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接觸塑化劑 可能不孕生短雞雞寶寶

2017-04-21 18:35:48
648
塑化劑可能造成男性不孕,讓懷孕女性生出短雞雞寶寶,台大醫師陳保中今天說,部分香水、潤膚乳液可能有塑化劑,建議想生小孩的夫妻少用保養品、塑膠製品。
中央社報導,塑化劑可能造成男性不孕,讓懷孕女性生出短雞雞寶寶,台大醫師陳保中今天說,部分香水、潤膚乳液可能有塑化劑,建議想生小孩的夫妻少用保養品、塑膠製品。
環境荷爾蒙、塑化劑對懷孕婦女、嬰兒、幼兒造成威脅,可能導致不可逆的身體損傷,包含過敏、心血管疾病等,也可能造成男性雌性化,如精子濃度下降、生殖器短小等。
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主任陳保中上午在記者會中表示,環境有毒物質暴露無所不在,尤其現在人多外食,容易接觸塑膠製品,如外帶塑膠帶、塑膠杯、吸管、防油紙袋等,高溫和油脂都會讓塑膠製品中塑化劑溶出。
日常生活用品也暗藏塑化劑危機,陳保中表示,國內研究曾發現,檢測一群在PVC工廠工作的工人,其中少部分工人體內塑化劑代謝物濃度超高,細問才知道這些人有使用保養品習慣。目前已知有些香水、潤膚乳液等也都可能含有塑化劑。
陳保中說,塑化劑進入身體的途徑不只是吃進去,也可能透過皮膚的接觸吸收,就是坊間常說的經皮毒。
他指出,塑化劑是一種環境荷爾蒙,作用類似雌激素,在自然狀態下,男人和女人體內都有雌激素,也都有雄性素,只是用處不同,需要的量不同,因女性對雌激素需求較大,外來環境荷爾蒙不會造成劇烈差別;但對男性來說,外加環境荷爾蒙影響就很大,會干擾內分泌系統,減少精子數量,男性比女性更為易感。
陳保中表示,男性如果攝入過多塑化劑,可能會降低生育率,建議想要生育的男女,應盡量避免使用可能含塑化劑產品。懷孕女性如果接觸過多塑化劑,也會對腹中胎兒造成影響。
根據動物實驗,陳保中說,當母鼠接觸愈多塑化劑,下一代的雄性器官會變小、尿道下裂、隱睪症機率增加、精子濃度低,還會造成不孕。
日常用品含塑化劑是潛在風險,陳保中說,過去也有檢測發現,益生菌也可能含塑化劑。不少爸媽以為益生菌可以保養孩子身體,但若吃到有塑化劑產品,反而對孩子有害。
陳保中建議,不需要吃或使用的東西就別用,如益生菌可短期使用來改善症狀,但不要長期保養使用;保養品選擇也不要老是忠於同一品牌,常常換牌子可以避免踩到地雷。
環境荷爾蒙、塑化劑對懷孕婦女、嬰兒、幼兒造成威脅,可能導致不可逆的身體損傷,包含過敏、心血管疾病等,也可能造成男性雌性化,如精子濃度下降、生殖器短小等。
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主任陳保中上午在記者會中表示,環境有毒物質暴露無所不在,尤其現在人多外食,容易接觸塑膠製品,如外帶塑膠帶、塑膠杯、吸管、防油紙袋等,高溫和油脂都會讓塑膠製品中塑化劑溶出。
日常生活用品也暗藏塑化劑危機,陳保中表示,國內研究曾發現,檢測一群在PVC工廠工作的工人,其中少部分工人體內塑化劑代謝物濃度超高,細問才知道這些人有使用保養品習慣。目前已知有些香水、潤膚乳液等也都可能含有塑化劑。
陳保中說,塑化劑進入身體的途徑不只是吃進去,也可能透過皮膚的接觸吸收,就是坊間常說的經皮毒。
他指出,塑化劑是一種環境荷爾蒙,作用類似雌激素,在自然狀態下,男人和女人體內都有雌激素,也都有雄性素,只是用處不同,需要的量不同,因女性對雌激素需求較大,外來環境荷爾蒙不會造成劇烈差別;但對男性來說,外加環境荷爾蒙影響就很大,會干擾內分泌系統,減少精子數量,男性比女性更為易感。
陳保中表示,男性如果攝入過多塑化劑,可能會降低生育率,建議想要生育的男女,應盡量避免使用可能含塑化劑產品。懷孕女性如果接觸過多塑化劑,也會對腹中胎兒造成影響。
根據動物實驗,陳保中說,當母鼠接觸愈多塑化劑,下一代的雄性器官會變小、尿道下裂、隱睪症機率增加、精子濃度低,還會造成不孕。
日常用品含塑化劑是潛在風險,陳保中說,過去也有檢測發現,益生菌也可能含塑化劑。不少爸媽以為益生菌可以保養孩子身體,但若吃到有塑化劑產品,反而對孩子有害。
陳保中建議,不需要吃或使用的東西就別用,如益生菌可短期使用來改善症狀,但不要長期保養使用;保養品選擇也不要老是忠於同一品牌,常常換牌子可以避免踩到地雷。
維持民眾既有認知 塑化劑仍列毒化物

環保署4月17日預告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修法草案,原採「3+1」,除原有一到三類毒化物(難分解、慢毒性、急毒性),包括塑化劑在內的第四類(疑似毒化物),改稱「關注化學物質」。
雖然環保署稱上述改變,管理強度不變,但仍引起環保團體質疑,認為是將塑化劑「去毒化」。
經過幾天折衝和討論,環保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長謝燕儒今天表示,原修法是為了擴大列管,因為「毒物」有很嚴格的規定,許多第四類物質在國際上也未普遍被認定為毒性物質,再加上擴大將有爆炸性、反應性、腐蝕性的物質列管。
謝燕儒表示,既然各界有疑慮,環保署考量要維持民眾對既有一至四類毒化物管理模式的認知,因此決定調整草案內容成「4+1」。原有一到四類毒化物不變,但仍新增「關注化學物質」專章,將其他新增列管者列入。
謝燕儒表示,草案預告就是為了廣納各界意見,如今修正草案後,將重新預告。環保署也會持續盤點,逐步將對人體健康或環境有影響的化學物質納入管理。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你可能也想知道》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