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榮泰:軍事審判本質上不同 反滲透是當前優先任務

2025-03-14 16:04:39
1009
行政院長卓榮泰14日於立法院表示,重啟軍事審判將聚焦於特定軍事犯罪行為,與過去全面適用軍事審判制度有本質上的不同,並強調反滲透工作是政府當前的優先任務。
總統賴清德13日召開「凝聚反併吞共識,因應中國統戰滲透」國安高層會議,針對台灣面臨的五大國安威脅,提出包含恢復軍事審判制度在內的17項因應策略。行政院長卓榮泰14日於立法院表示,重啟軍事審判將聚焦於特定軍事犯罪行為,與過去全面適用軍事審判制度有本質上的不同,並強調反滲透工作是政府當前的優先任務。
國安會議後,賴清德總統明確表示,中國持續對台灣進行滲透與統戰,已構成國家安全的重大威脅,必須透過法律與政策調整來應對。他強調,中國軍機、軍艦頻繁侵擾台灣,海警船騷擾台灣漁船,甚至有權宜輪破壞台灣海底光纜,顯示其敵對行為不斷升級。
民進黨立委邱議瑩在立法院質詢時指出,2024年被起訴的共諜案件中,66%的被告為軍人,顯示中國對台軍方的滲透極為嚴重。然而,現行法律對於叛國、洩密等行為的刑度相對輕微,難以有效遏止滲透行為。因此,政府必須加強國安法制,確保國軍機密不被洩露,國家安全不受侵害。
卓榮泰回應,中國確實是境外敵對勢力,政府對此沒有任何模糊空間,對於國軍內部的滲透行為,必須採取更為積極有效的反制措施。
針對軍事審判制度的恢復,卓榮泰強調,這次的軍事審判與過去的全面軍審不同,僅針對現役軍人的特定軍事犯罪行為,包括 叛亂、利敵、洩密、抗命、廢弛職務 等,而不涉及一般刑事案件或非現役軍人。他進一步表示,「這不是同款不同師傅,而是不同款,不同師傅」,意指新制軍審機制將完全區隔於過去的做法。
國防部長顧立雄也在立法院表示,國防部將儘速研議軍事審判的配套措施,確保新制符合憲政體制與軍事專業需求。他指出,過去軍審制度曾遭批評部分條文不符合憲法精神,因此本次修法將進行大幅檢討,確保軍審體系的獨立性與公正性。
此外,顧立雄強調,軍事審判人員將經過多元甄選,須具備實務經驗,並享有相應的職務保障,以確保審判的專業與獨立。他重申,新制軍事審判的適用範圍將限於《陸海空軍刑法》第二篇的相關條款,不會影響軍中人權,同時將嚴肅軍紀,以強化國軍的整體戰力。
對於修法進度,卓榮泰表示,總統已指示行政院與國防部應儘速研擬具體行動方案,並限期完成修法。他指出,各部會過去已進行相關準備工作,目前須進行橫向聯繫與調整,預計在一個月內提出完整計畫。他強調,當國家面對境外敵對勢力的威脅時,政府有責任採取果斷行動,確保國家安全不受侵害。
民進黨立委賴瑞隆在質詢時關切修法時程,卓榮泰回應,行政院將確保修法過程符合民主法治精神,並在最短時間內提出可行的法案版本,確保軍事審判制度能夠迅速落實。
除軍事審判議題外,卓榮泰也針對政府的兩岸經貿政策進行說明。他表示,政府將持續推動台商回流計畫,並已取得顯著成果,目前台灣對中國的投資佔比已降至 7.5%,顯示產業結構已逐步調整。
卓榮泰強調,台灣未來將強化與民主價值相近的國家合作,建立非紅色供應鏈,確保產業鏈的安全性,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他指出,政府將檢討包括 人流、物流、金流 在內的各項交流秩序,並陸續推出調整措施,以確保台灣經濟在國際變局中保持競爭力。
賴清德政府面對中國的統戰與滲透行為,正積極推動一系列國安強化措施,包括 恢復軍事審判、加強反滲透機制、調整經貿政策,以確保台灣國家安全與民主體制不受威脅。隨著行政院與國防部緊鑼密鼓研擬配套方案,未來相關修法與政策落實後,將有助於強化政府應對中國滲透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台灣的安全防護網。
卓榮泰強調:「在國人高度期盼政府保衛國家的今天,未來只有在這樣的路上繼續強化,才是維護自由民主生活的唯一方式。」這顯示出政府在面對中國威脅時,正採取更果斷與積極的策略,以確保台灣的長期安全與穩定。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國安會議後,賴清德總統明確表示,中國持續對台灣進行滲透與統戰,已構成國家安全的重大威脅,必須透過法律與政策調整來應對。他強調,中國軍機、軍艦頻繁侵擾台灣,海警船騷擾台灣漁船,甚至有權宜輪破壞台灣海底光纜,顯示其敵對行為不斷升級。
民進黨立委邱議瑩在立法院質詢時指出,2024年被起訴的共諜案件中,66%的被告為軍人,顯示中國對台軍方的滲透極為嚴重。然而,現行法律對於叛國、洩密等行為的刑度相對輕微,難以有效遏止滲透行為。因此,政府必須加強國安法制,確保國軍機密不被洩露,國家安全不受侵害。
卓榮泰回應,中國確實是境外敵對勢力,政府對此沒有任何模糊空間,對於國軍內部的滲透行為,必須採取更為積極有效的反制措施。
針對軍事審判制度的恢復,卓榮泰強調,這次的軍事審判與過去的全面軍審不同,僅針對現役軍人的特定軍事犯罪行為,包括 叛亂、利敵、洩密、抗命、廢弛職務 等,而不涉及一般刑事案件或非現役軍人。他進一步表示,「這不是同款不同師傅,而是不同款,不同師傅」,意指新制軍審機制將完全區隔於過去的做法。
國防部長顧立雄也在立法院表示,國防部將儘速研議軍事審判的配套措施,確保新制符合憲政體制與軍事專業需求。他指出,過去軍審制度曾遭批評部分條文不符合憲法精神,因此本次修法將進行大幅檢討,確保軍審體系的獨立性與公正性。
此外,顧立雄強調,軍事審判人員將經過多元甄選,須具備實務經驗,並享有相應的職務保障,以確保審判的專業與獨立。他重申,新制軍事審判的適用範圍將限於《陸海空軍刑法》第二篇的相關條款,不會影響軍中人權,同時將嚴肅軍紀,以強化國軍的整體戰力。
對於修法進度,卓榮泰表示,總統已指示行政院與國防部應儘速研擬具體行動方案,並限期完成修法。他指出,各部會過去已進行相關準備工作,目前須進行橫向聯繫與調整,預計在一個月內提出完整計畫。他強調,當國家面對境外敵對勢力的威脅時,政府有責任採取果斷行動,確保國家安全不受侵害。
民進黨立委賴瑞隆在質詢時關切修法時程,卓榮泰回應,行政院將確保修法過程符合民主法治精神,並在最短時間內提出可行的法案版本,確保軍事審判制度能夠迅速落實。
除軍事審判議題外,卓榮泰也針對政府的兩岸經貿政策進行說明。他表示,政府將持續推動台商回流計畫,並已取得顯著成果,目前台灣對中國的投資佔比已降至 7.5%,顯示產業結構已逐步調整。
卓榮泰強調,台灣未來將強化與民主價值相近的國家合作,建立非紅色供應鏈,確保產業鏈的安全性,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他指出,政府將檢討包括 人流、物流、金流 在內的各項交流秩序,並陸續推出調整措施,以確保台灣經濟在國際變局中保持競爭力。
賴清德政府面對中國的統戰與滲透行為,正積極推動一系列國安強化措施,包括 恢復軍事審判、加強反滲透機制、調整經貿政策,以確保台灣國家安全與民主體制不受威脅。隨著行政院與國防部緊鑼密鼓研擬配套方案,未來相關修法與政策落實後,將有助於強化政府應對中國滲透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台灣的安全防護網。
卓榮泰強調:「在國人高度期盼政府保衛國家的今天,未來只有在這樣的路上繼續強化,才是維護自由民主生活的唯一方式。」這顯示出政府在面對中國威脅時,正採取更果斷與積極的策略,以確保台灣的長期安全與穩定。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