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美談228 馬英九:不宜擅定蔣中正責任
.jpg)
2017-03-02 13:32:13
2439
二二八事件70週年,前總統馬英九提及蔣中正有責任說法,在海內外引起議論。馬英九表示,處理二二八宜以大歷史角度持平看待,而蔣的責任有多大仍須探討,不宜匆忙認定。
中央社報導,二二八事件70週年,前總統馬英九提及蔣中正有責任說法,在海內外引起議論。馬英九今天表示,處理二二八宜以大歷史角度持平看待,而蔣的責任有多大仍須探討,不宜匆忙認定。
紀念二二八事件70週年在台灣熱議紛紛,連身處海外的國民黨員都對馬英九談話不甚諒解,還在社群媒體多所指責。馬英九上午訪問華埠中華公所,有感而發提出說明。
馬英九細數自己25年前開始參與研究228事件。他指出,面對歷史事件,不只要有理性態度,也還要有感性的一面。也就是「面對歷史,就事論事、是非分明;面對家屬,將心比心、療傷止痛。」
針對外界指責蔣中正是二二八事件元凶,馬英九表示,「蔣中正是當時的中華民國總統,不可能沒有政治責任,但到底要負多大責任,仍需進一步探討與研究,不宜匆忙認定。」
不過,馬英九特別提及蔣中正對中華民族及台灣的貢獻,包括光復台灣、保衛台灣、建設台灣,光是上述3件事就是非常重要的貢獻。
他認為,處理二二八及白色恐怖,不能說政府沒有責任,但恐怕要放在大歷史角度看待,所獲結論會比較持平。馬英九認為,後人看前人,不能光從某個角度,而要有綜合性角度看待,結果會比較好。而台灣一定要團結,不宜因認知不同造成誤會。
紀念二二八事件70週年在台灣熱議紛紛,連身處海外的國民黨員都對馬英九談話不甚諒解,還在社群媒體多所指責。馬英九上午訪問華埠中華公所,有感而發提出說明。
馬英九細數自己25年前開始參與研究228事件。他指出,面對歷史事件,不只要有理性態度,也還要有感性的一面。也就是「面對歷史,就事論事、是非分明;面對家屬,將心比心、療傷止痛。」
針對外界指責蔣中正是二二八事件元凶,馬英九表示,「蔣中正是當時的中華民國總統,不可能沒有政治責任,但到底要負多大責任,仍需進一步探討與研究,不宜匆忙認定。」
不過,馬英九特別提及蔣中正對中華民族及台灣的貢獻,包括光復台灣、保衛台灣、建設台灣,光是上述3件事就是非常重要的貢獻。
他認為,處理二二八及白色恐怖,不能說政府沒有責任,但恐怕要放在大歷史角度看待,所獲結論會比較持平。馬英九認為,後人看前人,不能光從某個角度,而要有綜合性角度看待,結果會比較好。而台灣一定要團結,不宜因認知不同造成誤會。
馬英九:動武毀兩岸和平繁榮
據中央社消息,前總統馬英九訪紐約,忙碌拜會本地4大智庫學者專家。馬英九今天表示,分合往往要一戰,唯歷史會證明和平是兩岸唯一正確道路,一旦動武,就會摧毀已建立的和平與繁榮。
馬英九卸任後首次訪紐約,執教於紐約大學法學院的孔傑榮(Jerome Alan Cohen)在行程安排上扮演重要角色,包括亞洲協會(Asia Society)、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外交關係協會(CFR)及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NCAFP)等紐約主要智庫全部安排,另將返碩士班母校紐約大學與師生座談。
馬英九昨先出席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歐倫斯(Stephen A. Orlins)主持的閉門午餐會,討論敏感的兩岸問題。今晚與孔傑榮共同出席亞洲協會與外交關係協會合辦的座談對話。明、後天將與外交關係協會及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專家舉行閉門座談。
尤其是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在1990年代中期台海飛彈危機期間扮演兩岸二軌機制,長期關注東亞及兩岸局勢,日前在總統蔡英文與時任美國總統當選人的川普通電話後,該會發布年度東亞報告,對美新政府提出多項建言。
馬英九今天舊地重遊華埠中華公所,主席蕭貴源特別推崇馬英九執政8年期間創造兩岸最和平、繁榮、和諧階段。
馬英九則向在場傳統僑社負責人提到兩岸關係唯有在互信互諒下,才能維持和平繁榮;歷史也會證明和平才是正確的道路。他昨天向美方學者提及8年執政期間創造兩岸最和平與繁榮階段,期盼珍惜、持續下去。
馬英九還說,若細數中國最近這3000年的歷史,7成時間處於統一,3成是分離及分裂階段,「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我們不是寫小說,是分是合,要看對人民有無影響。」
他指出,「不管分到合,或合到分,往往都要打一戰,這是千萬人頭落地場面,但我們期盼比祖先們更聰明一點,想出和平方式解決爭端,才能讓中華民族長久發展奠定基礎,否則只要一開始動武,就會摧毀創造的和平及繁榮!」
馬英九卸任後首次訪紐約,執教於紐約大學法學院的孔傑榮(Jerome Alan Cohen)在行程安排上扮演重要角色,包括亞洲協會(Asia Society)、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外交關係協會(CFR)及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NCAFP)等紐約主要智庫全部安排,另將返碩士班母校紐約大學與師生座談。
馬英九昨先出席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歐倫斯(Stephen A. Orlins)主持的閉門午餐會,討論敏感的兩岸問題。今晚與孔傑榮共同出席亞洲協會與外交關係協會合辦的座談對話。明、後天將與外交關係協會及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專家舉行閉門座談。
尤其是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在1990年代中期台海飛彈危機期間扮演兩岸二軌機制,長期關注東亞及兩岸局勢,日前在總統蔡英文與時任美國總統當選人的川普通電話後,該會發布年度東亞報告,對美新政府提出多項建言。
馬英九今天舊地重遊華埠中華公所,主席蕭貴源特別推崇馬英九執政8年期間創造兩岸最和平、繁榮、和諧階段。
馬英九則向在場傳統僑社負責人提到兩岸關係唯有在互信互諒下,才能維持和平繁榮;歷史也會證明和平才是正確的道路。他昨天向美方學者提及8年執政期間創造兩岸最和平與繁榮階段,期盼珍惜、持續下去。
馬英九還說,若細數中國最近這3000年的歷史,7成時間處於統一,3成是分離及分裂階段,「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我們不是寫小說,是分是合,要看對人民有無影響。」
他指出,「不管分到合,或合到分,往往都要打一戰,這是千萬人頭落地場面,但我們期盼比祖先們更聰明一點,想出和平方式解決爭端,才能讓中華民族長久發展奠定基礎,否則只要一開始動武,就會摧毀創造的和平及繁榮!」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