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厝分校遷校爭議 國健署提風險論

2017-02-07 18:28:18   501

鄰近六輕許厝分校是否遷校未解,國健署長王英偉今天說,無法回答是否遷校,只能提出風險評估,搭飛機、走路也有風險,要怎麼取捨,大家來討論。王英偉也說,沒有直接證據顯示TdGA對身體有影響,且TdGA也會受B型肝炎、維他命、二手菸等影響。

中央社報導,鄰近六輕許厝分校是否遷校未解,國健署長王英偉今天說,無法回答是否遷校,只能提出風險評估,搭飛機、走路也有風險,「要怎麼取捨,大家來討論」。

國家衛生研究院自民國102年起執行「六輕石化工業區對附近學童健康影響」研究,在105年8月發表研究成果,發現雲林縣橋頭國小許厝分校距離六輕石化工業區約800、900公尺,學童尿液硫代二乙酸TdGA濃度顯著高於其他學校。

當時衛生福利部建議許厝分校應該遷校,但引起地方反彈,並質疑研究有問題,是否遷校至今無解。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等相關單位,上午舉行「六輕石化區對附近學童之流行病學研究」第二次專家學者討論會議,比對一級致癌物VCM(氯乙烯)和其代謝產物TdGA(硫代二乙酸)評估到底有沒有風險。

環保署空保處長蔡鴻德會後表示,在許厝國小地區進行空氣VCM檢測,但VCM是低於偵測極限。VCM為一級致癌物,監測顯示許厝地區VCM、致癌風險為10的負7次方,也就是致癌機率為千萬分之1,低於正常、可接受的10的負6次方(百萬分之一)。

至於要不要遷校,王英偉會後表示,「這是無法回答的問題」,他身為會議主席,今天會議一開始就表明「不要做遷校建議」,開會目的是根據數據來討論分析,請專家說明,要不要遷校不是單純的數據可以決定。

他表示,與會的專家意見都不太一樣,「要我們做結論有點困難」。有些專家提出,如果VCM沒檢出,是不是就代表沒風險?所謂的風險都有意義,不管是十分之一、萬分之一或千萬分之一,都有意義,「這個都是所謂可能性」。

不過,王英偉也說,沒有直接證據顯示TdGA對身體有影響,且TdGA也會受B型肝炎、維他命、二手菸等影響。

王英偉表示,檢驗結果只是呈現一個結果,沒辦法說絕對安全或絕對有危險。就像坐飛機也有風險、走路也有風險,「怎麼樣取捨,要大家來討論」。

至於當時做出遷校決定,王英偉說,當時數據不夠充分,但對孩童健康有影響,就要馬上優先處理。未來孩子不管是回去許厝或到橋頭本校,都會繼續追蹤狀況。

許厝學童遷校TdGA反升 蛋是主因

中央社7日報導,國健署今天召開專家學者討論會議,會議中根據成大教授李俊璋的研究認為,許厝分校學童遷回本校後,尿液中氯乙烯(VCM)的代謝物硫代二乙酸(TdGA)數值比在分校時高,與攝取蛋類有明顯相關。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跟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等相關單位,今天召開「六輕石化區對附近學童之流行病學研究」第二次專家學者討論會議。

TdGA小檔案

1. 什麼是硫代二乙酸(TdGA)?
硫代二乙酸(TdGA)是身體代謝一些化學物質如氯乙烯、二氯乙醚、1,1-二氯乙烯後,排入尿液中的物質。
2. 為何會接觸到氯乙烯?
氯乙烯存在於空氣、水、土壤與食物中,一般民眾可能經由︰呼吸受污染空氣、食用受氯乙烯汙染的食物或從飲用水攝入(此情況較少發生)。
3. 如何減少尿液中的硫代二乙酸含量?
(1)減少使用塑膠袋或塑膠容器盛裝食物
(2)減少菸品或二手菸的暴露
(3)勤洗手
(4)避免長期待在易暴露氯乙烯的環境中
(5)減少接觸殺蟲劑、清潔劑或是一些工業塗料與黏著劑
資料來源: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

許厝分校檢驗報告 環團質疑李俊璋

國健署委託成大教授李俊璋進行許厝分校學童尿液分析,遭到環保團體質疑李俊璋曾經主持的六輕健康風險評估報告有錯,低估致癌風險,因此反對其負責許厝分校的檢驗。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等多個環保團體今天聯合發出聲明表示,成大教授李俊璋所主持的六輕健康風險評估報告有錯,低估致癌風險的情況。

水資源保育聯盟表示,根據民國99年的雲林環保局檢測資料及六輕所提供報告資料,都已測到致癌性的氯仿、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及1,2二溴乙烷等,但李俊璋的研究報告當中,卻並未列入致癌風險計算,低估致癌風險,顯示其報告有錯。

水資源保育聯盟說,由於李俊璋有受託六輕且報告有誤並未釐清的前科,因此不應該由李俊璋負責許厝分校的師生健康調查。

雲林許厝分校 3年2次遷回本校

中央社台北報導,雲林縣麥寮鄉橋頭國小許厝分校歷經3年內2次遷回本校,但爭議仍然許多,當地家長仍有不少人希望學童可以在遷回分校就讀。中央通訊社整理相關時程表,要讓讀者一次看懂。

相當接近六輕的雲林縣麥寮鄉橋頭國小許厝分校,因國衛院研究發現多名學童尿液中氯乙烯(VCM)的代謝物硫代二乙酸(TdGA)數值偏高,恐增罹癌風險,3年內2度遷回橋頭國小本校就讀,不但有家長反彈,更引起外界關注。

102年9月,許厝分校正式開學。

102年10月,國家衛生研究院至許厝分校進行尿液取樣。

103年8月,衛生福利部召開研商會議,決議基於尚未釐清暴露源氯乙稀(VCM)與尿液中代謝物硫代二乙酸(TdGA)的關係,考量學校位於暴露源附近,應先做暫時性安置。

103年9月,許厝分校學童遷移至本校橋頭國小就讀。

104年9月,由於分校學童家長認為本校人多擁擠,會影響學童受教權,因此學童遷回分校就讀。

105年4月,副總統陳建仁視察許厝分校。

105年7月,環保署與衛福部參訪許厝分校關切學童健康。

105年8月,國衛院研究發現,最靠近六輕工業區的國小許厝分校,學童尿液硫代二乙酸TdGA濃度顯著高於他校,因此衛福部建議許厝分校應遷校。同月底,行政院拍板許厝分校遷回本校就讀。不過由於家長不滿遷校決定,北上抗議陳情。

105年9月,許厝分校學童遷移至本校橋頭國小就讀。衛福部則委託成大到校採集學童尿液,未來1個月1次採樣,需進行3次,採樣數值將交叉比對,找出前後關連性。

106年1月,學童遷回本校後,體內驗出的硫代二乙酸(TdGA)反而不降反升,要求學童再度遷回分校就讀聲音又起。

106年2月,國健署召開「六輕石化區對附近學童之流行病學研究」第二次專家學者討論會議,會議中認為許厝分校學童尿液中氯乙烯(VCM)的代謝物硫代二乙酸(TdGA)數值偏高與攝取蛋類有明顯相關。且空氣中的氯乙烯(VCM)幾乎為未檢出,檢測濃度也低於正常值。
【圖片來源:中央社檔案照片】

你可能也想知道》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