國在區域「漸進式的脅迫」。

「2049項目研究所」執行主任石明凱(Mark Stokes)指出,許多人批評美台之間加強安全合作的措施是象徵性的,而在他看來,象徵性就是合法性。他批評美國現行兩岸政策不願承認「客觀現實」(objective reality),不願在現有「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將合法性延伸給台灣。他稱,北京和台北是兩個合法的政府,台海現狀就是兩岸有兩個合法的政府同時存在,這是客觀現實。對美國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讓政策與客觀現實一致。他承認這不容易做到,尤其考慮北京對美國的槓桿不斷增加。

石明凱宣稱,美國的兩岸政策已過時,應進行某種重估,唯一實質性的就是「與台海兩岸都實現外交關係正常化」。他認為應當這麼做的三個理由是:第一,這是客觀現實,需要戰略上澄清;第二,不那麼做會損害美國幾十年來外交政策的原則性,包括支持民主人權和普世價值;現行一中政策某種程度上是「零和遊戲」。第三,顯示美國政府真誠支持台灣民選領導人的合法性。他認為,美國沒有理由突然改變美國的一中政策,也就是美國的「一個中國、兩個政府」政策,這是從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一直被討論的,至今仍是一個選項。他還提議加強美台人文交流;讓台灣企業參與到美國的軍工技術供應鏈中;實現對台軍售正常化,恢復美台之間每年一度的軍售對話。

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指出,五角大樓的對台政策主要是由台灣科官員指導。他提出美國需要超越工作層面,提升對美台關係重要性的關注度。他稱,當美國試圖平衡與中國的關係以及美國在台灣的合法利益時,工作層面的官員難以定奪;必須以有意義的方式提升,並且能夠不受政黨輪替影響地維持下去。

【中評社/記者 余東暉】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