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與美談判 賴清德:國家利益前提下保障產業發展
.jpg)
2025-04-14 18:01:07
604
總統賴清德說,面對貿易戰、關稅戰等經濟風險,必須步步為營,才能化危機為轉機,並順勢讓台灣經濟脫胎換骨;台灣政府已與美國政府展開談判,第一階段談判過程順利,會持續在國家利益的前提下,保障產業的發展目標,持續與美國進行談判工作。
面對美中貿易爭端再起與高額關稅政策衝擊,總統賴清德近日強調,台灣必須「步步為營」,化危機為轉機,政府已針對美國新一輪關稅措施提早部署,啟動台美貿易談判並順利完成第一階段協商,未來將持續本於國家利益與產業發展目標,深化對美對話與合作。
賴總統14日在總統府接見台北科技大學3系所友會時表示,面對當前國際經濟不確定性與關稅戰等風險,台灣不僅要強化經濟韌性,也應把握契機推動經濟轉型。他指出,行政團隊已預先規劃九大面向、二十項具體因應措施,並編列新台幣880億元預算,協助受衝擊企業升級轉型。
賴總統透露,台美雙方針對關稅問題已展開正式談判,第一階段協商過程順利,後續將本於「保障產業、強化國力」的原則持續推進。他並提出「台灣+1」的新戰略布局,即「台灣加美國」,象徵深化台美經濟連結與供應鏈整合。
賴清德指出,自上任以來已將國家產業方向定調為「立足台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政府正積極改善投資環境,針對水電、土地、人力與法規鬆綁等面向進行調整,同時推動「投資台灣三大方案」,鼓勵企業根留本土,並強化與友盟國家簽署投資保障協定、雙邊經貿協議,期盼最終能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等多邊機制,以突破貿易障礙,拓展全球市場。
賴清德強調,去年台灣經濟表現亮眼,經濟成長率居亞洲四小龍之首。這反映在台股漲勢、演唱會經濟熱潮與稅收增加等各層面,政府也善用稅收回饋於民,積極投入高科技產業發展、中小微型企業支持,以及公共建設與教育、育兒政策。
他舉例,現行施政如「0到6歲國家一起養」、高中職免學費與大學學費補助等,都是源於政府良好的財政管理。此外,也將部分資源用於發展國防工業、提升國防實力,確保在地緣政治風險升高之際,台灣有實力捍衛和平。
「和平無價,但不能靠幻想,要靠實力換取和平。」賴總統重申,政府必須有足夠財政能力,才能在面對重大挑戰如疫情、震災或此次美國關稅衝擊時,迅速應對、穩住經濟,保護人民權益與國家安全。
然而,賴總統亦坦言,近期修法通過的《財政收支劃分法》將大幅調整中央與地方財源分配,預計釋出超過3,700億元給地方,導致中央可動用財源大幅減少。行政院長卓榮泰已表示,這可能影響許多政策執行,行政院覆議案雖遭立院否決,現正與法律學者研究是否聲請釋憲。
賴清德呼籲社會各界理解中央執政所需的財政空間與穩定性,強調中央若無法有效調度資源,將不利於因應突發事件及推動長遠經濟、社會與國防政策。
賴總統14日在總統府接見台北科技大學3系所友會時表示,面對當前國際經濟不確定性與關稅戰等風險,台灣不僅要強化經濟韌性,也應把握契機推動經濟轉型。他指出,行政團隊已預先規劃九大面向、二十項具體因應措施,並編列新台幣880億元預算,協助受衝擊企業升級轉型。
賴總統透露,台美雙方針對關稅問題已展開正式談判,第一階段協商過程順利,後續將本於「保障產業、強化國力」的原則持續推進。他並提出「台灣+1」的新戰略布局,即「台灣加美國」,象徵深化台美經濟連結與供應鏈整合。
賴清德指出,自上任以來已將國家產業方向定調為「立足台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政府正積極改善投資環境,針對水電、土地、人力與法規鬆綁等面向進行調整,同時推動「投資台灣三大方案」,鼓勵企業根留本土,並強化與友盟國家簽署投資保障協定、雙邊經貿協議,期盼最終能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等多邊機制,以突破貿易障礙,拓展全球市場。
賴清德強調,去年台灣經濟表現亮眼,經濟成長率居亞洲四小龍之首。這反映在台股漲勢、演唱會經濟熱潮與稅收增加等各層面,政府也善用稅收回饋於民,積極投入高科技產業發展、中小微型企業支持,以及公共建設與教育、育兒政策。
他舉例,現行施政如「0到6歲國家一起養」、高中職免學費與大學學費補助等,都是源於政府良好的財政管理。此外,也將部分資源用於發展國防工業、提升國防實力,確保在地緣政治風險升高之際,台灣有實力捍衛和平。
「和平無價,但不能靠幻想,要靠實力換取和平。」賴總統重申,政府必須有足夠財政能力,才能在面對重大挑戰如疫情、震災或此次美國關稅衝擊時,迅速應對、穩住經濟,保護人民權益與國家安全。
然而,賴總統亦坦言,近期修法通過的《財政收支劃分法》將大幅調整中央與地方財源分配,預計釋出超過3,700億元給地方,導致中央可動用財源大幅減少。行政院長卓榮泰已表示,這可能影響許多政策執行,行政院覆議案雖遭立院否決,現正與法律學者研究是否聲請釋憲。
賴清德呼籲社會各界理解中央執政所需的財政空間與穩定性,強調中央若無法有效調度資源,將不利於因應突發事件及推動長遠經濟、社會與國防政策。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