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剛來一年 小六女童嚐禁果

2016-09-22 13:19:39
492
一名12歲小六女童月經剛來一年,和小男友偷嚐禁果2次都未避孕,直到父母發現她月經異常就診,才發現竟懷孕18週,胎兒已如巴掌般大,最後決定引產。醫師呼籲男性要全程戴保險套,不可等到射精前才戴,女性也可利用口服避孕藥或子宮投藥系統,給予雙重防護,避免釀成憾事。
中央社報導,一名12歲小六女童月經剛來一年,和小男友偷嚐禁果2次都未避孕,直到父母發現她月經異常就診,才發現竟懷孕18週,胎兒已如巴掌般大,最後決定引產。
收治女童的淡水馬偕醫院婦產科醫師翁嘉穗表示,近年愈來愈多年僅14、16歲的少女在非預期情況下懷孕,一問之下才發現,多數人都有避孕觀念,卻心存僥倖認為一兩次不會「中獎」,而未避孕。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青少女小組召集人蔡永杰表示,台灣每年約有3000名未滿20歲的小媽媽,這些「小媽媽」可能還在就學階段,或是還沒有當媽媽的心理準備,恐影響日後的身心健康、經濟能力及提高社會成本,因此建立正確的避孕觀念及提供有效的避孕工具就顯得相當重要。
不少年輕人常受到網路資訊誤導,認為只要算安全期、體外射精甚至事後洗澡,就能避免懷孕,蔡永杰說,這些都是不正確的避孕方法,他呼籲男性要全程戴保險套,不可等到射精前才戴,女性也可利用口服避孕藥或子宮投藥系統,給予「雙重防護」,避免釀成憾事。
【圖片來源:中央社】
收治女童的淡水馬偕醫院婦產科醫師翁嘉穗表示,近年愈來愈多年僅14、16歲的少女在非預期情況下懷孕,一問之下才發現,多數人都有避孕觀念,卻心存僥倖認為一兩次不會「中獎」,而未避孕。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青少女小組召集人蔡永杰表示,台灣每年約有3000名未滿20歲的小媽媽,這些「小媽媽」可能還在就學階段,或是還沒有當媽媽的心理準備,恐影響日後的身心健康、經濟能力及提高社會成本,因此建立正確的避孕觀念及提供有效的避孕工具就顯得相當重要。
不少年輕人常受到網路資訊誤導,認為只要算安全期、體外射精甚至事後洗澡,就能避免懷孕,蔡永杰說,這些都是不正確的避孕方法,他呼籲男性要全程戴保險套,不可等到射精前才戴,女性也可利用口服避孕藥或子宮投藥系統,給予「雙重防護」,避免釀成憾事。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