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美國在和中國談朝鮮「體制轉換」?

2017-02-24 11:27:27   2612

美國川普政權圍繞朝鮮的核與導彈問題正在加強對中國的工作。2月21日,美國國務卿提勒森與中國掌管外交事務的國務委員楊潔篪舉行電話磋商,雙方就應對朝鮮的威脅達成共識。這是提勒森繼17日在德國波昂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舉行會談之後再次要求中國勸導朝鮮。

日經中文網報導,美國川普政權圍繞朝鮮的核與導彈問題正在加強對中國的工作。2月21日,美國國務卿提勒森與中國掌管外交事務的國務委員楊潔篪舉行電話磋商,雙方就應對朝鮮的威脅達成共識。這是提勒森繼17日在德國波昂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舉行會談之後再次要求中國勸導朝鮮。

提勒森與楊潔篪的電話

就朝鮮的核與導彈問題,提勒森向王毅提出利用一切手段制止朝鮮的挑釁行為。此次被認為也向楊潔篪傳達了同樣的想法。美國總統川普在選舉期間表現出了與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舉行會談的意願,但也做出過似乎催促中國「消滅」金正恩的發言。

美國國內部分人士以前就一直在構思使朝鮮問題取得進展的「體制轉換」。1990年代中期以後,美國在朝鮮政策上不斷失敗。朝鮮的核與導彈技術開發顯著進步,導彈已經將美國本土納入射程。如果能在彈頭配備核武器的技術實現實用化,對美國來說將成為一個巨大的威脅。

朝鮮駐馬來西亞大使館的外交官被曝參與了金正恩同父異母之兄金正男被殺害一案。金正恩是否會發射核與導彈越來越難以預測。美國認為這20多年來的對話只是被朝鮮用來拖延時間,因此有觀點認為想讓作為朝鮮後盾的中國主導「體制轉換」,並為此展開了行動。

美國向中國施壓?

被視為伏筆的是2月上旬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對日韓兩國的訪問。馬蒂斯在與韓國國防部長韓民求的會談中表明,將於年內部署終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薩德,THAAD)以及提供包括「核保護傘」在內的擴張威懾力。有觀點認為,在一系列的會談中,朝鮮的「體制轉換」構想也出現在了話題中。

川普政權認為在應對朝鮮問題上可以與中國合作。在匯率和貿易領域一直批判中國的川普2月9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電話磋商,對「一個中國」政策表示了理解。

但如果像以前一樣,中國繼續把朝鮮作為牽制美國的一張牌使用,美國就要在貿易和匯率方面動搖中國。不僅是經濟團隊,在安全保障團隊中,馬蒂斯和新就任負責國家安保事務的總統助理一職的陸軍中將麥克馬斯特都是對華強硬派。朝鮮問題的長期化還可能導致中美關係緊張。

中國迴避

中國新華社在報導主管外交的國務委員楊潔篪與美國國務卿提勒森舉行電話磋商的報導中,完全沒有提及朝鮮核問題。報導稱電話磋商是應美方要求舉行,僅僅報導了確認加強中美關係的宗旨。可以看出,磋商中出現了中國不希望公開的內容。

中國對於美國川普政府的對朝鮮政策日趨感到擔憂。與堅持等待朝鮮棄核這一姿態的歐巴馬前政權相比,川普政府的強硬姿態更加明確。雖然對於無視抗議、堅持進行核試驗與導彈開發的朝鮮日益不滿,但對於可能導致彼此接壤的鄰國出現混亂的措施,中國始終顯示出難色。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2月22日的記者發佈會上,再次強調了中國堅持通過談判協商解決問題這一立場。中國的基本方針是迫使朝鮮停止核開發,在穩定的朝鮮半島局勢下推進改革開放政策。內心應該是希望避免朝鮮半島成為戰場、朝鮮大量難民湧向中國這樣的事態。

不過,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放棄核武器的可能性很低。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也表示,現狀是朝鮮核試驗與對朝制裁不斷重覆的惡性循環,承認陷入僵局。此前就有看法認為,如果朝鮮核開發取得進展、朝鮮半島局勢引發的危機感進一步加強,將出現接受棄核的領導人的「體制轉換」這一選項。熟悉朝鮮的駐北京外交人士表示,「即使中美已經磋商也不足為奇」。

FT中文網:中國越來越難以牽制朝鮮

FT中文網報導,中國駐朝鮮大使上月為70多位朝鮮高級官員舉辦了春節招待會。據中國媒體報導,大使的嘉賓們稱讚了「鮮血凝成的朝中友誼」。

僅僅三周後的上周日,朝鮮領導人金正恩(Kim Jong Un)朝日本方向發射了一枚中程彈道火箭,嚴厲測試了他的中國「戰友」的耐心。

隨後是金正男(Kim Jong Nam)在馬來西亞遇襲身亡,各方普遍猜測,朝鮮領導人下令暗殺了自己的同父異母長兄。

北京方面對近日的雙重挫折感到惱怒,尤其是因為它正在尋求與這個麻煩不斷的鄰國改善關係;去年朝鮮進行兩次核子試驗,激怒了國際社會。

中國已經與韓國發生一場激烈的外交糾紛,癥結是韓國總統朴槿惠(Park Geun-hye)決定部署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北京方面稱,此舉將破壞地區的微妙實力平衡。

因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面臨與朝韓雙方都關係緊張的局面,再加上美國有一個不可預測的白宮新主人。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總統曾經指責北京未能管住平壤。

分析家和外交官們表示,大部分時間居住在澳門和北京、實際上受到中國保護的金正男明顯被毒殺,對習近平來說絕對是本周最糟糕的朝鮮半島事態。

金正男是一個飽受嘲諷的人物,但也是朝鮮統治家族中唯一認同中國觀念的成員,即這個隱士王國必須走向開放,擁抱經濟改革,才能擺脫依賴龐大鄰國的失敗國家的地位。

金正男是在等候從吉隆玻飛往澳門的航班時遇害的。北京方面對這起明顯暗殺的官方反應是低調的。中國外交部週三稱,中國政府在關注事件進展。但是,這起謀殺沒有發生在中國領土上,這一點很說明問題。

「金正男被暗殺比導彈試射嚴重得多,北京有些人認為,朝方試射導彈是一種有用的方式,可以試探川普,發現他的對朝政策的線索,」曾在亞洲政策上為喬治•W•布希(George W Bush)和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提供意見的韓磊(Paul Haenle)表示。

「對中國來說,金正男帶有金氏家族血脈的可信度,並支持中國式的經濟改革。」

北京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Carnegie-Tsinghua Center)的外交事務專家趙通表示,如果這起暗殺被證實是平壤方面下令的,那麼它「對中國的權威而言是壞消息」。「如果真是朝鮮命令的,那麼這起暗殺發出了一個資訊:金正恩將不惜代價保住自己的政權,」他表示。

「中國將更難說服國際社會相信,朝鮮可以和平地發展成為一個現代社會。」

上周日的導彈試射儘管沒有吉隆玻的暗殺那麼戲劇性,但也有嚴重後果。它不利於中國官員確定的今年外交政策工作重點:讓首爾方面改變部署美國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THAAD,中文簡稱:薩德)的決定。近期中國對韓國企業施壓,還取消了好幾個文化活動。

韓國官員稱,朝鮮導彈試射方式表明,韓方迫切需要薩德反導系統。「這類導彈挑釁越多,我方就越需要薩德,」其中一名官員表示。

上周日發射的導彈以一個陡峭的角度升空,這使得它的下降速度最大化;在實戰中,這將加大攔截難度。如果這種導彈以更為常規的彈道發射升空,其射程將會更遠,潛在可以打擊日本群島南端的目標。

「中方準備怎麼解決我國的安全關切?我們至今沒有答案。」上述韓國官員補充說,「北韓對我們的威脅是明顯、現實和迫在眉睫的,而中國方面在談論來自薩德的理論威脅。」

【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