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難 成功機率不比搶銀行高

2016-09-21 18:35:45
617
台灣大學創意創業中心和創新設計學院聯手打造首屆創創挑戰賽,舉行啟動儀式,校長楊泮池、台大創意創業中心主任李吉仁等人出席,台灣矽谷創業家協會理事長趙式隆表示,創業成功的機率不見得比搶銀行高,錯一個部分就可能全部0分。
台大創創挑戰賽 800萬獎金助圓創業夢
中央社21日報導,創業不是夢,台大舉辦首屆創創挑戰賽,不限年齡、職業都可參加,競賽總獎金高達新台幣800萬元,希望協助創業團隊從發想、實踐到產品化,實現自己的創業夢。
台灣大學創意創業中心和創新設計學院聯手打造首屆「創創挑戰賽」,今天舉行啟動儀式,校長楊泮池、台大創意創業中心主任李吉仁、台大創新設計學院執行長郭大維等人出席。
楊泮池表示,台大一直希望學生能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要只是抱怨,因此希望建構一個平台,不只為台大學生,而是為所有台灣學生,都能透過此平台發揮想像力,同時進一步實踐想法。
雖然現在已有很多相關設計、創業等競賽,楊泮池表示,一直辦競賽並不能解決問題,競賽不是結束,競賽完後如何讓想法實踐、產品化才是重點,如果能導入有經驗的人從旁協助,就能讓學生少走很多冤枉路。
李吉仁指出,創業的終極價值在於解決社會面臨的問題,台大創創挑戰賽只是過程,而是希望透過競賽讓大家實踐學習,挑戰賽過程長達7個月,初期希望號召超過500名挑戰者加入,在競賽社群中討論進而組成團隊,再透過構想營、實作營、轉化營等,從設計思考到製造到導入商業模式。
李吉仁指出,挑戰賽不限年齡學歷,只要不是已成立公司者或是曾拿到超過100萬以上創業獎金者,都可以參加挑戰賽,主題包括智慧生活、健康醫療、永續環境、社會文化、食品與農業,每個階段會有不同驗證獎金,最後優勝5隊可獲80萬元獎金,挑戰賽總獎金高達800萬元。
台大創創挑戰賽自今天正式啟動,10月6日開放個人與團隊登錄,開始提案徵件,11月19日公布書面評選結果,之後安排構想營、實作營和轉化營,預計明年4月進行最終決選。
台灣大學創意創業中心和創新設計學院聯手打造首屆「創創挑戰賽」,今天舉行啟動儀式,校長楊泮池、台大創意創業中心主任李吉仁、台大創新設計學院執行長郭大維等人出席。
楊泮池表示,台大一直希望學生能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要只是抱怨,因此希望建構一個平台,不只為台大學生,而是為所有台灣學生,都能透過此平台發揮想像力,同時進一步實踐想法。
雖然現在已有很多相關設計、創業等競賽,楊泮池表示,一直辦競賽並不能解決問題,競賽不是結束,競賽完後如何讓想法實踐、產品化才是重點,如果能導入有經驗的人從旁協助,就能讓學生少走很多冤枉路。
李吉仁指出,創業的終極價值在於解決社會面臨的問題,台大創創挑戰賽只是過程,而是希望透過競賽讓大家實踐學習,挑戰賽過程長達7個月,初期希望號召超過500名挑戰者加入,在競賽社群中討論進而組成團隊,再透過構想營、實作營、轉化營等,從設計思考到製造到導入商業模式。
李吉仁指出,挑戰賽不限年齡學歷,只要不是已成立公司者或是曾拿到超過100萬以上創業獎金者,都可以參加挑戰賽,主題包括智慧生活、健康醫療、永續環境、社會文化、食品與農業,每個階段會有不同驗證獎金,最後優勝5隊可獲80萬元獎金,挑戰賽總獎金高達800萬元。
台大創創挑戰賽自今天正式啟動,10月6日開放個人與團隊登錄,開始提案徵件,11月19日公布書面評選結果,之後安排構想營、實作營和轉化營,預計明年4月進行最終決選。
創業難 成功機率不比搶銀行高
中央社報導,創業成為現代年輕人的夢想之一,台灣矽谷創業家協會理事長趙式隆今天表示,創業成功的機率不見得比搶銀行高,錯一個部分就可能全部0分。
趙式隆表示,創業很像搶銀行,不但要有好的計畫、好的團隊,還要有執行力和機動力,即使成功後還是有可能被黑吃黑,創業成功雖然可以美夢成真,有錢、有名、還可以自我實現,但也很可能失敗,創業成功的機率不見得比搶銀行高。
曾多次在創業競賽中獲獎的趙式隆指出,參加創業比賽,市場就是最大的評審,以前在學校都是加法思維,就像考卷有10題,即使1題不會,還是有90分,但在外面創業,只要錯一個部分可能就是0分,這次台大創創挑戰賽拉大格局,邀請大家一起加入,更提供許多關鍵資源,能幫助新創團隊累積更多實戰經驗。
李吉仁表示,創創挑戰賽的終點不是設計,而是市場價值,希望鼓勵年輕人找到創業機會,參賽隊伍不只從過程中驗證創業的想法,還要動手實作,優勝者不只能獲得創業獎金,還有機會前進美國矽谷,連接國際資源,去看看大市場的經驗。
楊泮池也表示,過去台大曾送校內新創團隊到矽谷培訓,學生曾當面告訴他「到了矽谷才知道世界有多大」,也啟發創業要以全世界為目標,不能只想著台灣2300萬人,在矽谷培訓期間,也幫助新創團隊的想法更務實,更進一步產業化。
【圖片來源:中央社】
趙式隆表示,創業很像搶銀行,不但要有好的計畫、好的團隊,還要有執行力和機動力,即使成功後還是有可能被黑吃黑,創業成功雖然可以美夢成真,有錢、有名、還可以自我實現,但也很可能失敗,創業成功的機率不見得比搶銀行高。
曾多次在創業競賽中獲獎的趙式隆指出,參加創業比賽,市場就是最大的評審,以前在學校都是加法思維,就像考卷有10題,即使1題不會,還是有90分,但在外面創業,只要錯一個部分可能就是0分,這次台大創創挑戰賽拉大格局,邀請大家一起加入,更提供許多關鍵資源,能幫助新創團隊累積更多實戰經驗。
李吉仁表示,創創挑戰賽的終點不是設計,而是市場價值,希望鼓勵年輕人找到創業機會,參賽隊伍不只從過程中驗證創業的想法,還要動手實作,優勝者不只能獲得創業獎金,還有機會前進美國矽谷,連接國際資源,去看看大市場的經驗。
楊泮池也表示,過去台大曾送校內新創團隊到矽谷培訓,學生曾當面告訴他「到了矽谷才知道世界有多大」,也啟發創業要以全世界為目標,不能只想著台灣2300萬人,在矽谷培訓期間,也幫助新創團隊的想法更務實,更進一步產業化。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