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鬆綁早自習 高中生表贊成 老師盼整體考量

2016-12-02 18:13:06
689
教育部昨天公布高中在校作息注意事項,至少2天讓學生規劃,並決定是否參加8時前早自習等活動,不論是否參加,都不能記缺勤,預計106學年實施。至於國中小作息是否要調整,則交由地方政府決定。
教部鬆綁早自習 高中至少2天可自主決定
中央社報導,教育部昨天公布高中在校作息注意事項,至少2天讓學生規劃,並決定是否參加8時前早自習等活動,不論是否參加,都不能記缺勤,預計106學年實施。
日前有網友在公共政策網路平台提案「目前台灣高中生普遍睡眠不足,高中生上學時間應延遲」議題,教育部因此召開諮詢委員會議、公聽會等蒐集各方意見,昨天公布「教育部主管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在校作息時間規劃注意事項」。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組長楊國隆表示,總綱規定高中每週上35節課,以上課5天計算,每天約7節課,若有第8節課或其他需求,要報主管機關核定,因此8時以後第1節課才開始登記出缺勤狀況。
楊國隆指出,各校可以在上午第1節上課前,實施非學習節數的活動,屬於全校集合的活動,如升旗等,每週以不超過2日為原則,另外每週應至少安排2日,由學生自主規劃並決定是否參加,因此剩下2至3天,可以班級為單位,決定是否到校參加早自習等活動。
不論是全校性活動或是班級性的早自習等活動,楊國隆表示,這些都屬於非學習節數活動的參與狀況,不得列入出缺席紀錄,但可以視情節,採取適當的正向輔導管教措施。
楊國隆表示,在校作息時間規劃注意事項提供高中職學校參考,希望最快106學年可以實施,至於市立高中職,屬於各地方政府管轄,但也希望能參考這份注意事項。
日前有網友在公共政策網路平台提案「目前台灣高中生普遍睡眠不足,高中生上學時間應延遲」議題,教育部因此召開諮詢委員會議、公聽會等蒐集各方意見,昨天公布「教育部主管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在校作息時間規劃注意事項」。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組長楊國隆表示,總綱規定高中每週上35節課,以上課5天計算,每天約7節課,若有第8節課或其他需求,要報主管機關核定,因此8時以後第1節課才開始登記出缺勤狀況。
楊國隆指出,各校可以在上午第1節上課前,實施非學習節數的活動,屬於全校集合的活動,如升旗等,每週以不超過2日為原則,另外每週應至少安排2日,由學生自主規劃並決定是否參加,因此剩下2至3天,可以班級為單位,決定是否到校參加早自習等活動。
不論是全校性活動或是班級性的早自習等活動,楊國隆表示,這些都屬於非學習節數活動的參與狀況,不得列入出缺席紀錄,但可以視情節,採取適當的正向輔導管教措施。
楊國隆表示,在校作息時間規劃注意事項提供高中職學校參考,希望最快106學年可以實施,至於市立高中職,屬於各地方政府管轄,但也希望能參考這份注意事項。
鬆綁國中小早自習 教部:地方政府決定
中央社台北報導,教育部昨天表示,未來高中每週至少兩天,可由學生自主規劃並決定是否參加早上8時前的早自習等活動,至於國中小作息是否要調整,則交由地方政府決定。
至於國中小部分,楊國隆表示,由於國中小的主管機關是地方政府,因此是否調整國中小作息時間,屬於地方政府權責,教育部也將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在校作息時間規劃注意事項提供地方政府參考,至於是否調整國中小作息時間,則由地方政府決定。
至於國中小部分,楊國隆表示,由於國中小的主管機關是地方政府,因此是否調整國中小作息時間,屬於地方政府權責,教育部也將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在校作息時間規劃注意事項提供地方政府參考,至於是否調整國中小作息時間,則由地方政府決定。
教育部鬆綁早自習 高中生多表贊成
據中央社,教育部昨天公布高中在校作息注意事項,至少2天讓學生規劃,並決定是否參加8點前早自習等活動。高中生多對這項新措施表示贊同。
彰化高中三年級的劉彥邵說,支持教育部規定,因為有同學家住得很遠,為了要趕7時半到校,通常5時半就得起床,到校後有的人也是在睡覺。而且學校8時前也開放,有心想要早自習可以自行選擇提早到校;真想要自習,可以利用其他時間,半小時差別不大。
屏東陸興高中高三生朱羽翔認為,早自習鬆綁,優點是可以讓遠地的同學有較充足的時間。缺點則是早自習原本是讓一早浮躁心情先沈澱,好進入上課狀況;鬆綁後上課心情可能會受影響。
台中中港高中二年級陳宜伶,家就住在學校附近,每天上學僅需10分鐘路程。她說,通常利用早自修時間,自己先預習功課,培養上課的情緒,以後還是會在7點就到校,持續晨讀的習慣。
中港高中二年級邱泓誌表示,家住在大雅,每天早上需花30分鐘搭車,但他很喜歡每天早自習和同學一起念書的感覺,除了預習功課外,還可沉澱心情準備上課,往後仍然會早到校預習功課。
台中文華高中三年級的吳姓女同學說,支持這個做法,現在每天幾乎都睡不飽;如果一週能有2天彈性到校時間,睡得飽一點、精神能好一點,對學習更有幫助。
高雄某私立高中的王姓男同學表示,晚上下課回家已很晚,再準備功課後上床睡都已經深夜了,不用參加早上8時前的早自習可以睡晚一點。不過,他也說,都是由爸爸上班開車時同時搭便車上學,如果不參加早自習,就要自己想辦法上學。
就讀新北某高中的王姓學生表示,一早出門趕學校專車,稍不小心就會錯過,若另搭其他公車還要轉車,浪費不少時間仍可能遲到,晚上補完習再做作業後,上床睡覺時已是半夜,若能晚到學校就太好了。
就讀苗栗一所高中的高一戴姓學生聽到消息,並無特別反應。她說,因為住家距離學校較遠,每天必須比其他同學更早起「趕搭校車」,而校車時間是固定的,「最後結果不是一樣嗎?」
彰化高中三年級的劉彥邵說,支持教育部規定,因為有同學家住得很遠,為了要趕7時半到校,通常5時半就得起床,到校後有的人也是在睡覺。而且學校8時前也開放,有心想要早自習可以自行選擇提早到校;真想要自習,可以利用其他時間,半小時差別不大。
屏東陸興高中高三生朱羽翔認為,早自習鬆綁,優點是可以讓遠地的同學有較充足的時間。缺點則是早自習原本是讓一早浮躁心情先沈澱,好進入上課狀況;鬆綁後上課心情可能會受影響。
台中中港高中二年級陳宜伶,家就住在學校附近,每天上學僅需10分鐘路程。她說,通常利用早自修時間,自己先預習功課,培養上課的情緒,以後還是會在7點就到校,持續晨讀的習慣。
中港高中二年級邱泓誌表示,家住在大雅,每天早上需花30分鐘搭車,但他很喜歡每天早自習和同學一起念書的感覺,除了預習功課外,還可沉澱心情準備上課,往後仍然會早到校預習功課。
台中文華高中三年級的吳姓女同學說,支持這個做法,現在每天幾乎都睡不飽;如果一週能有2天彈性到校時間,睡得飽一點、精神能好一點,對學習更有幫助。
高雄某私立高中的王姓男同學表示,晚上下課回家已很晚,再準備功課後上床睡都已經深夜了,不用參加早上8時前的早自習可以睡晚一點。不過,他也說,都是由爸爸上班開車時同時搭便車上學,如果不參加早自習,就要自己想辦法上學。
就讀新北某高中的王姓學生表示,一早出門趕學校專車,稍不小心就會錯過,若另搭其他公車還要轉車,浪費不少時間仍可能遲到,晚上補完習再做作業後,上床睡覺時已是半夜,若能晚到學校就太好了。
就讀苗栗一所高中的高一戴姓學生聽到消息,並無特別反應。她說,因為住家距離學校較遠,每天必須比其他同學更早起「趕搭校車」,而校車時間是固定的,「最後結果不是一樣嗎?」
高中生早自習鬆綁 老師盼有整體考量
中央社電,教育部昨天公布高中在校作息注意事項,至少2天讓學生規劃,並決定是否參加8時前早自習等活動。老師們對新制看法,認為還應就是否課業壓力過重、課程安排與校安等因素做整體考量。
桃園市復旦中學副校長林繼生表示,教育部的新思維是考量學生的負荷,但8時上課是全校一致性,或者不同年級有不同的標準,這中間也牽涉到各年級課程安排的問題,如果能讓學生選擇慢一點到校,則牽扯到家長接送問題;「學生可晚點上學,家長是否可照舊提早送到學校」,也牽涉到提早到校的校園安全問題。
林繼生說,考量學生是否疲累或是負荷過大,應該要一併考量是否因為功課過重,還是其他的補習等雜務。如果是課程問題負荷量太重,應該回歸到本質,包括在課綱上的調整與作業上的內容,還是課外補習所造成,這些都須要一併考量。
花蓮高中學生家長湯平支持這項鬆綁計畫,因為高三的孩子,學校考試很多,每天晚上讀書到深夜,睡眠時間只有5個多小時;孩子正值成長階段,睡眠時間不足,上課昏昏沉沉,讀書效果不好,甚至會打瞌睡。
湯平表示,初期以1週2天可由學生自主決定,再由學校檢測,是否因此提升學生學習力,之後再增加天數;而且建議應由高中向下延伸至國中、國小階段。
台中中港高中教務主任歐靜瑜表示,因學校位處市郊區,許多住在市區的學生每天花在通勤的時間長,早自修的時間多讓學生用來做上課前的預習準備,目前校內也有開放學生申請免早讀。
歐靜瑜指出,與其累積遲到次數再來處罰學生,每週2天8時後到校,就可以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藉此讓學生學會自主管理,而非接受學校一味的約束、限制,讓學生有機會成長!
屏東女中教學組長林素梅表示,目前屏女早自習時間用來打掃和早自習,每週有1天用來做週考,教育部鬆綁早自習後,未來學校的打掃和週考時間安排是學校要克服的困難。
澎湖唯一的國立馬公高中校長黃肇國表示,未來教育部新措施,對學校的作息影響不大,只有略作調整,學生可省了早自習,至於校內班級的一些打掃與環境整理等工作,可能就要利用其他時間來打掃了。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兼授智慧財產權的孫健萍博士關心學生教育議題,他認為教育部應將每週5天的早自習、朝會、班會到校時間全面延後15分鐘,5天一致切齊,對師生與家長安排時間及兼顧學生睡眠與通勤安全,都比較理想。
也有老師持不同立場。基隆市二信高中校長林立認為「可行性不高」,學校曾估算約有4成5的學生搭專車,加上有不少家長一同委請小巴士接送孩子,估計約有7成學生搭車上下課,若貿然實施,學生要付出更多時間、金錢自行通勤。
林立說,學生睡眠不足「不是早起的問題,而是晚睡」,應該要鼓勵學生早睡早起,這個制度等於要讓學生晚點起床,但如果學生依舊晚睡,問題也無法解決。
從事中學教職30年、曾任行政工作的雲林張姓教師也持類似觀點。他認為,只因為學生睡眠太少,就取消早自習,這種規定明顯與睡眠充實與否無關,與早自習是否存在無關,學生還是要在時間內到校。
學生睡眠充足與否,根本是在放學後的時間規劃管理問題。現在學生因為功課壓力大,參加課輔補習者居多數,若再加上晚上時間沒有真正規劃讀書,而是花在打電動、上網聊天,那再怎樣都睡不足。
國立台南女中一位老師說,支持學生早點到校,但到校不一定要考試或晨間閱讀;研究顯示。晨間運動可以加強學生的學習專注力,若學生在上午8時前到校,留下緩衝時間,可由校方規劃讓學生運動。
在私立高中任職的彭老師則認為,每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同,學生提早到校自習,可以幫助慢慢進入一天的學習狀態。且學校有超過一半的學生搭乘校車,此政策勢必導致路線與搭車時間錯亂等問題;較晚到校學生也較難掌握動態,認為配套與對策尚未周到,擔心執行後會「一團亂」。
也有離島高中主任指出,離島學生的PR值落差太大,從10到90幾都有,早自習通常是用來考試或補課,如果時間縮短或取消早自習茲事體大,而且是否意味也要晚下課?學校會視教育部的配套措施,再討論如何因應。
【圖片來源:中央社檔案照片】
桃園市復旦中學副校長林繼生表示,教育部的新思維是考量學生的負荷,但8時上課是全校一致性,或者不同年級有不同的標準,這中間也牽涉到各年級課程安排的問題,如果能讓學生選擇慢一點到校,則牽扯到家長接送問題;「學生可晚點上學,家長是否可照舊提早送到學校」,也牽涉到提早到校的校園安全問題。
林繼生說,考量學生是否疲累或是負荷過大,應該要一併考量是否因為功課過重,還是其他的補習等雜務。如果是課程問題負荷量太重,應該回歸到本質,包括在課綱上的調整與作業上的內容,還是課外補習所造成,這些都須要一併考量。
花蓮高中學生家長湯平支持這項鬆綁計畫,因為高三的孩子,學校考試很多,每天晚上讀書到深夜,睡眠時間只有5個多小時;孩子正值成長階段,睡眠時間不足,上課昏昏沉沉,讀書效果不好,甚至會打瞌睡。
湯平表示,初期以1週2天可由學生自主決定,再由學校檢測,是否因此提升學生學習力,之後再增加天數;而且建議應由高中向下延伸至國中、國小階段。
台中中港高中教務主任歐靜瑜表示,因學校位處市郊區,許多住在市區的學生每天花在通勤的時間長,早自修的時間多讓學生用來做上課前的預習準備,目前校內也有開放學生申請免早讀。
歐靜瑜指出,與其累積遲到次數再來處罰學生,每週2天8時後到校,就可以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藉此讓學生學會自主管理,而非接受學校一味的約束、限制,讓學生有機會成長!
屏東女中教學組長林素梅表示,目前屏女早自習時間用來打掃和早自習,每週有1天用來做週考,教育部鬆綁早自習後,未來學校的打掃和週考時間安排是學校要克服的困難。
澎湖唯一的國立馬公高中校長黃肇國表示,未來教育部新措施,對學校的作息影響不大,只有略作調整,學生可省了早自習,至於校內班級的一些打掃與環境整理等工作,可能就要利用其他時間來打掃了。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兼授智慧財產權的孫健萍博士關心學生教育議題,他認為教育部應將每週5天的早自習、朝會、班會到校時間全面延後15分鐘,5天一致切齊,對師生與家長安排時間及兼顧學生睡眠與通勤安全,都比較理想。
也有老師持不同立場。基隆市二信高中校長林立認為「可行性不高」,學校曾估算約有4成5的學生搭專車,加上有不少家長一同委請小巴士接送孩子,估計約有7成學生搭車上下課,若貿然實施,學生要付出更多時間、金錢自行通勤。
林立說,學生睡眠不足「不是早起的問題,而是晚睡」,應該要鼓勵學生早睡早起,這個制度等於要讓學生晚點起床,但如果學生依舊晚睡,問題也無法解決。
從事中學教職30年、曾任行政工作的雲林張姓教師也持類似觀點。他認為,只因為學生睡眠太少,就取消早自習,這種規定明顯與睡眠充實與否無關,與早自習是否存在無關,學生還是要在時間內到校。
學生睡眠充足與否,根本是在放學後的時間規劃管理問題。現在學生因為功課壓力大,參加課輔補習者居多數,若再加上晚上時間沒有真正規劃讀書,而是花在打電動、上網聊天,那再怎樣都睡不足。
國立台南女中一位老師說,支持學生早點到校,但到校不一定要考試或晨間閱讀;研究顯示。晨間運動可以加強學生的學習專注力,若學生在上午8時前到校,留下緩衝時間,可由校方規劃讓學生運動。
在私立高中任職的彭老師則認為,每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同,學生提早到校自習,可以幫助慢慢進入一天的學習狀態。且學校有超過一半的學生搭乘校車,此政策勢必導致路線與搭車時間錯亂等問題;較晚到校學生也較難掌握動態,認為配套與對策尚未周到,擔心執行後會「一團亂」。
也有離島高中主任指出,離島學生的PR值落差太大,從10到90幾都有,早自習通常是用來考試或補課,如果時間縮短或取消早自習茲事體大,而且是否意味也要晚下課?學校會視教育部的配套措施,再討論如何因應。
【圖片來源:中央社檔案照片】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