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懷:蔡英文應繼續完成「未完成答卷」
.jpg)
2016-07-28 15:29:48
1121
對於蔡英文政府的兩岸政策走向大家普遍不表樂觀、不敢樂觀,認為在現階段蔡英文不會接受「九二共識」。歸納而言,台灣學者的觀點為一個字「給」,希望大陸要給蔡英文政府時間,還要給掌聲、給鼓勵,認為蔡政府未來可能會進行漸進式的調整。大陸學者觀點為一個字「要」,要蔡英文繼續完成答卷,要蔡英文言行一致。
由全國台灣研究會、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和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共同主辦的第二十五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三台會」)27日上午在四川成都順利閉幕。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所長周志懷致閉幕詞,對本屆三台會作出總結並對兩岸關係發展提出四點建議。
周志懷在致辭中表示,本屆研討會通過主題演講、小組討論、召集人匯報交流等形式進行深入探討與交流,會議取得圓滿成功。研討會主題鮮明、焦點集中,主要是關於民進黨重新執政後的台灣政局與兩岸關係。本次研討會中,與會專家學者的觀點共識大於分歧,意見都比較一致。對於兩岸關係的總體判斷普遍認為挑戰大於機遇,有學者認為兩岸關係正在走下坡,有學者認為兩岸關係正在滑向危險的邊緣,也有學者指出民進黨當局正在推動改變現狀,兩岸社會對立、民意對立的氛圍越來越濃。
對於蔡英文政府的兩岸政策走向大家普遍不表樂觀、不敢樂觀,認為在現階段蔡英文不會接受「九二共識」。歸納而言,台灣學者的觀點為一個字「給」,希望大陸要給蔡英文政府時間,還要給掌聲、給鼓勵,認為蔡政府未來可能會進行漸進式的調整。大陸學者觀點為一個字「要」,要蔡英文繼續完成答卷,要蔡英文言行一致。
對於國民黨未來的發展前景,大家普遍表示擔憂。有學者認為不知道國民黨何時能夠再起,也有聲音認為國民黨已經不值得期待。關於藍綠基本盤問題,有學者認為已經改變,也有學者指出仍未改變。另外在涉及到台灣的國際空間、兩岸經濟合作等議題時,大家都提出了很多寶貴建議,值得認真思考和總結。
周志懷認為,蔡英文的兩岸政策目前出現固化的跡象。蔡英文政府從上到下都認為520演說已經展現了台灣的最大善意,而對於大陸所講的雖然已經聽見,但似乎聽不進去也不想聽進去。但是蔡英文政府必須深思,既然自認為已經展現善意,但是為什麼大陸卻感受不到?
分析蔡英文的兩岸政策,第一就是和而不同,和是方式和路徑,不同是目的。第二是破而不補。現狀已經被打破,但是蔡英文沒有意願去修補也不想修補。第三,以小搏大。蔡英文可能想創造一個以柔克剛的兩岸博弈的新模式,這非常危險。如果不加強危機的預警與管理,兩岸關係不排除發生失控的可能。
周志懷指出,蔡英文是空心菜這一觀點已經可以調整,蔡英文已經從空心菜向半實心半空心轉變。在島內的經濟民生、年金、長照等問題上可能是空心,但是在兩岸關係發展的很多問題上已逐漸變為實心。就蔡英文到巴拿馬訪問的簽名、廢除「課綱微調」、新南向政策、限制馬英九訪問香港、限制陸配「六改四」、「轉型正義」清算國民黨等一系列問題來看,在兩岸關係問題上蔡英文已不是空心,一系列實際舉動已經不是要維持現狀。
針對未來兩岸關係發展,周志懷提出四點建議。第一,蔡英文及其團隊在兩岸政策調整上應當繼續往前走。民進黨的政策調整,歷來不是取決於大陸或美國的壓力,而是取決於選舉的壓力,與選舉緊密掛鈎。李登輝主政時期是處於弱勢地位,陳水扁第一任也是處於極端弱勢地位。但現在蔡英文的政治基礎與李扁時期完全不同,蔡英文及其團隊在兩岸政策的實際調整上應該抓緊邁出實際步伐。
第二,民進黨及蔡英文不要再向大陸打民意牌和民主牌。有人認為「九二共識」在島內支持度不高,所以蔡英文沒有必要接受「九二共識」。但是假如現在島內都主張「台獨」,蔡英文真的敢搞「台獨」嗎?不能借口民意不接受「九二共識」,蔡英文就不接受「九二共識」。況且又有哪個民意調查就表明台灣民眾不接受「九二共識」?從李登輝、陳水扁甚至包括馬英九,都曾拿民意、民主做擋箭牌,實踐證明都是蒼白無力的,打所謂的民意牌、民主牌已經過時。
第三,民進黨要放棄「逢中必反」。過去民進黨反馬、反國民黨、反中,現在馬英九已經卸任,國民黨也已潰不成軍,民進黨就剩下反中牌可打,似乎台灣如今所有的問題大陸都是萬惡之源。但民進黨要清楚,「逢中必反」的路線必須放棄。
第四,蔡英文應該繼續完成答卷。「九二共識」無法回避,這是兩岸兩會協商談判的基礎,也是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聯繫機制的政治基礎。蔡英文曾經在擔任「陸委會」主委時也表示,一個中國是無法回避的。對於520就職演講大陸沒有關上大門,只是表示答卷沒有完成,還可以繼續作答,「未完成的答卷」就是大陸對台灣釋放的最大善意。
周志懷表示,除了「九二共識」之外,蔡英文還可以回答幾個具體問題。第一,蔡英文一直表示要「維持現狀」,但經過兩個多月的檢驗,蔡英文的維持現狀政策是失敗的,兩岸關係實際上已經發生變化。兩岸交流合作的制度化框架、兩岸關係和平紅利都已發生改變,蔡英文政府已經改變了馬英九執政時期兩岸和平穩定的現狀,改變了兩岸的互利互惠,也改變了兩岸的相向而行。兩岸間的衝突與對抗性明顯增加,兩岸的政策互信基礎遭到了破壞。蔡英文應回答現在兩岸的現狀有沒有改變,到底要如何維持現狀。
第二,繼續回答兩岸之間的同異到底是什麼。蔡英文強調會在既有的政治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她對於既有政治基礎的解讀中,包含的關鍵元素之一就是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以及雙方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兩岸的差異彼此都很清楚,蔡英文就要回答,到底兩岸相同之處在哪裡?
第三,蔡英文在競選前表示,要保持大陸政策的一致性、可預測性和可持續性。她當選後一再強調兩岸關係的穩定是雙方的共同責任。既然是雙方的共同責任,台灣的責任是什麼?台灣應如何來繼續承擔這些責任?蔡英文需要在這些具體問題上繼續完成答卷。
【中評社/記者 金裕超】
周志懷在致辭中表示,本屆研討會通過主題演講、小組討論、召集人匯報交流等形式進行深入探討與交流,會議取得圓滿成功。研討會主題鮮明、焦點集中,主要是關於民進黨重新執政後的台灣政局與兩岸關係。本次研討會中,與會專家學者的觀點共識大於分歧,意見都比較一致。對於兩岸關係的總體判斷普遍認為挑戰大於機遇,有學者認為兩岸關係正在走下坡,有學者認為兩岸關係正在滑向危險的邊緣,也有學者指出民進黨當局正在推動改變現狀,兩岸社會對立、民意對立的氛圍越來越濃。
對於蔡英文政府的兩岸政策走向大家普遍不表樂觀、不敢樂觀,認為在現階段蔡英文不會接受「九二共識」。歸納而言,台灣學者的觀點為一個字「給」,希望大陸要給蔡英文政府時間,還要給掌聲、給鼓勵,認為蔡政府未來可能會進行漸進式的調整。大陸學者觀點為一個字「要」,要蔡英文繼續完成答卷,要蔡英文言行一致。
對於國民黨未來的發展前景,大家普遍表示擔憂。有學者認為不知道國民黨何時能夠再起,也有聲音認為國民黨已經不值得期待。關於藍綠基本盤問題,有學者認為已經改變,也有學者指出仍未改變。另外在涉及到台灣的國際空間、兩岸經濟合作等議題時,大家都提出了很多寶貴建議,值得認真思考和總結。
周志懷認為,蔡英文的兩岸政策目前出現固化的跡象。蔡英文政府從上到下都認為520演說已經展現了台灣的最大善意,而對於大陸所講的雖然已經聽見,但似乎聽不進去也不想聽進去。但是蔡英文政府必須深思,既然自認為已經展現善意,但是為什麼大陸卻感受不到?
分析蔡英文的兩岸政策,第一就是和而不同,和是方式和路徑,不同是目的。第二是破而不補。現狀已經被打破,但是蔡英文沒有意願去修補也不想修補。第三,以小搏大。蔡英文可能想創造一個以柔克剛的兩岸博弈的新模式,這非常危險。如果不加強危機的預警與管理,兩岸關係不排除發生失控的可能。
周志懷指出,蔡英文是空心菜這一觀點已經可以調整,蔡英文已經從空心菜向半實心半空心轉變。在島內的經濟民生、年金、長照等問題上可能是空心,但是在兩岸關係發展的很多問題上已逐漸變為實心。就蔡英文到巴拿馬訪問的簽名、廢除「課綱微調」、新南向政策、限制馬英九訪問香港、限制陸配「六改四」、「轉型正義」清算國民黨等一系列問題來看,在兩岸關係問題上蔡英文已不是空心,一系列實際舉動已經不是要維持現狀。
針對未來兩岸關係發展,周志懷提出四點建議。第一,蔡英文及其團隊在兩岸政策調整上應當繼續往前走。民進黨的政策調整,歷來不是取決於大陸或美國的壓力,而是取決於選舉的壓力,與選舉緊密掛鈎。李登輝主政時期是處於弱勢地位,陳水扁第一任也是處於極端弱勢地位。但現在蔡英文的政治基礎與李扁時期完全不同,蔡英文及其團隊在兩岸政策的實際調整上應該抓緊邁出實際步伐。
第二,民進黨及蔡英文不要再向大陸打民意牌和民主牌。有人認為「九二共識」在島內支持度不高,所以蔡英文沒有必要接受「九二共識」。但是假如現在島內都主張「台獨」,蔡英文真的敢搞「台獨」嗎?不能借口民意不接受「九二共識」,蔡英文就不接受「九二共識」。況且又有哪個民意調查就表明台灣民眾不接受「九二共識」?從李登輝、陳水扁甚至包括馬英九,都曾拿民意、民主做擋箭牌,實踐證明都是蒼白無力的,打所謂的民意牌、民主牌已經過時。
第三,民進黨要放棄「逢中必反」。過去民進黨反馬、反國民黨、反中,現在馬英九已經卸任,國民黨也已潰不成軍,民進黨就剩下反中牌可打,似乎台灣如今所有的問題大陸都是萬惡之源。但民進黨要清楚,「逢中必反」的路線必須放棄。
第四,蔡英文應該繼續完成答卷。「九二共識」無法回避,這是兩岸兩會協商談判的基礎,也是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聯繫機制的政治基礎。蔡英文曾經在擔任「陸委會」主委時也表示,一個中國是無法回避的。對於520就職演講大陸沒有關上大門,只是表示答卷沒有完成,還可以繼續作答,「未完成的答卷」就是大陸對台灣釋放的最大善意。
周志懷表示,除了「九二共識」之外,蔡英文還可以回答幾個具體問題。第一,蔡英文一直表示要「維持現狀」,但經過兩個多月的檢驗,蔡英文的維持現狀政策是失敗的,兩岸關係實際上已經發生變化。兩岸交流合作的制度化框架、兩岸關係和平紅利都已發生改變,蔡英文政府已經改變了馬英九執政時期兩岸和平穩定的現狀,改變了兩岸的互利互惠,也改變了兩岸的相向而行。兩岸間的衝突與對抗性明顯增加,兩岸的政策互信基礎遭到了破壞。蔡英文應回答現在兩岸的現狀有沒有改變,到底要如何維持現狀。
第二,繼續回答兩岸之間的同異到底是什麼。蔡英文強調會在既有的政治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她對於既有政治基礎的解讀中,包含的關鍵元素之一就是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以及雙方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兩岸的差異彼此都很清楚,蔡英文就要回答,到底兩岸相同之處在哪裡?
第三,蔡英文在競選前表示,要保持大陸政策的一致性、可預測性和可持續性。她當選後一再強調兩岸關係的穩定是雙方的共同責任。既然是雙方的共同責任,台灣的責任是什麼?台灣應如何來繼續承擔這些責任?蔡英文需要在這些具體問題上繼續完成答卷。
【中評社/記者 金裕超】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