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來儀:美將鼓勵兩岸繼續耐心克制

2016-05-27 13:03:15   708

美國台海問題專家葛來儀表示,在即將舉行的第八次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上,台灣問題確實有可能被中方提出,美方的主要訊息將是鼓勵兩岸繼續保持耐心和克制,繼續採取主動努力發現方式來進行接觸,繼續展示善意、保證,保持溝通管道的開放。

美國台海問題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表示,在即將舉行的第八次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上,台灣問題確實有可能被中方提出,美方的主要訊息將是鼓勵兩岸繼續保持耐心和克制,繼續採取主動努力發現方式來進行接觸,繼續展示善意、保證,保持溝通管道的開放。

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中國力量」項目26日下午舉行「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前的美中關係」研討會,邀請5位女學者就美中之間面臨的亟待討論的話題進行分析。將於6月初在北京舉行的第八次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S&ED)將是歐巴馬任內最後一次,也是美國大選之前,美中關係面臨諸多分歧和摩擦急需進行溝通對話的關鍵機會。

CSIS「中國力量」項目主任葛來儀在會上表示,台灣議題不在戰略與經濟對話的議程上,但可能會出現。中評社記者問葛來儀:考慮到蔡英文剛就職,此次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將如何或應如何討論台灣問題?葛來儀表示,她理解台灣議題從來沒有正式列入S&ED議程,但總是會出現,就像「習歐會」時那樣,總是會提到,通常是中方提出來。

葛來儀認為,蔡英文就職展示了很大的善意,其表態應被視為很具保證性。兩岸是否仍具有像過去8年在馬政府下已經存在的可靠、開放的溝通與合作管道有疑問。「歐巴馬政府的主要訊息會是,這應當得到鼓勵,耐心、克制,繼續採取主動努力,不僅由大陸方面,也由台灣方面。當然台灣方面不在對話桌上,但我想美國同樣傳達訊息給台北,要發現方式伸手接觸,繼續展示善意、保證,保持溝通管道和開放。」葛來儀如是說,兩岸之間有這麼多形式的如此多互動,以致於如果管道被關閉的話,就會產生誤判的可能性。

葛來儀表示,不覺得台灣會成為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的中心議題,因為雙方的議程很大,但這會是雙方談到台灣議題時應有或會有的基本方式。美國不會急於介入這個問題、想負責任,這確是要由兩岸自己解決的問題,美國只是表達其利益,或許會做一些提示。

當記者對當天研討會出現華府智庫少有的清一色五位女學者表示好奇,問葛來儀為何研討者都是女的時,主持人、亞洲協會高級研究員、「中參館」編輯翟淑珍(Susan Jakes)搶先反問:如果研討者都是男的,還會問這個問題嗎?全場大笑並鼓掌。

【中評社/記者 余東暉】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