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轉移腦最致命 平均壽命7.5個月

2016-09-09 11:27:17
609
台灣每天約有6人死於乳癌,一項最新研究指出,超過5成乳癌患者一旦轉移恐無法存活超過2年,以轉移到腦部最致命,僅能存活7.5個月,其次為肝、肋膜、肺、骨轉移。
中央社報導,台灣每天約有6人死於乳癌,一項最新研究指出,超過5成乳癌患者一旦轉移恐無法存活超過2年,以轉移到腦部最致命,僅能存活7.5個月,其次為肝、肋膜、肺、骨轉移。
不過,長庚紀念醫院乳癌治療中心主任陳訓徹仍鼓勵患者及家屬,「不是轉移就代表沒希望」,他曾遇過一名乳癌患者,從肋膜、肝臟、骨頭、肺臟到腦部,幾乎能轉移的都轉移了,但她不放棄希望,樂觀積極治療,抗癌至今長達16年。
林口長庚乳癌團隊2000至2012年收治1224名遠端轉移患者臨床資料,分析存活情況及高惡性乳癌的危險因子,預測轉移後2年內死亡風險,陳訓徹今天公開研究成果。
研究發現,超過5成患者於癌細胞轉移2年內死亡,其中以腦轉移最致命,平均僅能存活7.5個月,肝轉移10.8個月、肋膜轉移14.1個月、肺轉移19.6個月,骨轉移病患20.9個月。
進一步分析,發現乳癌轉移患者一旦符合5項條件,死亡風險恐增加2至3倍,包括年齡大於70歲、腦或肝轉移、轉移超過3個部位以上、三陰性乳癌、術後2年內復發等。
陳訓徹指出,過去對於治療復發或快速轉移的乳癌患者,醫界大都採取較緩和的療法,但越來越多臨床實證資料顯示,醫師必須改變治療原則,對於已經轉移至肺臟、肋膜、腦部等快速惡化乳癌患者來說,須與時間賽跑,應擬定更積極的治療策略,放手一搏。
陳訓徹說,高惡性乳癌患者如能積極治療,先採用化療,壓抑及控制遠端轉移的腫瘤,再搭配荷爾蒙療法或標靶藥物,就有機會提高患者存活期,呼籲患者及家屬別向病魔低頭。
【圖片來源:中央社】
不過,長庚紀念醫院乳癌治療中心主任陳訓徹仍鼓勵患者及家屬,「不是轉移就代表沒希望」,他曾遇過一名乳癌患者,從肋膜、肝臟、骨頭、肺臟到腦部,幾乎能轉移的都轉移了,但她不放棄希望,樂觀積極治療,抗癌至今長達16年。
林口長庚乳癌團隊2000至2012年收治1224名遠端轉移患者臨床資料,分析存活情況及高惡性乳癌的危險因子,預測轉移後2年內死亡風險,陳訓徹今天公開研究成果。
研究發現,超過5成患者於癌細胞轉移2年內死亡,其中以腦轉移最致命,平均僅能存活7.5個月,肝轉移10.8個月、肋膜轉移14.1個月、肺轉移19.6個月,骨轉移病患20.9個月。
進一步分析,發現乳癌轉移患者一旦符合5項條件,死亡風險恐增加2至3倍,包括年齡大於70歲、腦或肝轉移、轉移超過3個部位以上、三陰性乳癌、術後2年內復發等。
陳訓徹指出,過去對於治療復發或快速轉移的乳癌患者,醫界大都採取較緩和的療法,但越來越多臨床實證資料顯示,醫師必須改變治療原則,對於已經轉移至肺臟、肋膜、腦部等快速惡化乳癌患者來說,須與時間賽跑,應擬定更積極的治療策略,放手一搏。
陳訓徹說,高惡性乳癌患者如能積極治療,先採用化療,壓抑及控制遠端轉移的腫瘤,再搭配荷爾蒙療法或標靶藥物,就有機會提高患者存活期,呼籲患者及家屬別向病魔低頭。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你可能也想知道》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