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衝高山賞雪 出現這些症狀快下山

2017-02-13 11:54:48
550
寒流發威,玉山開始降雪。醫師表示,一下子從平地上到高山,很容易出現高山症症狀,若是出現頭痛、頭暈、意識不清等症狀持續未紓緩,一定要趕在傍晚前下山。農委會林務局呼籲,台灣人對雪況不熟悉,不鼓勵下雪天登山,因為視線也不良;若已上山,要穿防滑登山鞋、車輪要加裝雪鏈,還有禦寒衣物穿足最重要。
中央社報導,寒流發威,玉山開始降雪。醫師表示,一下子從平地上到高山,很容易出現高山症症狀,若是出現頭痛、頭暈、意識不清等症狀持續未紓緩,一定要趕在傍晚前下山。
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副理事長王士豪表示,一天內從平地上到2500公尺以上的高山,像是合歡山,環境高度快速上升,必須特別留意高山症症狀,症狀大多會在上山後6小時浮現,也可能更快。
王士豪指出,常見高山症症狀包括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睡不著、疲憊虛弱等,嚴重還可能引發肺水腫或腦水腫,肺水腫症狀包括呼吸困難、胸悶、咳血;腦水腫則可能出現意識不清或是突然不會用筷子、綁鞋帶等運動失調情況。
王士豪說,如果已經出現不舒服的症狀,千萬不要硬撐著身體不適,在山上過夜賞雪或等雪,因為在這種雪季,半夜公路經常容易會結冰,下山有困難,呼籲在山上身體不舒服,一定要趕在傍晚前下山,避免發生危險。
王士豪指出,預防高山症有3妙方,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快去快回」,上午上山停留1、2小時賞雪,趁著症狀還沒出現就下山,不要在山上過夜;其次,是把行程拉長到2至3天,以合歡山為例,第一晚先在清境農場適應高度,隔天再攻頂賞雪,可以大大降低高山症風險。
如果一定要當天攻頂合歡山或是要過夜,王士豪建議,上山前應先就醫,請醫師開立丹木斯或類固醇等處方藥物,並在上山前遵循醫囑服藥,協助適應高山環境,心血管疾病、氣喘患者則不建議上山賞雪。
萬一夜間高山症症狀嚴重,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在松雪樓、滑雪山莊、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小風口管理站,都設有加壓艙,受過加壓艙訓練的民眾可前往使用。
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副理事長王士豪表示,一天內從平地上到2500公尺以上的高山,像是合歡山,環境高度快速上升,必須特別留意高山症症狀,症狀大多會在上山後6小時浮現,也可能更快。
王士豪指出,常見高山症症狀包括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睡不著、疲憊虛弱等,嚴重還可能引發肺水腫或腦水腫,肺水腫症狀包括呼吸困難、胸悶、咳血;腦水腫則可能出現意識不清或是突然不會用筷子、綁鞋帶等運動失調情況。
王士豪說,如果已經出現不舒服的症狀,千萬不要硬撐著身體不適,在山上過夜賞雪或等雪,因為在這種雪季,半夜公路經常容易會結冰,下山有困難,呼籲在山上身體不舒服,一定要趕在傍晚前下山,避免發生危險。
王士豪指出,預防高山症有3妙方,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快去快回」,上午上山停留1、2小時賞雪,趁著症狀還沒出現就下山,不要在山上過夜;其次,是把行程拉長到2至3天,以合歡山為例,第一晚先在清境農場適應高度,隔天再攻頂賞雪,可以大大降低高山症風險。
如果一定要當天攻頂合歡山或是要過夜,王士豪建議,上山前應先就醫,請醫師開立丹木斯或類固醇等處方藥物,並在上山前遵循醫囑服藥,協助適應高山環境,心血管疾病、氣喘患者則不建議上山賞雪。
萬一夜間高山症症狀嚴重,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在松雪樓、滑雪山莊、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小風口管理站,都設有加壓艙,受過加壓艙訓練的民眾可前往使用。
天寒地凍登山 切記二三事

林務局強調,這種季節,不鼓勵民眾登山,因為起霧、下雪視線不好,路滑也不良於行;林務局設有「台灣山林悠遊網」,可至官網查閱當天及往後幾天的各國家森林遊樂區氣象預報,最好視氣候情況調整登山日期,不要冒險。
林務局並說,包含開休園時間、預警性封閉聯外道路等資訊,都會在台灣山林悠遊網上發布更新。
林務局也提醒,若已前往國家森林遊樂區,遇上降雪,輪胎務必加掛雪鏈、穿防滑的登山鞋,以及攜帶穿足防寒衣物,若有過夜的行程,務必了解路程中的山屋、山莊與紮營地。
林務局重申,國內氣象預報已能在2週前播報天候訊息,還是提醒國人,視線不良的天氣就不要登山了;當天來回賞雪,也要小心開車,「開啟頭燈、減速慢行、保持與前車的安全距離、裝雪鏈」,下車賞雪的遊客,攝影時務必注意來往車輛。
賞雪穿衣學問大 醫師教3層穿法抗凍

淡水馬偕健檢中心主任詹欣隆今天受訪時表示,很多民眾認為牛仔褲防風,穿上山應該比較保暖,但卻忘了牛仔褲不防水,走進雪地一旦褲子濕掉,就跟穿著一條「冰棒」沒兩樣,保暖不成反而更冷。
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副理事長、醫師王士豪指出,從平地到雪地,溫度在短時間內劇烈變化,很容易對心血管造成衝擊,正確穿法是採3層「洋蔥式穿法」,最裡面先穿排汗衣,中心是保暖層,最外層則是防風、防水層。
下半身記得穿有防水的褲子,鞋子也要特別注意有無防滑功能,詹欣隆提醒,一般運動鞋防滑功能不見得很好,沒下雨時穿都沒問題,但遇到潮溼的地面就容易滑倒;王士豪也指出,台灣的雪靴很多只是「外型像雪靴」,實際穿起來防滑效果都不好。
除了穿得暖,手套、毛帽、太陽眼鏡更是不可少,王士豪表示,應選擇能遮住太陽穴、耳朵的防風毛帽,更重要的是,在雪地裡強烈陽光反射很可能導致睜不開眼,甚至雪盲,因此一定要戴太陽眼鏡,特別是開車的人,避免發生危險。
此外,很多人看到雪太興奮,一停好車就馬上撲進雪裡,但王士豪提醒,停好車離開溫暖的車廂之前,應該先穿好衣服、戴手套及帽子,再下車賞雪,若是出現頭暈、噁心等任何不舒服的症狀,都應儘快下山。
【圖片來源:中央社(太管處、林務局羅東林管處、新城分局提供)】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