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艦進入台灣海峽 張小月:威脅無助兩岸關係
.jpg)
2017-01-11 13:06:06
2593
遼寧號航艦編隊11日早上7時進入我國西南防空識別區,陸委會主委張小月11日在年終記者會中指出,「任何威脅對兩岸關係沒有正面幫助,兩岸應相互釋出善意,為台海和平安定作出貢獻」。
記者陳彥宇/台北報導【三立新聞網】
中共遼寧號航母編隊在11日上午7時,進入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沿台灣海峽中線以西向北航行。對此,陸委會主委張小月表示,遼寧號的行動,國安團隊都有掌握;她也說,任何一種威脅,對兩岸關係沒有任何正面幫助,兩岸應互相釋出善意。至於政府是否向陸方抗議?張小月表示,「該做的事情我們會做,不該做的事情我們不會做」。
正值總統蔡英文出訪友邦期間,中共遼寧艦的行動備受關注。張小月今在陸委會年終記者會上指出,遼寧號的行動,國安團隊有掌握,總統也在第一時間得到相關訊息,國防部隨時監控,會將相關狀況在適當時間跟國人說明。她說,政府有充分能力捍衛國家安全,我們沒必要過度恐慌。
張小月強調,任何一種威脅,對兩岸關係沒有任何正面幫助,兩岸還是應該相互釋出善意、相向而行,為整個台海和平安定共同努力、做出貢獻。
媒體詢及,我方是否透過任何管道向陸方表達抗議?張小月表示,該做的事情我們都會做,不該做的事情我們不會做,政府有信心,也有很好的掌握,我們有充足的能力,維持國家的和平穩定安全。
張小月也說,從520到現在,的確有注意到中國大陸在軍事上、外交上以及經濟面,有些動作,我們都有加以掌握,也有相關應處作為。她並重申,兩岸關係是雙方要共同努力的事,還是公開呼籲中國大陸,兩岸民眾都希望兩岸維持和平穩定發展,也都希望能夠自由交流,有互動、往來。
中共遼寧號航母編隊在11日上午7時,進入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沿台灣海峽中線以西向北航行。對此,陸委會主委張小月表示,遼寧號的行動,國安團隊都有掌握;她也說,任何一種威脅,對兩岸關係沒有任何正面幫助,兩岸應互相釋出善意。至於政府是否向陸方抗議?張小月表示,「該做的事情我們會做,不該做的事情我們不會做」。
正值總統蔡英文出訪友邦期間,中共遼寧艦的行動備受關注。張小月今在陸委會年終記者會上指出,遼寧號的行動,國安團隊有掌握,總統也在第一時間得到相關訊息,國防部隨時監控,會將相關狀況在適當時間跟國人說明。她說,政府有充分能力捍衛國家安全,我們沒必要過度恐慌。
張小月強調,任何一種威脅,對兩岸關係沒有任何正面幫助,兩岸還是應該相互釋出善意、相向而行,為整個台海和平安定共同努力、做出貢獻。
媒體詢及,我方是否透過任何管道向陸方表達抗議?張小月表示,該做的事情我們都會做,不該做的事情我們不會做,政府有信心,也有很好的掌握,我們有充足的能力,維持國家的和平穩定安全。
張小月也說,從520到現在,的確有注意到中國大陸在軍事上、外交上以及經濟面,有些動作,我們都有加以掌握,也有相關應處作為。她並重申,兩岸關係是雙方要共同努力的事,還是公開呼籲中國大陸,兩岸民眾都希望兩岸維持和平穩定發展,也都希望能夠自由交流,有互動、往來。
談兩岸互動 張小月:絕對不能夠滿意
對於去年520以來兩岸的互動,張小月說,「我們絕對不能夠滿意」。她指出,兩岸其實還有很多空間和可能,但還是必須要雙方共同努力,要再次公開呼籲對岸,面對兩岸當前狀況,用更多創意共同思考,找到互動的新模式。
總統蔡英文日前與媒體記者茶敘,並發表年終談話,談到兩岸關係時,蔡英文說,明年兩岸關係能否峰迴路轉,將取決於我們的耐心和堅定的信念。另一方面,也將取決於北京當局如何看待兩岸關係的未來,是否也願意承擔起責任,以新的思維和做法,共同擘劃兩岸互動新模式,來回應兩岸人民及區域內所有成員,對和平發展的共同期待。
張小月11日在年終記者會上,也提及兩岸互動新模式,並在回答媒體提問時,不斷強調兩岸要「求同存異」。她提到,從去年520至今,政府向對岸釋出許多善意,像是堅持中華民國憲法、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以及其他相關法律,來追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也尊重1992年,兩岸會談的歷史事實,很可惜直到今天,都還沒得到對岸善意回應。
她表示,很多問題應要雙方面對面溝通,增加彼此了解,避免誤會和誤判,期待新的一年對岸能有新的思考,一起為兩岸和平穩定共同努力。
另方面,張小月在記者會上提到至少20餘次的「求同存異」。她表示,「同」就是1992年兩岸會談的歷史事實,以及從1992年到現在,所達成的共同認知和諒解,政府也珍惜兩岸過去20多年來溝通交流,所達成的成果,這就是共同利益、共同認知。
張小月也強調,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對岸一直把我們當成他們的一部分,台灣人民不能接受,但兩岸問題就是要化不可能為可能,要在不可能找到一個可行的方式;30年來兩岸累積了很多模式和經驗,大家都可以冷靜思考、再想想,她對未來還是秉持審慎、樂觀的態度,「路是人走出來的」。
總統蔡英文日前與媒體記者茶敘,並發表年終談話,談到兩岸關係時,蔡英文說,明年兩岸關係能否峰迴路轉,將取決於我們的耐心和堅定的信念。另一方面,也將取決於北京當局如何看待兩岸關係的未來,是否也願意承擔起責任,以新的思維和做法,共同擘劃兩岸互動新模式,來回應兩岸人民及區域內所有成員,對和平發展的共同期待。
張小月11日在年終記者會上,也提及兩岸互動新模式,並在回答媒體提問時,不斷強調兩岸要「求同存異」。她提到,從去年520至今,政府向對岸釋出許多善意,像是堅持中華民國憲法、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以及其他相關法律,來追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也尊重1992年,兩岸會談的歷史事實,很可惜直到今天,都還沒得到對岸善意回應。
她表示,很多問題應要雙方面對面溝通,增加彼此了解,避免誤會和誤判,期待新的一年對岸能有新的思考,一起為兩岸和平穩定共同努力。
另方面,張小月在記者會上提到至少20餘次的「求同存異」。她表示,「同」就是1992年兩岸會談的歷史事實,以及從1992年到現在,所達成的共同認知和諒解,政府也珍惜兩岸過去20多年來溝通交流,所達成的成果,這就是共同利益、共同認知。
張小月也強調,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對岸一直把我們當成他們的一部分,台灣人民不能接受,但兩岸問題就是要化不可能為可能,要在不可能找到一個可行的方式;30年來兩岸累積了很多模式和經驗,大家都可以冷靜思考、再想想,她對未來還是秉持審慎、樂觀的態度,「路是人走出來的」。
你可能也想知道》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