酗酒+妄想+家暴=嚴重精神病患

2016-07-26 18:46:40
818421
家人若有酒癮問題,可用酗酒引發的生理問題、心理問題,或者社會問題來鼓勵他們就醫。如果已經出現酗酒引發的情緒與精神疾病,並且有自傷或攻擊傾向,必要時應啟動強制送醫(,讓專業醫療人員協助控制他們的精神狀態,而不是以暴制暴,弄到兩敗俱傷。
屏東今(24)早發生子殺父悲劇!一名27歲男子,因不滿酗酒的父親昨晚又在酒後誣賴與辱罵母親討客兄,憤而與父親扭打,結果出手太重,竟然將父親刺死。消息傳出,輿論又是譁然,網友依然罵聲連連,但沒人講得出一個有建設性的意見。
怎麼回事?為什麼兒子會殺爸爸?該怎麼防範?
簡言之,酗酒+妄想+家暴=嚴重精神病患,而嚴重精神病患最需要的是強制送醫。不是通報家暴、申請保護人,那是後端的處理,必須先施以醫療介入,改善精神狀態,再談安置與追蹤。
幾乎完全一樣的情節,2014年在高雄也發生過。也是子殺父,也是為了保護母親而手刃酗酒且情緒不穩的父親,也是不忍心通報家暴,同樣也是未曾接受精神醫療。這名兒子目前一審被判刑七年八個月。
今早屏東發生的這起子殺父事件,還比高雄那件更明確需要精神醫療介入。為什麼那名酗酒又多疑的父親從來沒有看過精神科?民眾的醫療知識顯然需要加強,須知酗酒不只是不良生活習慣,如果明顯影響個人與他人生活,更是一種精神疾病,應該要看精神科醫生。
酒癮本身可以戒癮,而酗酒所引發的情緒與精神問題,更需要精神科治療。酗酒最常見的情緒問題是併發憂鬱症,所謂借酒澆愁愁更愁,而憂鬱症不只可能增加自殺風險,也會讓當事人變得易怒、不耐煩,甚至出現暴力傾向。此外,酗酒也會併發酒精性精神病,產生幻覺與妄想,比如新聞中的酗酒父親抱怨妻子外遇,可能就是一種忌妒妄想。
家人若有酒癮問題,可用酗酒引發的生理問題(傷肝、傷胰臟)、心理問題(失眠、情緒低落、多疑),或者社會問題(工作、社交受損)來鼓勵他們就醫。如果已經出現酗酒引發的情緒與精神疾病,並且有自傷或攻擊傾向,必要時應啟動強制送醫(可電請衛生局或警消協助),讓專業醫療人員協助控制他們的精神狀態,而不是以暴制暴,弄到兩敗俱傷。
本文經沈政男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作者 沈政男】 2016/07/26
怎麼回事?為什麼兒子會殺爸爸?該怎麼防範?
簡言之,酗酒+妄想+家暴=嚴重精神病患,而嚴重精神病患最需要的是強制送醫。不是通報家暴、申請保護人,那是後端的處理,必須先施以醫療介入,改善精神狀態,再談安置與追蹤。
幾乎完全一樣的情節,2014年在高雄也發生過。也是子殺父,也是為了保護母親而手刃酗酒且情緒不穩的父親,也是不忍心通報家暴,同樣也是未曾接受精神醫療。這名兒子目前一審被判刑七年八個月。
今早屏東發生的這起子殺父事件,還比高雄那件更明確需要精神醫療介入。為什麼那名酗酒又多疑的父親從來沒有看過精神科?民眾的醫療知識顯然需要加強,須知酗酒不只是不良生活習慣,如果明顯影響個人與他人生活,更是一種精神疾病,應該要看精神科醫生。
酒癮本身可以戒癮,而酗酒所引發的情緒與精神問題,更需要精神科治療。酗酒最常見的情緒問題是併發憂鬱症,所謂借酒澆愁愁更愁,而憂鬱症不只可能增加自殺風險,也會讓當事人變得易怒、不耐煩,甚至出現暴力傾向。此外,酗酒也會併發酒精性精神病,產生幻覺與妄想,比如新聞中的酗酒父親抱怨妻子外遇,可能就是一種忌妒妄想。
家人若有酒癮問題,可用酗酒引發的生理問題(傷肝、傷胰臟)、心理問題(失眠、情緒低落、多疑),或者社會問題(工作、社交受損)來鼓勵他們就醫。如果已經出現酗酒引發的情緒與精神疾病,並且有自傷或攻擊傾向,必要時應啟動強制送醫(可電請衛生局或警消協助),讓專業醫療人員協助控制他們的精神狀態,而不是以暴制暴,弄到兩敗俱傷。
本文經沈政男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作者 沈政男】 2016/07/26
作者介紹
-
沈政男
「沈政男的部落格」格主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