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散國會是假議題 國民黨別作夢了
在賴清德不可能同意的情況下,倒閣自始至終都是假議題,藍軍鷹派所謂的逆轉勝,永遠只存在於夢境之中。國民黨不能繼續幻想倒閣的美好,甚至為了假議題將砲口指向民眾黨,導致在野的結盟破裂。而是應該認清現實,訂出切實可行的策略。 -
遊戲規則不利於反罷,轉守為攻才能制霸!
「大罷免」已是將刀架到國民黨多數立委脖子上,個別防衛已遠不足,必須連線作戰方能抵禦,並且可使「武器最大化」,增加鬥爭武器的威力,提高勝率。鑑於遊戲規則不利於反罷,轉守為攻才能制霸,所以發動倒閣才是上策。 -
「前進東南亞」:習近平訪越馬柬三國
東南亞國家一直避免在中美戰略競爭中「選邊站」,上述中美關係的任何走向,都會讓東南亞國家站在外交的鋼索上。因此外界觀察到,東南亞國家領導人在試圖從中國尋求機會的同時,也試圖避免與中國表現得過於親密。因為他們怕受懲罰,「難從川普政府那裡爭取到長期關稅豁免」。 -
-
美、中政經總對抗的台灣挑戰與因應?
在經濟與軍事威脅夾殺下,台灣不得不選邊站,但不能因此危及到台灣的國家安全與人民利益。美、中政經總對抗競爭的夾殺及折騰下,台灣必需要有政經籌碼可以自保或避免戰爭禍端的可能發生,川普總統就是不可信的商人,而中共當局也是台灣人民目前難以接受或信賴的「鄰居」,如何化解這個歷史性的政治大難題? -
公務員全面具結 有黨證免安全測試
在民進黨的眼中,政治利益遠遠高於國家安全,國安只不過是鬥爭在野黨的工具,藍綠對立的越凶,民進黨內的匪諜就越好偽裝、越安全;國安法修得越嚴,民進黨內的匪諜就會越多。 -
政治入侵校園,賴清德與川普有志一同
普林斯頓大學校長為此撰文將川普政府最近對哥大的攻擊比喻為自一九五零年代「紅色恐慌」以來對大學的最嚴重威脅,值得每個美國人擔憂。有媒體指稱美國高校「正以驚人的速度向川普投降」,台灣校園沒有不屈服的自由,只有奉命照辦的義務,校園還是免於政治入侵的自主園地嗎? -
「天龍國」竟然有三位藍營立委要面臨罷免投票?!
天龍國台北市民的驕傲是他們雖是偏藍,但藍軍的候選人也要德能配位,才要支持他們,就像他們2014年他們支持了柯文哲,放棄了連勝文,不是舉藍旗就可以得到他們的票,他們要的是他們真正想要的台北市長、立委或議員。 -
從地緣經濟看中美關稅大戰
面對川普徵收關稅產生的全球性震盪,經濟已成為影響國際政治的基礎。經濟關係影響政治關係,並可能造成地緣政治板塊的移動。 -
川普高關稅意外震出台灣兩黨的政治敏感神經帶
川普丟出高關稅政策,震撼全球貿易和股市,台灣經濟受到衝擊,但「川震」在台灣除了經濟外,也震出了民進黨和國民黨的黨內最敏感的神經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