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中文網:英國退出歐盟重振「光榮孤立」?
.jpg)
2016-07-11 15:49:35
518
英國在凖備退出歐盟後,加強同中國、印度和美國直接金融貿易投資關係的步驟,以期在未來脫離歐盟的新形勢下爭取英國在全球化中經貿金融和投資的主動地位。
英國8日與印度展開初步會談,最終目標是簽署雙邊貿易協定,為英國公投決定脫歐後,首度與其他國家協商貿易協議,印度是一系列談判的首站。BBC中文網評論文章指出,英國在凖備退出歐盟後,加強同中國、印度和美國直接金融貿易投資關係的步驟,以期在未來脫離歐盟的新形勢下爭取英國在全球化中經貿金融和投資的主動地位。
文章全文如下:
英國政府分別和中國與印度的高官洽談經貿安排,為退出歐盟後「光榮孤立」的英國以獨特身份加入國際經濟發展大潮鋪路。
據消息人士表示,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周四(7月8日)分別在會晤了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和中國政府的一個代表團,討論英國脫歐後的貿易事宜;而周五英國商務大臣賈維德在印度同印度政府舉行兩國直接貿易安排的初步談判。
據稱,奧斯本與中國方面人士的會晤「富有成效地討論了英國脫歐後投資、金融服務和促進緊密貿易聯繫方面事宜」,同意加強兩國之間的聯繫。。
奧斯本本月晚些時候還將去中國參加G20的財長會議,並訪問中國數個城市。
早些時候,美國貿易代表弗羅曼周三在表達了華盛頓對中國就美中貿易投資協定談判的不滿時,表示由目前由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TPP)也許可以考慮脫歐後的英國加入。
上述一系列事態的發展顯示出英國在凖備退出歐盟後,加強同中國、印度和美國直接金融貿易投資關係的步驟,以期在未來脫離歐盟的新形勢下爭取英國在全球化中經貿金融和投資的主動地位。
倫敦金融城
周四,摩根大通、高盛、美林美國銀行、摩根斯坦利以及渣打銀行(美國部)這5大美國的投資銀行集團都向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承諾,他們都將努力維護倫敦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而奧斯本也表示,將努力確保維護倫敦金融城直通歐盟市場的便利性。
目前英國和世界各國的金融貿易投資關係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英國為歐盟成員國的背景上確定的,因此英國政府立即也展開構築一個退出歐盟後的新框架。
雖然在英國全民公投的結果是不理會市場、國際機構和領導人們不要脫歐的警告、國際市場在公投結果揭曉後引發恐慌情緒導致英鎊兌換率大跌,但英國股市卻在退歐公投後神奇般地領漲全球主要股指,甚至在過去一周一度邁入了上漲20%的牛市區域,讓很多專家大跌眼鏡。
有分析人士指出,其原因除了有英鎊兌換率下滑因素以外,富時100指數中的大多公司都代表著全球化中的國際資本,在穩定情緒後,它們仍看好倫敦在全球金融中的地位。
英國內政和「黃金十年」
英國公投決定退出歐盟,但還有兩年時間。特別是還需要接替卡麥隆首相的人選啟動正式退出歐盟的機制按鈕。很多分析人士也表示質疑對英國與世界關係,包括和中國剛剛開始的「黃金十年」關係是否會因此齣現變數。
從英國歷史上看,19世紀迪斯雷利首相和索爾茲伯里侯爵等領導人力主不干預歐洲大陸事務的政策,這並未改變大英帝國在全球擴張崛起的進程,被歷史學家稱為「光榮孤立」。而英國公投退出歐盟後,這一詞彙再次被人引用。
退歐公投後,英國政府也一再強調它退出歐盟但仍將保持和歐盟密切的金融經貿關係。
從目前英國國內政治發展方向看,目前新首相人選已經縮小到兩位女性候選人身上:執政的保守黨選舉新黨魁的第二輪投票周四確定現任內政大臣特里莎•梅和能源部國務部長利德索姆為候選人。
值得注意的是,一位是特里莎•梅在脫歐公投中是呼籲主張英國留在歐盟內的政府高官;而另一位利德索姆雖然在英國脫歐公投中站在脫歐陣營一邊,但她曾在長期在倫敦金融城工作,包括做過巴克萊銀行的投資銀行家,曾任財政部次官。而目前她是英國政府能源和氣候變化國務部長,而英國一直在全球能源和氣候變化事務中扮演著積極引導的活躍角色。
從這兩位候選人國際化的背景看,英國社會精英集團具有類似的共識,即英國不論是公投退出還是留在歐盟內,英國政府似乎並不准備退回到久遠的過去,相反的是,它的政府的新領導人仍會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潮下,繼續尋求一個曾經在歷史上「光榮孤立」的國家的獨特積極的國際角色。
文章來源:BBC中文網/英國退出歐盟重振「光榮孤立」?
【圖片為資料照】
文章全文如下:
英國政府分別和中國與印度的高官洽談經貿安排,為退出歐盟後「光榮孤立」的英國以獨特身份加入國際經濟發展大潮鋪路。
據消息人士表示,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周四(7月8日)分別在會晤了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和中國政府的一個代表團,討論英國脫歐後的貿易事宜;而周五英國商務大臣賈維德在印度同印度政府舉行兩國直接貿易安排的初步談判。
據稱,奧斯本與中國方面人士的會晤「富有成效地討論了英國脫歐後投資、金融服務和促進緊密貿易聯繫方面事宜」,同意加強兩國之間的聯繫。。
奧斯本本月晚些時候還將去中國參加G20的財長會議,並訪問中國數個城市。
早些時候,美國貿易代表弗羅曼周三在表達了華盛頓對中國就美中貿易投資協定談判的不滿時,表示由目前由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TPP)也許可以考慮脫歐後的英國加入。
上述一系列事態的發展顯示出英國在凖備退出歐盟後,加強同中國、印度和美國直接金融貿易投資關係的步驟,以期在未來脫離歐盟的新形勢下爭取英國在全球化中經貿金融和投資的主動地位。
倫敦金融城
周四,摩根大通、高盛、美林美國銀行、摩根斯坦利以及渣打銀行(美國部)這5大美國的投資銀行集團都向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承諾,他們都將努力維護倫敦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而奧斯本也表示,將努力確保維護倫敦金融城直通歐盟市場的便利性。
目前英國和世界各國的金融貿易投資關係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英國為歐盟成員國的背景上確定的,因此英國政府立即也展開構築一個退出歐盟後的新框架。
雖然在英國全民公投的結果是不理會市場、國際機構和領導人們不要脫歐的警告、國際市場在公投結果揭曉後引發恐慌情緒導致英鎊兌換率大跌,但英國股市卻在退歐公投後神奇般地領漲全球主要股指,甚至在過去一周一度邁入了上漲20%的牛市區域,讓很多專家大跌眼鏡。
有分析人士指出,其原因除了有英鎊兌換率下滑因素以外,富時100指數中的大多公司都代表著全球化中的國際資本,在穩定情緒後,它們仍看好倫敦在全球金融中的地位。
英國內政和「黃金十年」
英國公投決定退出歐盟,但還有兩年時間。特別是還需要接替卡麥隆首相的人選啟動正式退出歐盟的機制按鈕。很多分析人士也表示質疑對英國與世界關係,包括和中國剛剛開始的「黃金十年」關係是否會因此齣現變數。
從英國歷史上看,19世紀迪斯雷利首相和索爾茲伯里侯爵等領導人力主不干預歐洲大陸事務的政策,這並未改變大英帝國在全球擴張崛起的進程,被歷史學家稱為「光榮孤立」。而英國公投退出歐盟後,這一詞彙再次被人引用。
退歐公投後,英國政府也一再強調它退出歐盟但仍將保持和歐盟密切的金融經貿關係。
從目前英國國內政治發展方向看,目前新首相人選已經縮小到兩位女性候選人身上:執政的保守黨選舉新黨魁的第二輪投票周四確定現任內政大臣特里莎•梅和能源部國務部長利德索姆為候選人。
值得注意的是,一位是特里莎•梅在脫歐公投中是呼籲主張英國留在歐盟內的政府高官;而另一位利德索姆雖然在英國脫歐公投中站在脫歐陣營一邊,但她曾在長期在倫敦金融城工作,包括做過巴克萊銀行的投資銀行家,曾任財政部次官。而目前她是英國政府能源和氣候變化國務部長,而英國一直在全球能源和氣候變化事務中扮演著積極引導的活躍角色。
從這兩位候選人國際化的背景看,英國社會精英集團具有類似的共識,即英國不論是公投退出還是留在歐盟內,英國政府似乎並不准備退回到久遠的過去,相反的是,它的政府的新領導人仍會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潮下,繼續尋求一個曾經在歷史上「光榮孤立」的國家的獨特積極的國際角色。
文章來源:BBC中文網/英國退出歐盟重振「光榮孤立」?
【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