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美辰街頭藝人夢碎 全國文化局長會議 聚焦街頭藝人

2017-06-15 11:10:59   728

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專門委員周彥汝昨天說,初步規劃8、9月全國文化局長會議,文化部將與各縣市文化局長共同探討街頭藝人問題。潘美辰參加街頭藝人考試未錄取,台北市文化局說,不便透露。不過,文化局公告,不服審議結果者可於30天內提申復。

全國文化局長會議 聚焦街頭藝人

中央社報導,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專門委員周彥汝昨天說,初步規劃8、9月全國文化局長會議,文化部將與各縣市文化局長共同探討街頭藝人問題。

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林俊憲昨天上午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表示,藝人潘美辰報考俗稱「街頭藝人證照」的「台北市街頭藝人從事藝文活動展演許可」,考照時因鼓聲太大遭評審警示並打斷。

除考照惹議,林俊憲說,接獲民眾陳情,日月潭風景區街頭藝人排班制度極不合理,竟有同一表演者以不同表演名稱、相同表演內容,占據大量場地及表演時數,排擠其他藝人表演機會,要求交通部觀光局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應立即修改相關規定,還給合法表演者公平生存空間。

林俊憲也呼籲文化部,應盡速建立街頭藝人考照及管理制度,作為地方縣市政府依據,才能避免爭議再發生。

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專委周彥汝表示,街頭藝人管理涉及各縣市政府街道、公共空間等,由地方政府自行辦理,站在鼓勵文化發展立場,目前採用技能考評考照方式,文化部將邀各縣市政府探討技能考評是否是最好的方式。

日月潭風景區管理處副處長陳志賢表示,目前35組街頭藝人,32組同意用輪班方式排班,但又發生可能重複狀況,近期內將檢討,從場地管理辦法等方面邀街頭藝人再檢討。

潘美辰街頭藝人夢碎 立委籲檢討考照制

中央社台北報導,歌手潘美辰報考街頭藝人落榜,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許智傑昨天表示遺憾,要求文化部檢討考照制度存廢;主張淘汰威權主義色彩管制方式,改採「展演場地登記制」。

潘美辰參加街頭藝人考試未錄取,台北市文化局說,「不便透露」。不過,文化局公告,不服審議結果者可於30天內提申復。

許智傑國會辦公室昨天下午發布新聞稿表示,呼籲文化部立即檢討考照制度存廢問題,台北市文化局應考量事件受大眾矚目,主動對外說明。如果僅以「莫須有」或是先前令人啼笑皆非的「分貝太高」為評選標準,恐難令社會大眾信服。

他說,藝術不應受到制,街頭空間所有權是全民,公共空間是作為藝術表演舞台延伸,展演權利與表演內容不應受國家審核。

許智傑表示,這類威權主義色彩管制方式應被淘汰,以落實「文化解殖」,取而代之的應是「展演場地登記制」,將評價藝術展演權交還公民社會。

潘美辰未錄取街頭藝人 北市:不服可申復

據中央社,藝人潘美辰參加街頭藝人考試未錄取,台北市文化局表演藝術昨天上午對此回應「不便透露」。但文化局公告不服審議結果者可於30天內提出申復。

47歲的潘美辰喜好打鼓,過去以「我想有個家」一曲走紅,近年來因喜好打鼓,上個月曾參加台北市文化局在國父紀念館舉辦的街頭藝人證照考試。

潘美辰考試當天演出不到一分鐘,就似因打鼓音量太大就遭評審喊卡,引發外界認為評審對街頭藝人的藝術不尊重的質疑。

文化局昨天不願就街藝審議結果多做說明,對於潘美辰未錄取理由僅回應涉及隱私「不便透露」。

文化局前天公布「台北市街頭藝人從事藝文活動展演許可」審議結果,並說明對審議結果如有不服,且具因審議進行程序不完備或評審委員在不涉及美學判斷評審意見上有偏見,致影響審議結果之決定等情形,得於文到後30日內,書面敘明理由向文化局提出申復。

潘美辰考街頭藝人落榜 曾料到自己沒過

歌手潘美辰日前以爵士鼓表演考取台北市街頭藝人證照,前天結果公布確定落榜。潘美辰當時曾說,有料到真的太大聲,還說若真的沒有過,「那就是我的命,我就沒資格當街頭藝人」。

台北市文化局前天公布「台北市街頭藝人從事藝文活動展演許可審議」結果,名單中沒有潘美辰的名字,確定落榜。

潘美辰出道近30年,1988年出道以「我想有個家」一曲廣為人知,還獲第一屆金曲獎年度最佳歌曲獎。近期熱愛打鼓的她,挑戰以蔡依林的「MR.Q」表演爵士鼓,考取街頭藝人證照,許多粉絲聞聲到場替她加油。

但當時潘美辰表演不到三分鐘,就被評審舉手示意停止。評審出面指出,她的音量超過分貝數,是國家環保法的規定。

潘美辰表演遭評審忽然喊卡,還引發評審權力過大爭議,讓台北市議員黃珊珊質詢時要求檢討街頭藝人管理制度。市長柯文哲還承諾會進行通盤檢討,1個月內公布。

粉絲紛紛替潘美辰抱不平,而潘美辰當時受訪表示,心情是沮喪的,因為有料到真的太大聲了,但她說,也有站在評審的立場去想,所以能接受。

潘美辰當時還透露,街頭打鼓其實也是好玩好奇。若真的沒有過,「那就是我的命,我就沒資格當街頭藝人」。

有網友說,「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有標準的分貝數,我覺得是必須的」;也有網友不滿表示,明知道台北不會再發任何爵士鼓的證照,但這個項目卻是死在分貝,而不是技術。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