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美國公民遭朝鮮拘押 恐淪為人質

2017-04-24 12:58:27
684
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23日報導,1名美國公民日前準備飛離朝鮮時遭當局逮捕,成為朝鮮目前拘捕的第3名美國公民,恐將淪為朝鮮牽制美國的人質。
中央社報導,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23日報導,1名美國公民日前準備飛離朝鮮時遭當局逮捕,成為朝鮮目前拘捕的第3名美國公民,恐將淪為朝鮮牽制美國的人質。
法新社報導,目前尚無官方確認此則報導提到的逮捕行動,此事件當前,平壤與華府關係陷入緊張局面。
韓聯社引述消息人士說法報導,這名只知道姓金的男子是在21日準備出境時,在平壤國際機場被捕。
報導稱,這名50多歲的金姓男子曾在中國大陸沿邊科學技術大學擔任教授,前往朝鮮是為參與1項援助計畫。
韓國國家情報院(National Intelligence Service)、統一部及外交部都說無法確認這項報導內容。
但總部設於首爾的世界朝鮮研究中心(World North Korea Research Center)主管安燦一(Ahn Chan-il)表示,他在平壤的消息人士已經確認這次逮捕行動。
脫北者出身的安燦一告訴法新社:「朝鮮尚未做出表示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尚未結束調查。」
安燦一說:「此時握有美國公民人質,以預防華府進行推翻金正恩的行動,對他們而言相當重要。」他指出朝鮮對美國計畫以秘密軍事攻擊推翻其領導人的擔憂。
他也說:「這也可以視作是1把瞄準美國與中國的雙動式左輪手槍,因為他除了是名美國公民,也曾在中國工作。」
法新社報導,目前尚無官方確認此則報導提到的逮捕行動,此事件當前,平壤與華府關係陷入緊張局面。
韓聯社引述消息人士說法報導,這名只知道姓金的男子是在21日準備出境時,在平壤國際機場被捕。
報導稱,這名50多歲的金姓男子曾在中國大陸沿邊科學技術大學擔任教授,前往朝鮮是為參與1項援助計畫。
韓國國家情報院(National Intelligence Service)、統一部及外交部都說無法確認這項報導內容。
但總部設於首爾的世界朝鮮研究中心(World North Korea Research Center)主管安燦一(Ahn Chan-il)表示,他在平壤的消息人士已經確認這次逮捕行動。
脫北者出身的安燦一告訴法新社:「朝鮮尚未做出表示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尚未結束調查。」
安燦一說:「此時握有美國公民人質,以預防華府進行推翻金正恩的行動,對他們而言相當重要。」他指出朝鮮對美國計畫以秘密軍事攻擊推翻其領導人的擔憂。
他也說:「這也可以視作是1把瞄準美國與中國的雙動式左輪手槍,因為他除了是名美國公民,也曾在中國工作。」
BBC中文網:為談判凖備籌碼?
BBC中文網分析報導,迄今,被朝鮮關押的美國人總數達到三人。白宮過去曾經指責朝鮮把美國公民用作和華盛頓談判的籌碼。
朝美兩國沒有正式外交關係。朝鮮逮捕美國公民曾經成為美國一些高層人士來平壤的契機。幾年前,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和吉米·卡特都曾經前往朝鮮洽談,爭取被美國人獲釋。
安江日在對韓聯社評論時說,目前(朝美)兩國關係糟糕,平壤「好像有意把金教授當做談判杠桿。」他在給法新社的採訪中則說,平壤認為,在這個關鍵時刻拿一名美國公民做「人質」很重要,或許有助於阻止美國發起「砍頭」行動(指美國計劃通過秘密軍事行動推翻金正恩)。
安江日還說,平壤或許也希望此舉能「一石二鳥」,因為金教授是曾經在中國工作過的美國公民。
今年早些時候,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同父異母的哥哥金正男在吉隆坡被殺之後,在平壤的馬來西亞公民也曾被扣押,直到馬來西亞釋放了涉嫌參與的朝鮮人。
近期朝鮮半島局勢緊張。美國警告,已經失去了對朝鮮核項目的「戰略耐心」。朝鮮《勞動新聞》4月23日稱,朝鮮已經凖備好、將「一發即中、擊沉美國核航母」。
【圖片為平壤機場資料照,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作者Stephan,CC BY 3.0】
朝美兩國沒有正式外交關係。朝鮮逮捕美國公民曾經成為美國一些高層人士來平壤的契機。幾年前,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和吉米·卡特都曾經前往朝鮮洽談,爭取被美國人獲釋。
安江日在對韓聯社評論時說,目前(朝美)兩國關係糟糕,平壤「好像有意把金教授當做談判杠桿。」他在給法新社的採訪中則說,平壤認為,在這個關鍵時刻拿一名美國公民做「人質」很重要,或許有助於阻止美國發起「砍頭」行動(指美國計劃通過秘密軍事行動推翻金正恩)。
安江日還說,平壤或許也希望此舉能「一石二鳥」,因為金教授是曾經在中國工作過的美國公民。
今年早些時候,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同父異母的哥哥金正男在吉隆坡被殺之後,在平壤的馬來西亞公民也曾被扣押,直到馬來西亞釋放了涉嫌參與的朝鮮人。
近期朝鮮半島局勢緊張。美國警告,已經失去了對朝鮮核項目的「戰略耐心」。朝鮮《勞動新聞》4月23日稱,朝鮮已經凖備好、將「一發即中、擊沉美國核航母」。
【圖片為平壤機場資料照,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作者Stephan,CC BY 3.0】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