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飛彈差點發射? 海軍退將蘭寧利怒斥壹周刊造謠
.jpg)
2016-07-04 10:30:38
1479
1日發生海軍金江艦誤射雄三飛彈事件,有媒體指稱在飛彈射出後不到1秒,我方雷達站隨即掃到對岸福建省一帶出現異常雷達訊號,直到飛彈墜海後5秒,對岸雷達訊號才恢復正常,如果共軍也反擊,後果不堪設想。退役中將蘭寧利對此說法批評,「撰稿者對共軍地對地飛彈運作完全外行」、「胡扯」、「膽大妄言」。
【出處:三立新聞網】
1日發生海軍金江艦誤射雄三飛彈事件,有媒體指稱在飛彈射出後不到1秒,我方雷達站隨即掃到對岸福建省一帶出現異常雷達訊號,直到飛彈墜海後5秒,對岸雷達訊號才恢復正常,如果共軍也反擊,後果不堪設想。退役中將蘭寧利對此說法批評,「撰稿者對共軍地對地飛彈運作完全外行」、「胡扯」、「膽大妄言」。
根據《壹週刊》報導,因大陸雷達掃描涵蓋台灣全島,當雄三飛彈發射後不到一秒鐘,我方隨即偵測到對岸福建一帶也有異常雷達訊號,直到飛彈墜海後5秒,對岸雷達才恢復正常,就差這幾秒鐘,「共軍地對地飛彈險發射」。
根據《聯合報》報導,曾擔任海軍情報署長、副參謀長的蘭寧利將此說法斥為無稽,他解釋,即便大陸「對空搜索雷達」能涵蓋台灣全島,因地球曲率關係,頂多只能掃描到3千公尺以上的目標,低於3千公尺就無法看到;至於搜索海面與低高度雷達的部分,一般偵測距離應該20海浬內,因此「雄三飛彈發射不到1秒鐘,對岸雷達即偵測到」的說法是「一派胡言」。
蘭寧利也解釋,共軍地對地飛彈發射前,因飛彈使用「慣性導引」,發射車輛必須抵達規劃好的戰術位置,針對極度精準的經緯度發射,過程必須經由長時間的調整,因此地對地飛彈並非用來做即時反擊用,他認為撰稿者對於該飛彈運作「完全外行」,認為這種說法「離譜到極點」。
【圖片為資料照,翻攝自蘭寧利臉書】
1日發生海軍金江艦誤射雄三飛彈事件,有媒體指稱在飛彈射出後不到1秒,我方雷達站隨即掃到對岸福建省一帶出現異常雷達訊號,直到飛彈墜海後5秒,對岸雷達訊號才恢復正常,如果共軍也反擊,後果不堪設想。退役中將蘭寧利對此說法批評,「撰稿者對共軍地對地飛彈運作完全外行」、「胡扯」、「膽大妄言」。
根據《壹週刊》報導,因大陸雷達掃描涵蓋台灣全島,當雄三飛彈發射後不到一秒鐘,我方隨即偵測到對岸福建一帶也有異常雷達訊號,直到飛彈墜海後5秒,對岸雷達才恢復正常,就差這幾秒鐘,「共軍地對地飛彈險發射」。
根據《聯合報》報導,曾擔任海軍情報署長、副參謀長的蘭寧利將此說法斥為無稽,他解釋,即便大陸「對空搜索雷達」能涵蓋台灣全島,因地球曲率關係,頂多只能掃描到3千公尺以上的目標,低於3千公尺就無法看到;至於搜索海面與低高度雷達的部分,一般偵測距離應該20海浬內,因此「雄三飛彈發射不到1秒鐘,對岸雷達即偵測到」的說法是「一派胡言」。
蘭寧利也解釋,共軍地對地飛彈發射前,因飛彈使用「慣性導引」,發射車輛必須抵達規劃好的戰術位置,針對極度精準的經緯度發射,過程必須經由長時間的調整,因此地對地飛彈並非用來做即時反擊用,他認為撰稿者對於該飛彈運作「完全外行」,認為這種說法「離譜到極點」。
【圖片為資料照,翻攝自蘭寧利臉書】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