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外移少子化 基隆太平國小8/1停辦

2017-04-12 14:11:29   401

受到人口外移等因素影響,基隆市太平國小目前僅剩17名學生,市府日前召開教育審議委員會,決議自8月1日起停辦。市長林右昌11日表示,校舍將優先設置建築與設計者之家,另不排除在當地打造類似香港中環的手扶梯系統。

中央社報導,受到人口外移等因素影響,基隆市太平國小目前僅剩17名學生,市府日前召開教育審議委員會,決議自8月1日起停辦。另有部分學校學生數偏低,仙洞和港西國小約60多人,尚智國小也只有44名學生。

教育處副處長陳淑貞表示,太平國小10多年前即因基隆港區貨運量銳減,導致社區人口大量外移,依據統計結果顯示,學區總人口數自民國101年4134人,降至去年的3934人,學區人口數已減少5%以上。

陳淑貞說,班級與學生數也從101學年度的6班60人,降至105學年度4班22人,其中1年級及3年級人數均為0人,儘管91年時已核定為開放學區,但招生情形仍面臨嚴峻考驗。

陳淑貞表示,太平國小因人數未滿50人且持續銳減,雖學校已努力提出轉型計畫,進行混齡教學與嘗試辦理實驗教育,但學校不利因素讓生源無法改善,轉型成效不顯。

市府依法陸續召開諮詢輔導會議、專案評估會議、2次公聽會、初審小組會議,歷經多次溝通與13次會議研商並前往議會說明,基隆市教審會日前審議通過,決議太平國小8月1日起停辦。

陳淑貞指出,太平國小17名學生中,有15人會轉學到安樂國小,中華國小和建德國小各1人,路途都在1公里內,市府將每月補助每人新台幣500元交通費,直到畢業。

教育處長陳素芬表示,太平國小因為先天不利因素限縮學校發展,「家長要下山上班,孩子卻要反方向上山上課」,加上路途陡坡,縱使師生很努力逐戶拜訪家長,但學生人數依舊無法提升。

她說,雖然學校曾提出轉型計畫,進行混齡教學與嘗試辦理實驗教育,但在學生人數始終無法增加情況下,學校的教育資源相對不足,就連藝能科老師也只能聘用非專科老師,轉型成效不顯。

另外,陳素芬表示,尚智國小去年也曾提出轉型方案,積極推廣才藝項目,主要為烏克麗麗和鼓類,但去年效果不明顯,校方今年想再嘗試轉型,最近會提出相關計畫。

太平國小 擬比照香港中環建手扶梯

中央社基隆報導,基隆市太平國小8月起正式停辦,市長林右昌11日表示,校舍將優先設置「建築與設計者之家」,另不排除在當地打造類似香港中環的手扶梯系統。

位於「KEELUNG」地標旁的太平國小,因人口外等因素目前只剩17人,經教育審議委員會核定後,決定8月1日起停辦。

林右昌說,市府去年已經編列預算,擬由都市發展處先行進駐,設置「建築與設計者之家」,都發處去年也曾在太平國小周邊策劃活動,並和當地居民透過工作坊互動。

林右昌指出,太平國小最嚴重的是交通問題,都發處現正思考搭配中山一、二路拓寬及城際轉運站工程,重新規劃動線,由於另闢道路有困難,目前認為類似香港的「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手電梯系統」是較可行性的方案,但仍要搭配「KEELUNG」地標周邊環境整備,這樣才是最有效益的解決方法。

至於長期的活化計畫,林右昌說,有人建議設置外國學校、長照中心等,但都要評估方案的適當性,北五堵未來將興建國際研發新鎮,港區也有IOT(物聯網)等新創公司進駐,屆時可能會有教育需求,依太平國小的區位評估還算適合。
【圖片來源:中央社(民眾提供、檔案照片)】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