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拜不燒香引異議 宮廟串連進香總統府

2017-06-30 11:45:52
1022
拜拜不燒香、台北龍山寺封爐引起異議,北港武德宮主委林安樂在臉書發起串連宮廟去總統府進香。他昨天說,百間宮廟響應,7月23日集結中正紀念堂,估逾10萬人參與。
中央社報導,拜拜不燒香、台北龍山寺「封爐」引起異議,北港武德宮主委林安樂在臉書發起串連宮廟去總統府「進香」。他昨天說,百間宮廟響應,7月23日集結中正紀念堂,估逾10萬人參與。
燒香拜拜的習俗流傳已久,政府為減輕細懸浮微粒(PM2.5)的危害,宣導廟宇減少燒香、燒金紙、減少燃放鞭炮,甚至封爐,引起不同見解與聲音。
北港武德宮主委林安樂在武德宮臉書上,發起「捍衛信仰守護香火打聯盟」,串連各地宮廟在7月23日前往總統府「進香」陳情。
林安樂指出,武德宮結合製香業者,今年初曾提倡燒好香運動,何況,環保署統計空氣污染源,汽機車占3成以上,燒香紙僅0.3%,學術調查PM2.5的前98%來源,也不含燒香紙,政府「抓小放大」令人質疑。
林安樂表示,已獲新港奉天宮、嘉義市城隍廟等超過百間宮廟響應,一間一陣頭,預計超過10萬人參與,7月23日在中正紀念堂集結,遊行凱道四周及總統府,不分藍綠也不針對公部門或立場不同、意識形態不同的其他教徒,單純訴求捍衛傳統信仰文化而遶境祈福。
雲林縣環保局長林長造表示,解決空氣污染,環保單位多管齊下,沒有針對性,提倡減少燒香紙或封爐,也僅是宣導而未強迫,對寺廟空品調查也只是研究,減少燃放鞭炮也是宣導重點,但絕對尊重宗教信仰。
拜拜是否一定要燒香紙,見仁見智,宗教界人士認為,有否燒香紙不是重點,「心誠則靈」最重要,有民俗學者認為,「香」在宗教觀點是與上天溝通的媒介之一,無化學添加物的好香有靜心安神作用,環保與傳統信仰之間應該可求出平衡點。
燒香拜拜的習俗流傳已久,政府為減輕細懸浮微粒(PM2.5)的危害,宣導廟宇減少燒香、燒金紙、減少燃放鞭炮,甚至封爐,引起不同見解與聲音。
北港武德宮主委林安樂在武德宮臉書上,發起「捍衛信仰守護香火打聯盟」,串連各地宮廟在7月23日前往總統府「進香」陳情。
林安樂指出,武德宮結合製香業者,今年初曾提倡燒好香運動,何況,環保署統計空氣污染源,汽機車占3成以上,燒香紙僅0.3%,學術調查PM2.5的前98%來源,也不含燒香紙,政府「抓小放大」令人質疑。
林安樂表示,已獲新港奉天宮、嘉義市城隍廟等超過百間宮廟響應,一間一陣頭,預計超過10萬人參與,7月23日在中正紀念堂集結,遊行凱道四周及總統府,不分藍綠也不針對公部門或立場不同、意識形態不同的其他教徒,單純訴求捍衛傳統信仰文化而遶境祈福。
雲林縣環保局長林長造表示,解決空氣污染,環保單位多管齊下,沒有針對性,提倡減少燒香紙或封爐,也僅是宣導而未強迫,對寺廟空品調查也只是研究,減少燃放鞭炮也是宣導重點,但絕對尊重宗教信仰。
拜拜是否一定要燒香紙,見仁見智,宗教界人士認為,有否燒香紙不是重點,「心誠則靈」最重要,有民俗學者認為,「香」在宗教觀點是與上天溝通的媒介之一,無化學添加物的好香有靜心安神作用,環保與傳統信仰之間應該可求出平衡點。
拜拜不燒香惹議 環署:沒有禁止

燒香拜拜的習俗流傳已久,政府為減輕細懸浮微粒(PM2.5)的危害,宣導廟宇減少燒香、燒金紙、減少燃放鞭炮,甚至封爐,引起不同見解與聲音,北港武德宮主委林安樂在武德宮臉書上,發起「捍衛信仰守護香火打聯盟」,串連各地宮廟在7月23日前往總統府「進香」陳情。
蔡鴻德表示,環保署是站在鼓勵、宣導的立場,沒有禁止大家燒香、燒金紙,燒香屬傳統習俗,環署不會反對或禁止。
蔡鴻德表示,環保署尊重信仰,有幾家宮廟自己覺得空氣品質不好,主動減了幾個爐之後,空氣就有改善,環署沒有要求宮廟一定要做什麼。
蔡鴻德指出,許多境外輸入金紙燃燒後容易產生有毒物質,環署正研議從源頭訂定標準,「品質差的就不讓它進口」,如果要進口會要求附檢測報告,從源頭管制。
【圖片來源:中央社(檔案照片)】
你可能也想知道》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