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副總統訪華 派“定心丸”難度高

2011-08-25 16:44:48   1181

美國《星島日報》8月17日載文《美副總統訪華 派'定心丸'難度高》,摘要如下:美國副總統拜登17日抵

美國《星島日報》8月17日載文《美副總統訪華 派“定心丸”難度高》,摘要如下:

美國副總統拜登17日抵達北京,展開他中蒙日東亞三國訪問的第一站行程。美國國債被降評級,經濟面對雙底衰退威脅,令人關注他如何向亞洲的大債主派“定心丸”。 

拜登之行是按照中美兩國第二把手互訪交流的機制進行。拜登曾經主理參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外交知識經驗遠比總統歐巴馬豐富,他在一九七九年和二○○一年兩度訪華,熟悉中美關係發展歷程。這次訪華,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會親自陪他視察四川地震災區重建,拜登可以透過較長時間相處,加深對這位中國政府熱門接班人的第一手了解。 

這類訪問中,兩國領導人會廣泛交流意見,由朝韓關係問題、對台軍售、南海爭議,到全球經濟,多所涉獵。尤其是拜登抵京日期與當年中美簽署《八一七公報》日期巧合,難免令人產生聯想。拜登今次的訪問,顯見並非純粹“禮節性拜訪”,而將會就中美各項議題進行流水帳式回顧和展望。正值美國剛渡過國債違約危機,世界經濟波譎雲詭之際,中國作為美國最大債主和重要貿易夥伴,的確有滿腹疑團待美國化解。 

美國國債危機到最後一刻鐘才解決,卻非一了百了,尤其凸出了政黨不惜押上國家信譽和利益作賭注的政治生態。中國手上有一萬一千多億元的美國國債,關心美國會否賴債,溢於言表。論經濟實力,美國有財力還債,令人擔心的是政治羈絆,以及以債滾債的模式能夠持續多久。

拜登本來安排上月訪華,因為要參與國會兩黨就提高舉債上限的討論,延遲到本月成行。他以第一身經歷,最清楚雙方談判過程的來龍去脈。由於在野共和黨控制國會眾議院大多數議席,國債爭拗彰顯當中的政治角力,美國政府如何說服中國政府相信其有善法突破國會的阻力,去推行拯救經濟的政策,難度相當高。 

歐巴馬政府原本希望加稅與縮減開支雙管齊下,來改善財政赤字,股神巴菲特公開支持向年入一千萬美元以上者加稅,要求“停止縱容超級富豪”。但是,加稅難以通過國會眾議院一關,令削赤要靠單腿走路。自由派智囊組織“經濟政策研究所”推算,今次國會通過的削減開支方案,會在明年打破三十二萬三千個美國人的飯碗。 

沒有了加稅,削赤和刺激就業難以兩全其美。萬一顧此失彼,失業率再增導致消費力再下降,美國又要面對經濟滑坡的惡性循環。美國還債方面令中國放心了,經濟方面又會令中國擔心。如果美國政府再大開印鈔機來救經濟,美元貶值不只等於變相賴債,引發的全球通脹又將令中國面對更嚴峻的通脹壓力。 

歐巴馬表示下月將向國會議員提交具體計劃去刺激經濟,創造就業,控制赤字。如何化解這幾個目標相互之間的矛盾,並且確保可以克服國會的阻力切實可行,方案與海外是互利互惠還是以鄰為壑,不只中國,全世界都拭目等待美國的答案。


【中評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