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普京通話止戰 紐時:烏克蘭土地資產恐被瓜分
  • 美麗島民調:與曹興誠走越近 賴清德與2028就越遙遠
  • 美麗島民調:2025年2月國政民調
  • 大罷免35:0 國民黨真要提倒閣嗎?

    如果國民黨眼中只有務虛的公投和自己的利益,只想升高對立、刺激深藍的情緒,而沒有替民眾做點實事的想法,罷免炒得越熱,國民黨就輸得越慘。屆時趙少康所謂的「倒閣」,可能反而是較好的選擇。
  • 綠色政權靠「反紅」訴求撐起,還能挺多久?

    這種訴求的宣傳效果十分宏大,多半能得逞,但基於整體及公眾的利益,實應純化動機,節制手段;否則,一旦眾多民眾看穿其伎倆,產生反感與惡感,則將失去宣傳力,甚至遭來反面效果,最終被多數民眾唾棄。
  • 台灣將進入防武統、準戰爭狀態的政治準備

    正值中國大陸反分裂國家法實施2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舉行前夕,賴清德總統在出席國安高層會議會後記者會發表談話,將中國定義為我國反滲透法的境外敵對勢力,並提出恢復軍事審判制度等五大國安威脅及相應的17項因應策略,來強化台灣的民主韌性與國家安全
  • 非亂世用重典,利弊難計

    3月13日總統府一場以國安為題記者會,宣布了恢復了部份的軍審制及定義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當然,中共環島軍演已經常態化,台灣社會內部尤其軍方也多次爆發被中共滲透的事件,加上國會亂糟糟,但這真的己經到了要恢復軍審制及定義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的大亂世了嗎?需要用重典?
  • 公投綁罷免 國民黨掩耳盜鈴

    過去一年來,國民黨一次一次在立法院以人數硬壓民進黨,卻完全放棄空戰、不和社會對話,結果讓綠營支持者對國民黨越來越憤慨,而藍營支持者卻和藍營始終疏離,才會造成今天罷免「綠盛藍衰」的局面。今天的「公投綁罷免」,藍營支持者會覺得藍委是替支持者喉舌,還是只考慮到自己?
  • 孫中山逝世百年,國、共、民三黨待解的習題

    國民黨在戒嚴後奉行民主殆無疑義;民進黨從黨外時代即抗爭民主,對台灣的民主發展卓有貢獻,但全面執政以後以至目前,為保權與擴權而對民主多所傷害;民主紀錄最不堪的應是中共,但其於民族主義、民生主義及實業建設各方面的成就,則遠在孫中山想像之上。
  • 民進黨台南市長爭霸賽的「破口」

    千萬不要犯下「黨內相煎何太急?」的政治冒進及破口,最後形成國民黨漁翁得利的雙輸結果,最後反而影響到賴清德總統連任的政治大局了!
  • 看「川澤會」反映的國際政治殘酷現實

    美國總統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8月 28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面那一幕,讓世人大開眼界。賓主雙方在言詞上的激烈交鋒,十足反映了「弱國無外交」,以及當前美國的國內和國際政治現實。
  • 川普、澤倫斯基 誰是賴清德的民主同盟?

    在川普與澤倫斯基公開撕破臉之後,賴政府再也難自圓其說,究竟川普和澤倫斯基,哪一方才是賴清德的「民主同盟」?台灣沒有選擇的必須站在美國的這一邊,但如果台灣都可以背棄烏克蘭,將來世界其他國家又有什麼道理要「挺台灣」?

影音