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能源「可燃冰」 中國南海試採成功

2017-05-19 18:15:44   3473

中國大陸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18日宣布,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採成功,預計2030年前進行商業開發。

中央社報導,中國大陸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18日宣布,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採成功,預計2030年前進行商業開發。

大陸央視網宣稱,中國大陸成為第1個實現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可燃冰並非都像冰塊一樣。在地球上,絕大多數的天然氣水合物和泥沙混在一起。

報導說,此次南海神狐海域試採成功的是一種泥質粉砂類型礦藏,可以說是未來最具商業價值的一種。

天然氣水合物儲量巨大,僅中國大陸海域預測的遠期蘊含量就達到800億噸油當量,全球資源量約為2100兆立方公尺,可供人類使用1000年。

大陸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金發表示,從試採的連續性和產氣量來看,離商業性開採距離不遠。相信在2030年以前,具有最大潛力的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將會得到商業性開發利用。

中新社報導,可燃冰分布於深海沉積物或陸域永久凍土中,是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燃燒後僅會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汙染比煤、石油、天然氣小很多,但能量高出10倍。

此外,可燃冰儲量大,所含有機碳資源總量相當於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量的2倍,被國際公認為石油、天然氣的接替能源。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