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道部道歉

2011-07-19 11:46:37   998

數日內連發故障,讓投入運營半個月的京滬高鐵成為輿論和各界關注的焦點。高鐵是否安全可靠,能否經得起各種



數日內連發故障,讓投入運營半個月的京滬高鐵成為輿論和各界關注的焦點。

高鐵是否安全可靠,能否經得起各種複雜環境和惡劣條件的檢驗?高鐵服務品質是否和高票價匹配,“鐵老 大”有沒有真正為旅客著想?在一片質疑聲中,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14日透過媒體“向大家真誠致歉”,稱“近幾天連續發生故障,影響列車正常運行,耽誤 了很多旅客的時間”,並表示,“鐵路部門正竭盡全力以最快的速度走出京滬高鐵開通後故障相對集中期,希望大家理解和支持我們”。

在和網友近一個半小時的線上交流中,王勇平主要講了三方面內容。其一,京滬高鐵近來接連發生的故障雖然對運行秩序影響較大,但並不影響安全;其二,故障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設備處於磨合期”。其三,鐵道部將採取有效措施,確保京滬高鐵運行安全有序。

王勇平的解釋,同此前各方專家的說法大體相同。

日本拓殖大學教授王曙光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行駛中的列車遭遇雷雨在任何國家都是無法避免的,這種情況不能稱為“故障”,更不是“事故”,而是一種突發的自然現象。

王曙光說,衡量技術是否過硬的關鍵標準是緊急情況發生後的處理方式。無論日本還是法國,目前世界上擁有高速鐵路的國家中出現類似問題後的第一反應都是自動斷電。從這個角度來說,因雷雨而斷電,正好證明高鐵在安全領域是值得信賴的。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同樣提到了“磨合期”的問題。他表示,京滬高鐵這樣的長度和速度在世界範圍內還沒有先例,而高鐵運營所要求的各個環節精度又很高。因此,京滬高鐵在運營後需要經過一段磨合期來提高其穩定運行的技術和經驗。

雖然發言人的解釋並不新鮮,但“鐵老大”道歉的態度還是為其贏得“加分”。有媒體記者表示,聽了鐵路部門官員的解釋,感覺京滬高鐵過去十多天的幾次停運是鐵路部門在保安全上的謹慎造成的。如果是這樣,還算好,坐滿了人的交通工具,安全絕對是第一位的,情願他們謹慎點。

在14日的交流中,王勇平提出將通過“開展京滬高鐵安全大檢查”、“全面檢查設備設施隱患”等四大方 案來改變當下故障頻發的態勢。但不少網友指出,確保安全是最重要但也是最基礎的事項,高鐵要讓大家放心舒心乘坐,在故障防範、服務態度、配套設施、客戶權 益損失賠償等方面的水準也必須儘快提高和完善。有媒體在鐵道部新聞發言人溝通會後稱,日本新幹線對於晚點超過兩小時有減免票價等舉措,並認為京滬高鐵也應 “見賢思齊”。

未來,輿論對於高鐵關注的熱度還將持續下去。鐵路部門能夠直面公眾質疑,公開道歉,已經向著解決問題 的方向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但這也僅僅是第一步,只有在實際運營中切實保障千千萬萬乘客平安順利出行,而不是三天兩頭出事,才能為高鐵贏得足夠的信任。正如有網友所說,“希望道歉不要停留在嘴上,儘快度過磨合期才是關鍵。”

【中新網】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